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品读,程步求真系列主观上为赞秦始皇而贬项羽,客观上是在为项羽洗冤出力多,对贬低项羽影响小。
程步求真系列以赞秦始皇、推翻以往对秦始皇及秦朝、秦国的批判为主基调。作品在文字上流露出对项羽基本上持负面态度。具体地说,该作品一方面在所谓的“用另一种方法读史”否定史记等记载,多次力图推翻多数人关于项羽战功、能力等方面的正面评估,另一方面又认同了史记等记载中一些项羽负面行为的真实性。
但是,在“六项证据否定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和“项羽大封诸侯挺公平”两篇中,程步求真系列可以说为在为项羽做着最重要的洗冤。这是因为,假设在章邯、长史欣、都尉翳等统帅的二十万秦军存在情况下,发生鸿门宴及后续分封等事件的结果,将更加符合理性和之前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传统和格局。
假设在鸿门宴前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等仍然能够掌握二十万或者十几万只听命于他们的军队,那么他们的军队数量就超过了刘邦当时的军力(沛公兵十万),而且他们的军队也需要一片面积相当大的封地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利益。在该种假设下,如果刘邦不让关中,必受到攻击,甚至可能被联军、章邯军联合攻击;如果刘邦肯让出关中,章邯军、项羽联军就会面临“囚徒困境”式的博弈,虽然章邯军、项羽联军联合攻击刘邦可以减少后患,有利于两者的长远利益,但章邯军、项羽联军都有动机去坐等另一方去攻击,就像“囚徒困境”里两个嫌疑犯都有意愿当那个率先自首的,最终很可能出现两军都不去攻击刘邦,刘邦当然也不会主动攻击他们。这三方博弈后的僵局后,各方凭实力分赃就是合理的走向。那么安排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在位置较好的地方分别做封地面积较小的雍王、塞王和翟王,安排刘邦在位置较差的地方做封地面积较大的汉王,则不但兼顾了怀王之约及联军与章邯军的约定,也考虑了刘邦军和章邯军的实力对比,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不是完全按压制刘邦和抬高项羽的考虑,同时,说者劝说项羽的”都关中”,也具有了很高的操作难度(根据联军和章邯军的盟约,之前已立章邯为雍王)。
因此,程步求真系列的“六项证据否定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和“项羽大封诸侯挺公平”,在最重要的政治层面为我们理解鸿门宴及后续分封提供了线索,为大分封在道义上的合法性、合理性提供了重要支撑,也间接削弱了以所谓“分封不公”、“还定三秦"挑起战争的合法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