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一排排红瓦房,
还记得那一铺铺木板床,
还记得那一片片庄稼地,
还记得那一张张笑脸庞。
1974年11月5日的我们,
告别了爹娘,
告别了家乡,
一起来到敬仲胜利青年农场。
相仿的年龄,
相似的服装,
我们有了共同名字“知青”。
同喝一井水,
同吃一锅粮。
我们一起为了理想,
在这一天扬帆起航!
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
在这里我们经历风霜。
在这里我们辛勤耕耘,
在这里我们收获理想。
在这里我们没有高低贵贱,
在这里我们没有世态炎凉。
两载知青情深,
两载知青谊长。
两载知青生活,
两载知青梦想。
我们一生回味,
我们一辈子难忘。
四十年我们月共一轮,
四十年我们天各一方。
四十年我们魂牵梦萦,
四十年我们朝思暮想。
二零一六金秋,
约你同回我们的农场。
一起去往事里走走,
一起去探望我们的第二故乡。
一起找寻那久违的模样,
一起在地头再叙离别的衷肠。
一起去看看庄稼地,
一起去看看红瓦房。
一起去找找往日的记忆,
一起去享受相聚的美好时光。
2016年11月5日相聚敬仲,
时光不老去,
我们不散伙,
用短暂的相会让激情荡漾。
青春无悔的我们,
是共和国的铁骨脊梁。
今生无悔的一代知青,
为共和国铸就辉煌!
(知青聚会邀请函)
1974年11月5日,这群正值青葱岁月的少年浩浩荡荡地从祖国各地奔赴敬仲胜利农场插队,支援建设。42年后的今天,这群知青中的200余人齐聚他们的“第二故乡”敬仲镇,纪念下乡42周年,重走知青路,重温知青情,再续知青缘。当时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现在有的仍然精神矍铄,有的已是两鬓斑白。
活动现场,知青们先是乘车沿路观摩了敬仲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感受了敬仲镇近年来农村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白兔丘北村和朱家村,知青们又先后参观了敬仲镇桂花基地和党史展,随后到当年各自的住处和工作地参观,最后在敬仲二小,原敬仲胜利青年农场旧址,所有知青欢聚一堂,他们称,知青岁月,是他们最难忘的时光,这次难得的聚会,就是要重温经历,彼此交流人生、增进友谊、展望未来。
还记得那一铺铺木板床,
还记得那一片片庄稼地,
还记得那一张张笑脸庞。
1974年11月5日的我们,
告别了爹娘,
告别了家乡,
一起来到敬仲胜利青年农场。
相仿的年龄,
相似的服装,
我们有了共同名字“知青”。
同喝一井水,
同吃一锅粮。
我们一起为了理想,
在这一天扬帆起航!
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
在这里我们经历风霜。
在这里我们辛勤耕耘,
在这里我们收获理想。
在这里我们没有高低贵贱,
在这里我们没有世态炎凉。
两载知青情深,
两载知青谊长。
两载知青生活,
两载知青梦想。
我们一生回味,
我们一辈子难忘。
四十年我们月共一轮,
四十年我们天各一方。
四十年我们魂牵梦萦,
四十年我们朝思暮想。
二零一六金秋,
约你同回我们的农场。
一起去往事里走走,
一起去探望我们的第二故乡。
一起找寻那久违的模样,
一起在地头再叙离别的衷肠。
一起去看看庄稼地,
一起去看看红瓦房。
一起去找找往日的记忆,
一起去享受相聚的美好时光。
2016年11月5日相聚敬仲,
时光不老去,
我们不散伙,
用短暂的相会让激情荡漾。
青春无悔的我们,
是共和国的铁骨脊梁。
今生无悔的一代知青,
为共和国铸就辉煌!
(知青聚会邀请函)
1974年11月5日,这群正值青葱岁月的少年浩浩荡荡地从祖国各地奔赴敬仲胜利农场插队,支援建设。42年后的今天,这群知青中的200余人齐聚他们的“第二故乡”敬仲镇,纪念下乡42周年,重走知青路,重温知青情,再续知青缘。当时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现在有的仍然精神矍铄,有的已是两鬓斑白。
活动现场,知青们先是乘车沿路观摩了敬仲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感受了敬仲镇近年来农村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白兔丘北村和朱家村,知青们又先后参观了敬仲镇桂花基地和党史展,随后到当年各自的住处和工作地参观,最后在敬仲二小,原敬仲胜利青年农场旧址,所有知青欢聚一堂,他们称,知青岁月,是他们最难忘的时光,这次难得的聚会,就是要重温经历,彼此交流人生、增进友谊、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