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吧 关注:64,228贴子:424,983

回复:学佛念经的素宝宝好可爱!如何给孩子念经,让孩子健康聪明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历不代表有能力,文凭不代表有文化,过去的辉煌只能成为你的历史和回忆。昨天怎么样不重要,关键是你要懂得今天你做了什么,因为你明天的好和坏是有待于今天的努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6-12-19 06:28
回复
    要在心中没有是非,这个是非常有哲理的事情。自己心中没有对和不对的,你们做得到吗?没有是非,就是没有一个事情是对的,或者不对的,这样才能把自己忘记,因为你觉得这个事情,你是对的,你一定进入贪瞋痴三毒中,你永远不会认为你自己是错的。所以,你们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先用自己的心来衡量,我对和不对,没有什么对不对的。“这个事情啊,我要怎样怎样”解释半天,没用,自己做错了。“哎呀,是他不好,他怎么样讲我”,一解释,你又错了,你叫错上加错。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6-12-19 08: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就是不要以为做一点点坏事,造了很小的因,就不重视它,要知道果报是很大,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恶因会变大成为孽障,犹如我们生活中吵架,双方不去沟通、理解,仇恨会越来越深,这就是只要有恶一定会种因,只要有善一定会结果。不要以为做这个好事情很简单,很小的,但是只要你做了,就会种下一个善因,在你的八识田中就会有一个善的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6-12-23 06:03
      回复
        平安就是福。满足的人是世界上最有福气的人,知足常乐让你成为世界上一生平安的人。我们现在的人,有限的身体和无限的精神是相提并论存在的,身体寿命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人的痛苦和困惑就是想用有限的身体去完成无限的精神欲望,这就是人为什么痛苦的苦因。因为当人得不到的时候才会觉得苦,欲望得不到满足才会失望,长期活在失望当中的人才会绝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6-12-24 08:23
        回复
          学佛人要把烦恼漏尽,就是去除掉,才能看到心中的佛性,一个拥有烦恼的人,他不能够超脱自己的烦恼。控制好自己的每一分钟,控制好自己每一个小时的喜悦和开悟,你就远离了一个小时的烦恼。我们要常见佛性,经常要看见自己:“哦,我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很有慈悲心的人。”
          经常这么想,你会把一些逆境看成是一种过渡,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很多事情过不来,是不是现在都过来了?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多少事情把自己折腾得非常憔悴、非常难过,现在已经过眼云烟了。
          人生像开车一样,有时候路好,有时候路不好,但是你只要往前开,你就能达到目的地。《西游记》有一首歌的主题歌就是“路在脚下”,你好好地去走吧,你一定会走出泥泞之道,你一定会走出心中的烦恼,一定会走向你明确的目标。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6-12-24 21:06
          回复
            痛苦和孤独在人间不可少,寂寞和灾难那是一定会有的,这些东西都是人生宝贵的经验,它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成熟,长见识、出智慧,就是吃一堑、长一智,真的有难的时候,你才能懂得这些经验对于我们有多重要,我们学佛人如果把人生的烦恼当作一个沉重的包袱背在身上,那就会使我们负重无法前行,最后我们就会被人生的包袱压垮,所以,现在我们心中有菩萨,心中有佛,我们什么都不怕,好好地在人间还债,好好地在人间消业,无债一身轻,当我们能够进入菩萨的天,进入菩萨的境界的时候,你才知道人生只是我们的一段旅程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6-12-26 06:18
            回复
              很多人因为以前做得太过分而心中充满悔恨,要多忏悔,不要等到临终才来后悔。现在人的问题就是健忘,所以人很容易将自己做的坏事全部忘记,而将自己做的一点好事全部记在心中;把别人对自己不好的事情、痛苦的事情全部记在意识中,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的事情全部忘记,这就是为什么人这么容易瞋恨。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善念,那么讲出来都是好话,做出来的都是善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6-12-27 06:24
              回复
                我们要记住,做人时动不动就说,我认为,我觉得,等等。实际上,人世间的事情,都是假我,不是真我。一个人如果过分地执著于自我,他就会很可怜。我很痛苦,我很难过,我怎么会这样呢,明明我是对的,他为什么这样欺负我,等等,如果一个人永远离不开这个“我”字,他就永远修不好心,永远不会超脱,因为人的痛苦就是因为有个“我”啊。如果你脑子里经常想着大家,你就会很幸福,你就会经常帮助大家。如果你脑子里有个“我”字,你就会执著于我相,所以大家要把我放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6-12-27 08: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们要记住,做人时动不动就说,我认为,我觉得,等等。实际上,人世间的事情,都是假我,不是真我。一个人如果过分地执著于自我,他就会很可怜。我很痛苦,我很难过,我怎么会这样呢,明明我是对的,他为什么这样欺负我,等等,如果一个人永远离不开这个“我”字,他就永远修不好心,永远不会超脱,因为人的痛苦就是因为有个“我”啊。如果你脑子里经常想着大家,你就会很幸福,你就会经常帮助大家。如果你脑子里有个“我”字,你就会执著于我相,所以大家要把我放开。
                  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体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非常喜欢,你们知道是修什么而来的吗?修忍辱而来啊!人家再怎么骂你,再怎么对你不好,你永远笑嘻嘻地,“对不起,我不好,是我不好”,你是不是很美啊?难道老公一骂你,你双手一插,“呱呱呱……”你这叫美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6-12-27 20:44
                  回复
                    做人要懂得吃苦就是消业~16.12.29
                    大家要接受烦恼、接受困难,接受自己能够承受自己上辈子所欠下的债,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勇气。有些人能够接受这些,但有些人一碰到苦,他就觉得活得没意思了,当他一碰到开心的事情,他又觉得这个世界像为他所造一样。
                    做人要懂得吃苦就是消业,如果你今天不吃苦,你到人间来干什么?你今天到了人间就是来吃苦的,就是来消业的,所以遇到任何的困难和心中的不平都不要逃避,好好地接受它。
                    很多人勇敢地接受自己的苦难和烦恼,最后他就过来了;很多人接受不了,不想接受,最后他就承受更多的苦难。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要担当起来。用智慧来担当我们上辈子造过的业,这辈子吃过的苦。
                    要获得真正的人生的解脱,就要勇于承担,勇于解脱,就是要勇于吃苦。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一个学佛人应有的智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6-12-29 20:42
                    回复
                      一个能做出大事情的人,往往是注重大事,只要不影响大前提,在小事情上一定能做出让步;能成功的人在小事上不斤斤计较,以减少小事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与烦恼,只管大事的走向,不管烦恼之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7-01-02 08:47
                      回复
                        歌名叫啥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7-01-02 22:57
                        回复
                          人生要当心与九种人打交道~17.1.4
                          因为社会上有九种人,第一种人是嘴巴讲得很好听,心里另外一套,可能暗中对你不好,口蜜腹剑型的。 看到这种人,知道他很厉害,嘴巴里一套,但是背后要捅我的,你就微笑倾听,心中念解结咒。
                          第二种,看到喜欢吹牛拍马的人,不与他为敌,不要去讽刺他,否则他会讲你坏话,你要心中念心经。
                          第三种,碰到一些尖酸刻薄之人,只要保持距离,看到他过来就远远的,保持一段距离。
                          第四种,碰到挑拨是非的人怎么办?谨言慎行,今天他跟你讲话,你就听他讲,不要讲话。
                          第五,碰到雄才大略之人怎么办?这个人一开口“我要在国际上怎样怎样”,你就好好学习他的优点,不要学他的缺点,虚心学习。
                          第六,碰到翻脸不认人的人怎么办?慈悲忍辱,心里想“这个人真可怜,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个人和动物一样,有肉吃就这样,没肉吃就咬人了……阿弥陀佛”。
                          第七,如果碰到愤世嫉俗的人,骂这个社会,骂这人那人,对谁都不好,要用平等心,他说别人不好,你心中就想“其实人都很好,他是误判,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应该平等像兄弟姐妹一样……”他说他的,你心中说你的,孙子兵法中这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八,如果碰到敬业的人快乐的人,用什么心和他交往呢?用喜舍心。他开心,你比他更开心;他快乐,你比他更快乐,他对工作认真,你就表扬他,当你们嘴巴口吐莲花夸奖别人的时候,护法神在上面都会哈哈大笑。他告诉你一件事情,“我告诉你……”开心得不得了。就像有一个人和我说:“我的媳妇这么多年生不出孩子,学佛生出孩子了!”师父说:“这么好啊,开心啊。”
                          第九,踌躇满志之人,这种人不讲话、很难过,好像有苦说不出,又有自己很多远大理想,怀才不遇的感觉,对这种人,尽量用舍心去劝导他、帮助他,用悲愍心来对治,这样才能得到菩萨的智慧。在人间不仅要学佛,还要学会做人,就是太虚大师所说“人成即佛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7-01-04 20:31
                          回复
                            【人生在逆境中成长,在顺境中下游,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看到真正的智慧般若】
                            有时候心中的艰难不平,不要逃避,要勇敢地面对它,要有智慧。人生在逆境中成长,在顺境中下游,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看到真正的智慧般若。
                            做人要口吐莲花,要语言布施,让别人开心你才能开心,很多人就不讲别人好,自己难过不难过?夫妻相处之道,经常说好话,经常做好事,一辈子活着,要多说一点让人感动的话,多做一点让人感动的事,你就是人间菩萨。
                            师父告诉你们,用什么方法能去除对别人的憎恶:经常换位思考,因为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不容易,都要原谅别人,要多想别人很好的时候。那些生活中碰到很痛苦的问题,不管发生什么问题,先要想他对你好的时候。
                            当自己快要生气的时候,首先要用一个“静”字来对待,就是安静;然后不说话来克制自己,千万不要说话。因为在生气的时候说话,实际上说出来的话一定不是你自己的本心的话,一定会伤到人家,也会伤到你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7-01-07 19: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凡墙都是门】
                              凡是看见墙壁,觉得这条路不通了,要好好地想一想“凡墙都是门”,即使前面的墙将你堆得水泄不通,你依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开通的门、一种生活的出路,这样才不会自己把人生的路封死。想得通就会快乐,想不通就会悲哀。不要把快乐当成永久的快乐,也不要把人生的悲哀痛苦当成永远的痛苦,这是暂时的现象。我们要脱离凡夫,平时多学佛,把握好自己的见地,面对人生的名利关、情关、生死关,要想得通,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很多只是在一念之间,要听菩萨的声音,从人间的惊涛骇浪中回到心中宁静的港湾。
                              如果你今天学佛之后,心量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嫉妒人家,那你学什么佛?
                              学到后来,对谁都看不惯,对谁都不能容忍,不能原谅人家,那这个人是佛吗?是魔。佛菩萨无怨无恨,佛菩萨是没有怨言的,是没有害人之心的,佛菩萨因为没有因、怨、恨,所以,佛菩萨就永远没有六道轮回的种子啊。因为我们人有恨,有怨恨、有忌恨,各种各样的恨,它才会制造轮回的种子。
                              心要无漏,修心修成,得到的快乐是最长最长的。一定要好好学佛好好修心,要架起一座自己内心与菩萨沟通的桥梁,“我做任何事情要对得起观世音菩萨、对得起佛陀”,做每件事情要想一想“菩萨会这么做吗,会这么想吗”,你的心才会和菩萨合而为一,就是心佛合一。这就是悟性的开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7-01-08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