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
全片120多分钟,但感觉像泡面番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
观感非常舒适,放映过程中让人投入其中,放映完毕后让人意犹未尽。
我觉得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好,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了。
会想再看一遍吗?走出影厅的时候我觉得不会,毕竟题材还是沉重了。
但是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我又想去再看一遍了。
也许这种吸引力也是由舒适的观感带来的吧。
这部作品也不是什么神作。
剧情展开比较王道,没有什么惊喜。
人物塑造比较王道,没有什么颠覆性。
内涵立意也比较王道,没有突破同类型题材电影的框架。
这部作品只是用一笔一画和一个个镜头讲好了一个故事。
这点和「君の名は。」一样。
再拿一个最近的例子作对比的话,「この世界の片隅に」给我的感受有点像十月新番三月的狮子。
有痛,有泪。
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但也有笑。
但最终还是笑着活下去。
明明那么悲伤,明明有让人想寄刀片的剧情,但细细想来,全片满溢的都是治愈。
——————————————
最初看到电影海报的时候我是不感兴趣的,画风是原因之一。

(截图来自宣传PV)
和如今的主流动画画风差别巨大。
但看完之后我才明白,这种不写实的画风恰恰适合这种沉重的题材和那个时代。
因为写实的题材不适合写实的画风,写实与写实的叠加,往往太过现实,太过激烈,人的大脑会下意识的拒绝接受。
这种复古的画风也很好的烘托了整片治愈的氛围。
人物性格比较王道(=既视感),但塑造得足够好。
女主自不必说,作为全片的焦点,天然好心但也有执念的形象足够鲜明。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为女配的姐姐,这个有点让人讨厌但又让人讨厌不起来的要强干练女性形象塑造得堪称惊艳。
片中有大量女主独白,而且几乎每段剧情都有女主出现,のん酱辛苦了,声线和人物性格很合拍。
我不太懂分镜,只是单纯觉得好。
开场,结尾,以及中途的关键剧情,还有对空袭的描写手法,可以算作意识流?总之那几段分镜很带感。
——————————————
好归好,但这部作品也许不适合中国人观看。
本身,「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就是做给日本人看的,或者说得夸张点,做给广岛市和吴市的人看的。
日本人也很捧场。
导演在舞台挨拶上说做这部作品做了六年。两年前剧本和分镜制作完毕后,为了正式作画开始众筹,目标2000万,结果筹到了两倍。
影片放映完毕后,有很多人鼓掌,这事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作为中国人,作为影片中那个时代的被侵略者的后代,我的心情在观影的过程中几度变化。
空袭对平民好残忍…
日本当时空袭中国,中国平民又是什么样子呢…
早点投降就没这些事了…
不发动战争不就更没这些事了…
但最终,纷繁的思绪都归结到了一点上。
战争何等残酷。
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发动战争。
其实,我觉得,原作作者画这个故事并非是为了反战,她只是想以吴市后代的身份,记录一下那个时代下,普通人的生活罢了。
以描绘日常为主的整片中,也的确没有太多和战争沾边的镜头。
只是那些为数不多的非日常镜头给我的印象太过深刻,确实的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残酷,诞生了上面提及的念头。
所以从结果来看,这部作品还是达成了反战的效果吧。
——————————————
最后我想提一下结局。
虽然我说这部作品没有多么惊喜的展开。
但结局还是让我有了那么一丝震撼。
弥补了一分遗憾。
戳了一下泪点。
真的想再去看一次了。
全片120多分钟,但感觉像泡面番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
观感非常舒适,放映过程中让人投入其中,放映完毕后让人意犹未尽。
我觉得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好,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了。
会想再看一遍吗?走出影厅的时候我觉得不会,毕竟题材还是沉重了。
但是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我又想去再看一遍了。
也许这种吸引力也是由舒适的观感带来的吧。
这部作品也不是什么神作。
剧情展开比较王道,没有什么惊喜。
人物塑造比较王道,没有什么颠覆性。
内涵立意也比较王道,没有突破同类型题材电影的框架。
这部作品只是用一笔一画和一个个镜头讲好了一个故事。
这点和「君の名は。」一样。
再拿一个最近的例子作对比的话,「この世界の片隅に」给我的感受有点像十月新番三月的狮子。
有痛,有泪。
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但也有笑。
但最终还是笑着活下去。
明明那么悲伤,明明有让人想寄刀片的剧情,但细细想来,全片满溢的都是治愈。
——————————————
最初看到电影海报的时候我是不感兴趣的,画风是原因之一。

(截图来自宣传PV)
和如今的主流动画画风差别巨大。
但看完之后我才明白,这种不写实的画风恰恰适合这种沉重的题材和那个时代。
因为写实的题材不适合写实的画风,写实与写实的叠加,往往太过现实,太过激烈,人的大脑会下意识的拒绝接受。
这种复古的画风也很好的烘托了整片治愈的氛围。
人物性格比较王道(=既视感),但塑造得足够好。
女主自不必说,作为全片的焦点,天然好心但也有执念的形象足够鲜明。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为女配的姐姐,这个有点让人讨厌但又让人讨厌不起来的要强干练女性形象塑造得堪称惊艳。
片中有大量女主独白,而且几乎每段剧情都有女主出现,のん酱辛苦了,声线和人物性格很合拍。
我不太懂分镜,只是单纯觉得好。
开场,结尾,以及中途的关键剧情,还有对空袭的描写手法,可以算作意识流?总之那几段分镜很带感。
——————————————
好归好,但这部作品也许不适合中国人观看。
本身,「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就是做给日本人看的,或者说得夸张点,做给广岛市和吴市的人看的。
日本人也很捧场。
导演在舞台挨拶上说做这部作品做了六年。两年前剧本和分镜制作完毕后,为了正式作画开始众筹,目标2000万,结果筹到了两倍。
影片放映完毕后,有很多人鼓掌,这事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作为中国人,作为影片中那个时代的被侵略者的后代,我的心情在观影的过程中几度变化。
空袭对平民好残忍…
日本当时空袭中国,中国平民又是什么样子呢…
早点投降就没这些事了…
不发动战争不就更没这些事了…
但最终,纷繁的思绪都归结到了一点上。
战争何等残酷。
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发动战争。
其实,我觉得,原作作者画这个故事并非是为了反战,她只是想以吴市后代的身份,记录一下那个时代下,普通人的生活罢了。
以描绘日常为主的整片中,也的确没有太多和战争沾边的镜头。
只是那些为数不多的非日常镜头给我的印象太过深刻,确实的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残酷,诞生了上面提及的念头。
所以从结果来看,这部作品还是达成了反战的效果吧。
——————————————
最后我想提一下结局。
虽然我说这部作品没有多么惊喜的展开。
但结局还是让我有了那么一丝震撼。
弥补了一分遗憾。
戳了一下泪点。
真的想再去看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