德军吧 关注:243,472贴子:2,618,671

【人物小传】迄今为止世界上杀人最多的狙击手西蒙·海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唱一曲喀秋莎,灌一口伏特加,重新装好索米的弹鼓,备好可口的莫托洛夫。此时空中正掠过我们的斯图卡,公路上正隆隆地驶过索特卡和德意志军马。准备打开铁拳的保险吧,同志,让我们出发之前再弹奏一曲欢愉的波尔卡~
---来自维堡某正在播放Säkkijärven polkka的电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1-27 14:58回复
    狙击之王 西蒙·海耶
    姓名:西蒙·海耶(Simo Hayha)(1905年12月17日—2002年4月1日)
    1939年~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他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用芬兰版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射杀了542名苏军,一举成为世界上杀人最多的狙击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1-27 14:59
    收起回复
      中文名:西蒙·海耶
      外文名:Simo Hayha
      别名:白色死神
      国籍:芬兰
      出生地:芬兰南芬兰省罗加维
      出生日期:1905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2002年4月1日
      职业:军人,驼鹿猎人,育犬员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1-27 14:59
      回复
        西蒙·海耶【芬兰】
        西蒙海耶带领他的狙击小组,身着白色伪装服,穿梭于大雪封山的荒郊野外,隐蔽在丛林深处,不断射杀行进中的苏军士兵,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当时的苏联红军士兵身穿棕褐色制服,这样,在白色的雪地中辛苦跋涉的他们成了西蒙·海耶最明显的目标。正是由于西蒙·海耶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苏军士兵都惊恐地称他为"白色死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1-27 15:01
        回复
          据说西蒙·海耶还是一位不用瞄准镜的"神人"!他认为狙击枪自带的铁准星是上帝赐予的最好的瞄准工具,因为在雪地中,一般的狙击枪瞄准镜会被太阳光反射,反而会暴露自己。更令人吃惊的是他那张神奇的脸--这张脸在1940年3月6日与苏军战斗中同样被一名狙击手用达姆弹所击中,但是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功地退出了战斗,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后来进行面部再造手术,左边的脸近乎变形。西蒙·海耶于2002年去世,享年97岁,他也是世界著名狙击手中活得岁数最大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1-27 15:01
          收起回复
            1938年4月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多次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 土和租借军事基地,1939年11月9日双方谈判彻底破裂。11月28日,苏联宣布芬军在边境挑衅,决定单方面废除1932年缔结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中断了两国外交关系。于是在64年前在二战正式打响之前,同时也是日本开始大规模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第三年即1939年11月30日,苏联向着只有400多万人口的小国芬兰发动突然袭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1-27 15:03
            回复
              苏军以20个师(45万人)、2000辆战车和1000余架作战飞机开始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宣布在其占领区帖里约基成立了以O.B.库西宁(1881—1964)为首的芬兰民主政府,声称红军是应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芬军在力量对比不利的情况下,凭借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战、阵地战和消耗性围歼战,因此苏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进展较快外,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对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27 15:04
              回复
                1940年1月苏军重新组织攻势,总兵力增加到46个师,于2月11日以密集烟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峡发动总攻,空军对芬后方城市和交通线进行了狂轰猛炸,14日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军于2月26日退守维堡一线。战争一直延续到3月,苏联面对芬军顽强的抵抗,不得不抛弃库西宁政府,芬兰政府也因弹尽粮绝只得接受苏联的媾和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1-27 15:04
                回复
                  3月13日两国经瑞典调停在莫斯科签定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 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30年。由于整个战争是在冬季严寒中进行的,史家称之为“冬战”。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27 15:04
                  回复
                    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狙击手第一次被人们所重视,芬兰这个小国面对强大的苏联采取的“Motti战术”非常奏效。这种战术采取四处埋伏、突然袭击的办法,将敌军整个部队割裂开来,形成小的包围圈,切断敌军和其它部队的一切通信联系,接着集中力量消灭敌方的指挥中枢。芬兰人非常懂得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小股步兵兵力实施机动作战并善于伪装,使苏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他们以两人为一组,一人为射手,一人为观察员,主要袭击敌指挥官、通信员、观察员和侦察员,有时也在发现撤退的苏军小部队后,偷袭他们的前哨或后卫。当时向苏军发起突然袭击的芬兰土兵用的就是仿苏联的“莫辛-纳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1-27 15:04
                    回复
                      1939年到1940年冬,芬兰可谓是苏联红军的噩梦,脚蹬滑雪板,身披白风衣的芬兰狙击手在大雪封锁了一切道路之时,却可以悄无声息地来去自如。而在雪和泥泞中挣扎前进的苏联红军则成了这些人的活靶子。芬兰三五个狙击手经常可以把小股纵队行军的苏联车队全部消灭,而自身毫无伤亡。最恐怖的情形出现在野外宿营的夜晚,曾有红军在围着篝火取暖时,被躲在黑暗中的芬兰狙击手挨个瞄准射击。而受冻挨饿的红军战士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对能活到天亮根本就绝望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1-27 15:05
                      收起回复
                        在这场以弱抗强的战争中,芬兰狙击手有着非常卓著的战果。百发百中是狙击手们追求的境界。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然而同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1.3发。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数字对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1-27 15:05
                        收起回复
                          白色死神
                          芬兰狙击手中最厉害的当数西蒙·海耶。西蒙·海耶是芬兰也是世界最高猎杀记录542次的保持者。西蒙·海耶作为狙击手参加的是芬兰陆军的滑雪部队,他是专业猎人出身,对于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样白的白色伪装服,滑着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来去自如。而在一片雪白的环境下,穿着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苏联红军士兵则是最明显不过的目标了。西蒙·海耶使用的虽然是从帝俄时期沿用下来的Mosin-Nagant步枪,却能在700米外狙杀苏军,在苏军士兵中造成极大的恐惧,称他为“白色死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1-27 15:06
                          回复
                            民族英雄
                            即使趴在雪地上,苏军也逃不过狙击手迅速而准确的射击。只要脑袋一探出地面,用不了30秒,就可能永远离开那战火纷飞的人世。有的胆小鬼士兵不敢抬头,趴在地面上,只顾低着头扫射,结果屁股上就被打出个对穿的窟窿。由于西蒙·海 由于西蒙·海耶在苏芬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他被芬兰人民尊敬地称为“民族英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1-27 15:06
                            回复
                              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英勇的芬兰狙击手们的神出鬼没和精准的射术,使苏联士兵宛如在地狱中,在寒冷的夜里苏联士兵甚至于坐在火堆旁在等死。
                              在他受伤前,红军曾尝试各种计划来除掉他,包括反狙击手以及火炮的攻击。他们做到最好的战绩是使用榴弹炮损伤他身穿的外套,而却没有伤到他本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1-27 1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