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爱好者吧 关注:2,682贴子:55,984
  • 50回复贴,共1

夜久寂无人,露浓花气清,悠然心独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余自入京以来,旧习难忘,经朋友推荐,在潘家园接触旧书市场后,犹如鸟归山林,鱼翔浅底。每逢周末,只要有空闲时间,必然会去一逛。每个书摊都会仔细查看,害怕错过了什么?临了就算一本未得,也会心情舒畅,心满意足。
淘书一载有余,常得吧中前辈指点,才让小子少走了很多弯路。不甚感激,在这里拜谢啦!有人低价淘到了好书,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书缘不浅。照我理解来看,有心人才有书缘,处处留心,必会遇宝。其实,人淘书的过程,也是书淘人的过程,有缘才能居之!前些天逛书摊,偶遇一套人文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品相完美,一眼难忘,翻转摩挲,爱不释手!我想缘分到了,便决定拿下这套令人垂涎欲滴的宝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是上砍下砍左砍右砍,最终还是以不菲的价格买下。记得吧中蠹兄和寒梅兄皆拥有此书,而且也开过长贴详细叙述过此书来历和风貌。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0-30 22:49回复
    话不多说,上图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0-30 22:51
    收起回复
      2025-07-26 02:38: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详细近照4-8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30 23:00
      回复
        版权页和封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0-30 23:02
        回复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欣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0-30 23:05
          回复
            三国志通俗演义引欣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0-30 23:07
            回复
              品相如此完美,实在难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0-30 23:10
              收起回复
                三国志宗僚部分和原文部分欣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0-30 23:10
                回复
                  2025-07-26 02:3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附上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以便对照。

                  夫史,非独纪历代之事,盖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观人才之吉凶,知邦家之休戚,以至寒暑灾祥,褒贬予夺,无一而不笔之者,有义存焉。
                  吾夫子因获麟而作《春秋》。《春秋》,鲁史也。孔子修之,至一字予者,褒之;否者,贬之。然一字之中,以见当时君臣父子之道,垂鉴后世,俾识某之善,某之恶,欲其劝惩警惧,不致有前车之覆。此孔子立万万世至公至正之大法,合天理,正彝伦,而乱臣贼子惧。故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亦不得已也。孟子见梁惠王,言仁义而不言利;告时君必称尧、舜、禹、汤;答时臣必及伊、傅、周、召。至朱子《纲目》,亦由是也,岂徒纪历代之事而已乎?然史之文,理微义奥,不如此,乌可以昭后世?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此则史家秉笔之法,其于众人观之,亦尝病焉。故往往舍而不之顾者, 由其不通乎众人,而历代之事愈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则三国之盛衰治乱,人物之出处臧否,一开卷,千百载之事,豁然于心胸矣。其间亦未免一二过与不及,俯而就之,欲观者有所进益焉。
                  予谓诵其诗,读其书,不识其人,可乎?读书例日:若读到古人忠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孝处,便思自己孝与不孝。至寸:善恶可否,皆当如此,方是有益。若只读过,而不身体力行,又未为读书也。
                  予尝读《三国志》求其所以,殆由陈蕃、窦武立朝未久,而不得行其志,卒为奸宄谋之,权柄日窃,渐浸炽盛,君子去之,小人附之,奸人乘之。当时国家纪纲法度坏乱极矣。噫,可不痛惜乎!矧何进识见不远,致董卓乘衅而入,权移人主,流毒中外,自取灭亡,理所当然。曹瞒虽有远图,而志不在社稷,假忠欺世,卒为身谋,虽得之,必失之,万古奸贼,仅能逃其不杀而已,固不足论。孙权父子虎视江东,固有取天下之志,而所用得人,又非老瞒可议。惟昭烈,汉室之胄,结义桃园,三顾草庐,君臣契合,辅成大业,亦理所当然。其最尚者,孔明之忠,昭如日星,古今仰之;而关、张之义,尤宜尚也。其他得失,彰彰可考,遗芳遗臭,在人贤与不贤。君子小人,义与利之间而已。观演义之君子,宜致思焉。
                  弘治甲寅仲春畿望庸愚子拜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0-30 23:24
                  回复
                    好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0-31 06:41
                    收起回复
                      好文,好帖,好书!如此品相,如此价格,可遇不可求啊!此书是四大名著中版刻最为精美的。人文社影印的这部书,制作堪称精良!用纸考究、印刷清晰,装订细致。佳册在手,更无他求。撰文以志得书之喜,不亦宜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0-31 08:00
                      收起回复
                        书缘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0-31 12:59
                        收起回复
                          书生所念平生事,唯有诗书。


                          IP属地:河北17楼2016-11-01 08:22
                          收起回复
                            好文采!好书品!好书缘!


                            IP属地:湖南18楼2016-11-01 08:34
                            收起回复
                              2025-07-26 02:2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收的九品书。这样中国话本大系中三言二拍就有两套了。翻阅收藏两相宜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11-03 09: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