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手拉手公益...吧 关注:87贴子:1,519
  • 4回复贴,共1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靠的是吕梁山,吕梁山里有着广褒的资源,尤其是蕴藏着丰富的煤炭。住在吕梁山下的人们,多年来靠着吕梁山的煤炭生活,我们家也不例外。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1-15 15:30回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又是一个大旱年。
    那一年,粮食欠收。平日里,人们没有太大的奢望,也没有更高的奢求,尤其是老人们,只图的是养家糊口,一日三餐,不图稀稠,只要让一家老少不饿肚子,就很不错了。
    进入冬天,人们似乎更紧张起来,天寒地冻,粮食不够吃,尽管想尽各种办法节约粮食,还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进入腊月,还要为了过年,想方设法要去赚钱,要买上一些过年的必需品:要割上几斤肉;要买上一斗小麦,磨成白面;要买上一些蔬菜;还有一瓶质量极差的白酒。人们没有太高的奢侈要求,想的是,过年的时候,孩子们能穿的崭崭新,年夜饭能有饺子吃,招待亲戚有肉有酒,就很知足了。于是乎,在人们的心里就有了“宁可穷一年,不可穷春节”的俗语,这也是那时候人们过日子的心声。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1-15 15:30
    回复
      腊月初十头,我的父亲也开始了忙碌家里过年的活计,盘算着过年的计划。父亲是个木匠,主要做些扁担、锨把之类的生产工具。冬天里,农活少了,这些东西卖不出去了。赚钱,多么难啊,没有其它路子,只有去北山拉炭。
      那天晚上,父亲早早准备好了拉炭的小平车和装炭的布袋,嘱咐我和哥哥早点睡觉,明天要起早去山里拉炭。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11-15 15:31
      回复
        第二天,鸡刚叫头一遍,父亲就把我和哥哥从睡梦中叫醒。母亲给我们做了点玉米糊糊喝了,我们就拉着小平车出发去北山。
        夜,漆黑一片;狂风怒号,冻得人浑身打颤。进入山沟,风更紧,更狂,一股股呲咧的山风直往衣服里钻。那时候,通往山里的公路还是石子路,崎岖坎坷,沟沟洼洼,风一吹来,沙石扑面,脸上像小刀刺割一样,又冷又疼。我们艰难地行走着,攀援上上马台,越过了石匣沟,下了洞子坡,绕过老窑头,在父亲的带领下,在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来到了一个村庄。父亲说,不去炭窑里买,到村里老百姓家里收便宜。
        很快,我们停在村口一个打麦场上,父亲和哥哥拿着炭布袋去村里买炭,把我留在打麦场上看小平车。时间刚刚是大清早,村口静悄悄地,只有寒冷的风陪伴着我。我穿得很单薄,风儿一股劲地往身上钻,冷地我直哆嗦。时间似乎过得很慢,我在打麦场上等得十分焦急。那个冷啊,现在真的想象不到。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父亲和哥哥的回来。我不敢离开小平车半步,生怕丢掉,那是我们家赚钱的唯一工具。在寒风中,我冷的手脚发麻,只好围着小平车跑步、跺脚……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父亲和哥哥满载而归。我们把买到的炭装上小平车。带的干粮冻成了冰疙瘩,怎们也不能吃了,我们只有饿着肚子拉着炭往回返。迎着刺骨的西北风,哥哥和我在前边拉,父亲在后边帮忙推。上坡的时候最用力,我们三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晌午的时候,我们终于出了山沟,在西卫口的饭店里,父亲给我们每人买了一毛钱一碗的汤面,热热地吃饱肚子,然后把炭拉到炭园里卖了,在日头偏西的下午回到了家里。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1-15 15:32
        回复
          这样的状况在那年冬天重演了好几次,在过小年的时候,父亲兴高采烈地从集会上买回来好多年货。我们全家脸上都露出了欢笑,今年又能过上一个幸福的春节了!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1-15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