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吧 关注:41,496贴子:558,180

回复:我心目中的中国现代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7.当时,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常常就是一个村庄的全部或一部分(大的村庄)。在1958---1978年间,这些单位叫“生产队”,它们是农村三级机构,即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的底层。1978年后,生产队仍是集体基本单位。从历史上看,此时的农村组织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完备的,不仅仅是党组织,青年团、妇女等群众团体也有分支机构。当时以为,土地集体化面积越大,产量越多,农民收入就越高。后来是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空想。当多劳不再能够多得时,无情的经济规律会给予空想者以严厉的惩罚!


90楼2016-12-04 17:38
回复
    88.在工商业领域,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到1956年底,绝大多数私营大中型企业都实现了公私合营。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功。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8.9%(同时期印度不到2%)。人均寿命由1950年的36岁增长到57岁。小学儿童入学率由20%增长到50%。必须指出,“大跃进”的苗头此时已经出现了。爱国主义、竞赛精神乃至个人的雄心壮志,驱使地方干部你追我赶,都把指标定得高高的,并且上报说超额完成了指标。干部的积极性越来越不切实际。


    91楼2016-12-04 17:49
    回复
      89.在苏联帮助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半数以上的工业投资对投在了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重工业项目上。为了安全它们大部分设在内地如武汉、包头、四川等地,而不是运输方便的沿海如上海、天津,因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国家维持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产品价格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品价格(通过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来实现),以此来筹集工业发展资金,这显然会影响农业的进步。而另一个事实也越来越清楚:集体化并没有明显增加农产品的生产。


      92楼2016-12-05 05:43
      回复
        90.现在看看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模仿的是苏联的教育制度,强调培训实用科目中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把以前的基督教大学和国立大学,改组为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所文理科综合性大学。而大学教授们要重新适应在共产主义指导下进行教课。中共刻不容缓地要在工农群众中培养出知识分子来,但事实上最好的学生还是来自受过教育的家庭。而大专毕业生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仅千分之一!


        93楼2016-12-05 05:55
        回复
          94.为了解决工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中共于1958年做出“大跃进”的决策,初衷是利用农村过剩的劳动力来加速经济发展。由于经济专家在反右中被下放,所以各地的目标是由干部们在攀比中提出的。根据地方积极分子提供的数据,统计局宣布1958年粮食、棉花产量增长了一倍,并在国外进行宣传,到1959年不得不尴尬地收回。为了在钢铁产量上“超英赶美”,每家每户在后院建起小锅炉土法“炼钢”,炼出的东西自然无法使用。


          97楼2016-12-05 11:26
          回复
            95.人民公社是“大跃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人民公社是由一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而成,它逐步取代了以前的区,成为县、村之间的一级政府机构。农民的自留地被公社收回,按照规定,必须在大型的公共食堂吃饭,这样每户的铁锅就可以砸碎去炼钢铁了。公社的劳动力像军队一样,为完成生产指标而四处调动。但是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管理不当造成的劳民伤财,都使生产力下降。1958年12月底,中央不得不把决策权由公社下放到生产大队,工资也恢复了按劳计酬的方式。1960年又规定,生产(小)队为基本农业单位,并且恢复了自留地。


            98楼2016-12-05 17:06
            回复
              96.1958年农业收成不错。1959年气候却不理想。农民没收到多少粮食,但各地的报告却说农业大丰收,产量增长一倍以上。而中央政府信以为真,征收了高额的“余粮”。许多农民交了公粮之后,只剩下很少的口粮!这就导致了创纪录的人为饥馑!彭德怀报告了农民生活恶化的情况,却被撤了职。随即又开展了反右倾运动,导致了“大跃进”变本加厉,加重了灾难性后果。由于组织工作做得好,灾区看不见尸体。直到1960年以后,这场死亡几千万人的灾难才逐渐为人所知,而活着的人也普遍营养不良。


              99楼2016-12-05 17:18
              回复
                101.中国自古就有以本国为世界中心的传统,这从它的汉语称谓上就可以看出。中原王朝统治的疆域是“天下”,它代表的国家是中央之国的“中国”。这些称谓显示了中国自给自足、不事扩张的传统。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有一项思想传统,认为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国政府才能遏止内战和外敌入侵,并保证国家的和平昌盛。而几千年的大一统,则赋予了中国人一种文化和种族上的民族主义情感,它要求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因此,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收复台湾。中共一直称台湾是被美帝国主义“占领”的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04楼2016-12-06 11:08
                回复
                  109.其实,被称为引发文革导火索的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一文,是由江青秘密策划的。66年初,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认定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号召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在此前后,中办主任杨尚昆、中宣部长陆定一被免职或停止工作。5月16日,“5.16通知”出炉,标志着文革的开始。通知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夺取政权。”


                  112楼2016-12-07 10:43
                  回复
                    113.1967年1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上海的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党政领导大权。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大权党政领导权的“一月革命”风暴,很快发展成为全面内乱。在2月中旬的怀仁堂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等人,斥责江青、陈伯达等人乱党乱军的做法,却被污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1967年夏秋,谢富治、王力等人提出“砸烂公、检、法”、“文攻武卫”等口号煽动武斗,疯狂的派性武斗使国家陷入灾难的深渊。


                    116楼2016-12-07 11:22
                    收起回复
                      122.实在不明白这一楼为什么发不出来!百度的规矩让人无语。我只好发在微博上。请大家看”贯中入梦“的微博吧。谢谢关注。


                      125楼2016-12-10 05:48
                      回复
                        124.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领袖,指挥上千万狂热的青少年学生,向他想象中的封建主义残余势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谓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残余势力宣战。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奇怪战争,最后变成了青少年们的自相残杀----派系武斗,几乎连发动者自己都无法控制。1977年审批“四人帮”时,法庭指控他们罗织罪名迫害了70多万人,其中迫害致死的约3,5万人!而整个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的达几十、上百万人!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浩劫!是中国社会大转型时代遭遇的又一个重大挫折!


                        128楼2016-12-10 20:43
                        收起回复
                          128.现在看看台湾和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必须承认,1895---1945年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在近代化方面有出色的表现,而这也是台湾某些势力媚日的最初原因。抗战期间,台湾产业也遭受重创,战后其农业产值只有1937年的49%,工业产值则不到33%。国民政府接管之后,把台湾人赖以维生的米、布、盐、糖等物资运往大陆资助内战,又大量印制钞票造成严重通货膨胀。还通过延续烟、酒、糖等的专卖制度,以日本的殖民方式治理压榨台湾,让台湾人民对国民政府深感失望。


                          132楼2016-12-11 18:17
                          回复
                            129.本来,台湾人民认为日本人撤出之后,应该有更多自治与参政的机会,但国民党却实行军事独裁统治,重要职位几乎全部由外省人控制,反而不如日本占领时期有更大的自治权力。另外,日本文化的渗透和本地少量的亲日人士,让行政长官陈仪认为本省人被日本奴化,再加上大多数人不会“国语”(普通话),造成本省人在各方面均受到不公平对待,因而十分不满。还要加上国民党的贪污腐败,“五子登科(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同样把对台湾的接收变成中饱私囊的“劫收”。


                            133楼2016-12-12 05:41
                            回复
                              131.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基本的问题,其核心是土地问题。国共两党谁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合民心,顺民意,谁就能最终赢得胜利。事实证明,中共的土地改革路线,得到了农民衷心的拥护,这也是中共获胜的根本原因之一。国民党虽然也意识到了农民和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并且于1930年颁布了《土地法》,声称要进行土改,但是由于蒋介石手下的官吏大多和地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改甚至二五减租都遭到了抵制,根本无法实行。


                              135楼2016-12-12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