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的原油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迫切希望可以在东北勘探到天然油田,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就投以巨资开展对东北天然油田的勘探,持续几年时间,未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日本加紧进行人造石油,其中一项就是煤炭液化石油,这需要大量资金、原料与先进的技术、设备,且条件复杂,难度较高。由于对石油的渴求,日本不惜耗费巨资进行该项目,将煤炭液化人造石油作为第一次产业开发的一项重点。在1936年,建设抚顺煤炭液化工厂,1939年开始试行生产,1941年实现了一次液化轻油和二次加氢液化石油生产。1943年,抚顺液化厂移交给“满洲人造石油株式会社”,并由日军军需部门直接指导,主要生产加氢油,即航空和汽车用油。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产量不高,“1944年生产航空汽油1289吨,普通汽油1487吨”[6]516。1937年,伪满成立了“满洲合成燃料株式会社”,主要用阜新煤制造人造石油,计划用以强化国防,后因设备问题未能成功。还有四平的油化工业会社、吉林的吉林人造石油会社等其他人造油工厂机构都因后期的资金、设备不足等问题,均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