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7日
漏签
0
天
杜甫吧
关注:
14,073
贴子:
112,757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20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杜甫吧
>0< 加载中...
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的杜甫篇~(读后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百度和知乎来看,袁版的文学史评价还是非常高的,算是现在比较权威的教科书式文学史。
这版文学史的魏晋隋唐卷,是袁行霈和罗宗强教授主编的,至于隋唐卷的杜甫篇,不知是哪位大神写的。
我觉得袁行霈写的可能性很大。
送TA礼物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6-11-08 19:14
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很可惜,写《杜甫评传》的莫砺峰教授并不主编隋唐卷(他在这版文学史里负责宋元卷。)
记得杜鹃吧务说过,这版文学史,其实对杜甫不太公认。本来是一人的独章,却偏偏塞进了其他诗人——元结。在点评方面,感觉也没啥激情,倒是李白篇和陶渊明篇,明显能感受到编者推崇的感情色彩。(从袁老的文献来看,对李白和渊明的研究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总之,我个人感觉,莫砺峰教授不写杜甫篇,是个遗憾。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16-11-08 19:31
回复
收起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章 杜甫
比较一下盛唐诗歌和中唐诗歌,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别。在中唐诗歌中,盛唐诗那种浓烈的理想色彩消退了,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中唐诗有一种更加生活化的倾向。盛唐诗人追求的是境界的浑融;而到了中唐,我们才看到了有意识的字锤句炼。盛唐存在着审美趣味相近的不同的诗人群落;而到中唐,我们却看到了有相近理论主张的不同的诗歌流派。中唐诗人在盛唐那样的艺术高峰面前,表现出拓展新的诗歌艺术领域的巨大努力。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歌。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16-11-08 19:34
回复
收起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杜甫坎坷的一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20岁南下吴越,24岁回到洛阳,举进士不第。翌年东游齐赵。30岁时回到洛阳,筑室偃师,在那里结婚,往来偃师、洛阳间。33岁在洛阳遇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两人同游梁、宋。遇高适,三人酣饮纵游,慷慨怀古。不久又北上齐鲁,过历下,登泰山,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情怀。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他有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天宝五载(746)到长安之后,便彻底破灭了。到长安的第二年,他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落第之后回到偃师,后来又来到长安,献赋上书,干谒赠诗,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献三大礼赋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书左丞》)。这十载长安,使杜甫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生民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在这颠沛辛酸的生活里不惟未曾衰退,反而更加强烈了。这对于他的诗歌创作来说,是意义巨大的。就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九首》、《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
安史乱起之后,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在陷落的长安,他写下了那些忠君恋阙的千古名作,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他听到肃宗已经即位灵武,便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行在。他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这个时期,他写了《羌村三首》、《北征》等名作。因疏救房琯,他于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期间,他写了“三吏”、“三别”。乾元二年(759)秋,他终于弃官,携家入蜀,于岁末抵达成都,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他在成都有一段时间生活相对安定。后来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成都混乱,他移家梓州,来往旁县,中间又曾在阆州小住。永泰元年(765)五月,离成都经渝州出峡,在云安短期养病之后,于次年春末迁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大历三年(768)春,他离夔州,飘泊江陵、公安、岳阳、潭州,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自潭州赴岳州途中舟上,年五十九。杜甫暮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6-11-08 21:0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三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 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是没有,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洮,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梦李白二首》也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憔悴颜色。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还有前面提到的《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除了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它的风格。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就是说的杜诗风格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 “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遣意二首》其二)。“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这类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五: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这组诗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让人神往。《绝句漫兴九首》也是如此。
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0楼
2016-11-08 21:20
回复
收起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由于杜诗兼备众体而又自铸伟辞,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有许多的层面,也就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李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他们都学杜甫的一枝一节,而开拓出新的诗派。宋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在诗史上的影响,历千年而不衰。
杜甫的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北宋爱国将领李纲在《重校正杜子美集序》中说杜诗“平时读之,未见其工,迨亲更兵火丧乱之后,诵其诗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其语之妙也。”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集杜诗》二百首,《序》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这种影响直至现代也历久而不衰。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楼
2016-11-08 21:22
回复
收起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觉得有些孟浪了,不该用“读后感”这种严肃的字眼。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6-11-08 21:40
回复(2)
收起回复
回首错应人-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版文学史的亮点,我觉得是强调杜甫诗“ 萧散自然 ”的风格。
比如:
“ 风格的多样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 ”
——在其他文学史,或是百度百科,都没提过杜甫的“自然”风格。历代诗歌批评史,总会有不少追求“自然”的艺术观的学者,杜甫因为作诗用力,偶尔会被一些学者和读者吐槽,认为杜甫诗人工雕饰太多。而“萧散自然”这风格,或者能堵塞其口。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4楼
2016-11-08 22:20
回复
收起回复
青春霞影
傳語風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学的也是这一版的中国文学史,我觉得写得不错,我经常读,虽然老师不按照教材讲。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5楼
2016-11-22 20:27
回复(4)
收起回复
唐诗南村群童
初諳聲律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袁行霈是北大的,感觉天然对李白推崇,自以为浪漫,可是白哥早说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啥意思?看你们都不顺眼。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觉得这无所谓,纵然你虐我千百遍我仍然死皮赖脸的跟你,就是不要脸。贱就是这个意思。不是我有意贬低李白,只是觉得他们贬低杜甫就是脑残。现在这个社会,要的不是那种只顾喝酒潇洒毫无同情心的人,而是需要杜甫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果如此,哪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社会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尽管这个版本不推崇杜甫,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不必在乎。须知,这个时代配不上老杜。老杜是世界文化名人,李白可不是。
来自
手机贴吧
16楼
2016-12-01 20:05
回复
收起回复
春江明月
轉益多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感觉写杜很用力、评价也高得很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7楼
2017-06-06 01:35
回复(1)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杜甫惊人语言艺术的奥秘!
《杜甫吧》:
https://tieba.baidu.com/p/4765520748?pid=109424308378#109424308378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8楼
2017-07-16 10:28
回复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甲亢哥大张伟终极Boss战将开打
2786820
2
美国50万人游行抗议特朗普
2104849
3
甲亢哥的逆天翻译被央视打码
1575420
4
iG脆败BLG差距在哪
1428300
5
吧友爆料苏丹的游戏幕后推手
1183338
6
新三国离谱程度同人小说都拍不出来
1002825
7
向鹏强势横扫李尚洙夺冠
981000
8
清明档票房10年来最差
936721
9
败犬女主太多了第2季制作决定
934956
10
中核集团诚恳回应收到百万简历
816564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