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吧 关注:13,886贴子:142,675

专业水 小山评定及其相关问题的再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章和 《关原合战与近世国制》第三章的目录基本一样。(由于我没有看过原书不太清楚,看过的人希望能够回答一下这个疑问)以下是目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0-29 18:10回复
    一、关于家康率领的会津远征军的编成情况
    庆长五年(一六〇〇)六月十六日,家康亲自担任总大将率远征军从大坂出发,沿东海道向会津方向前进。那么对于关原合战性质的考察,就从家康所率军队的构成情况开始。
    这支部队中,除了原本就和家康一同驻守坂京地区的井伊直政、本多忠胜、榊原康政、酒井家次等嫡系部队三千人之外,还包括了大量丰臣系武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丰臣系武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出于义务动员而与家康同行的诸将。对于这些人来说,会津远征并不是德川家康和上杉景胜二人之间的私战,而是以讨伐叛逆为目的、在丰臣公仪号召之下的公战。家康是代表丰臣秀赖出征,因此这些武将不得不尽其义务,动员出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29 18:11
    回复
      2025-07-25 11:12: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按照当时兵力动员的原则,战争之际领地与敌方接近者都负有出阵的义务。根据此原则,家康经过的东海道沿线大名——福岛正则(尾张清州)、田中吉政(三河冈崎)、池田辉政(三河吉田)、堀尾忠氏(远江滨松)、山内一丰(远江挂川)、中村忠一(骏河府中)——都要随军出征。
      但是,远征大军中也有另一群性质迥异的丰臣系武将,即黑田长政(丰前中津)、寺泽高广(肥前唐津)、加藤嘉明(伊予松前)、藤堂高虎(伊予板岛)、生驹一正(赞岐高松)、蜂须贺至镇(阿波德岛)等人。这些人的领地位于中国、四国一带,本次并没有出阵会津的义务,只能算是积极地追随家康、自愿共同行动。毫无疑问,值此家康离开大坂、天下即将大乱之际,这样做正是为了表明自己与家康站在同一阵营的决心(注解1)。
      因此,在后面小山评定讨论进退归属问题的时候,绝不能对丰臣系诸将一概而论,对于第一种类型即义务随军的丰臣将领们的态度尤其值得留意。由于以前的著作中没有对这两种类型的武将进行辨别,因此随同家康进行会津征讨的两类丰臣系武将在此后有何举动、天下二分之际为何都会加入家康麾下,就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重新讨论。
      面对石田三成于上方举兵的情况,小山评定时丰臣系诸将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么既然如此,家康在评定之后为什么要长时间滞留江户、又为什么在是否与丰臣诸将共同行动的问题上态度暧昧,也需要通过分析从军武将的两种类型来寻找答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0-29 18:12
      回复
        二、三成举兵、「内府ちかいの条々」和小山评定
        看到家康远征会津,蛰居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开始了起兵的秘密准备。首先,他策划将旧友大谷吉继吸纳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大谷为了随家康出兵会津,从领地敦贺出发沿北国街道向中山道进军,此时恰好在中山道入口处的垂井宿进行休整。
        三成派遣使者将大谷吉继请到佐和山城,告知了自己的秘谋,请求其共同举事。吉继认为这个计划没有任何胜算,本不愿加入,但是三成并不死心,以“若错失这个机会,家康的势力将会大幅增加,假以时日必将篡取秀赖的天下”为由,百般劝说。就这样,大谷吉继被其坚定的觉悟所感动,终于决定抛下成败与三成同进同退。
        大谷吉继的军队无故滞留在垂井宿完全没有继续进军的意向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一时间,“大谷吉继和三成密谋,石田、大谷二人计划讨伐家康”这样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在《义演准后日记》庆长五年七月十三同日条中,也有“諸人物を所々へ運渡候体、言語同断の儀”的记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29 18:12
        回复
          对于这两人的举动,位于大坂的奉行众之一增田长盛特意写信向家康报告(注解2):
          一筆申入候、今度於樽井、大刑少両日相煩、石治少出陣之申分、爰許雑説申候、猶追
          々可申入候、恐々謹言
          七月十二日 增田右衛門尉長盛 花押
          永井右近大夫殿
          也就是说,增田长盛将大谷吉继称病、于垂井宿逗留两天的情况以及三成即将出兵的传言全部通知了家康的侧近永井直胜。
          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将三成谋叛行动告知家康以及发布讨伐家康檄文的两个不同的增田长盛,一些学者对此的解释是:上述长盛的永井宛书是西军扰乱家康的计谋。然而这样的说法恐怕站不住脚:在这个时点,三成的举兵计划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来得及对大坂城内的奉行众(此时为前田玄以、增田长盛、长束正家三人)展开游说工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0-29 18:13
          回复
            实际上,不单是增田长盛,根据家康方武将榊原康政在七月二十七日写给秋田领主秋田实季的书信来看,为了尽快遏制石田、大谷二人的谋反企图,淀姬和大坂三奉行都在催促家康上洛平叛。如下所记(注解3):
            (前略)然は於上方、石治少·大刑少、别心仕付、大坂より御袋様(指淀姬)三人之奉行衆、北国羽肥州(指前田利长)なと、早々内府被致上洛尤之由申来候間、右之别心仕両人為成敗、今度此方御下候上方衆致同道、上洛被申候、(後略)
            此时大坂城内的奉行和之后发布讨伐家康檄文《内府违令诸条》(即「内府ちかいの条々」,历数家康十三条罪状——译者)时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在这个时点,慌了手脚的奉行和淀姬,都希望能够依靠家康的力量来恢复政局的稳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0-29 18:13
            回复
              此外,针对三成举兵,三奉行还在七月十二日向安艺广岛城的毛利辉元发信求助。根据下面文言中的“早々可被成御上候”来推测,这封信的内容和家康宛书同样,都是催促对方早日进京平叛(注解4)。
              大坂御仕置之儀付、可得御意儀候間、早々可被成御上候、於様子は自安国寺可被申入
              候、(中略)猶早々奉仕存候、恐惶謹言
              七月十二日
              长大
              增右
              德善
              輝元様
              总之,在七月十二日这个时点,丰臣奉行众不但没有加入三成谋反的计划,还积极寻求像家康这样的有力大名协助,以平息叛乱。
              弄明白这点后,我们就不得不将“庆长五年石田三成为主谋的反家康军事行动”分为两个阶段来讨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0-29 18:13
              回复
                第一阶段指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继二人密谋举兵,但尚未将情况告知奉行众和淀姬的时候,是反家康斗争的军势召集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坂城的奉行众们没有参加三成的计划,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他们狼狈的向会津远征途中的家康以及其他有力大名求助,邀请这些大名紧急上洛以掌控政局。
                在这一阶段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安国寺惠琼的举动。安国寺原本以远征会津为名出阵,但是行至近江却与石田、大谷二人走到一起;一番密商之后惠琼返回大坂,随后便开始着手安排毛利辉元率军上洛的工作。
                这样的话,毛利辉元就接到了两方面的上洛邀请:一方面安国寺惠琼希望他能参加三成的反家康武装,另一方面来自于无法控制政局的增田长盛等丰臣奉行众。无论是哪方都希望得到实力大名毛利家的支持,希望其早日领军进驻大坂。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0-29 18:14
                收起回复
                  2025-07-25 11:06: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阶段是石田三成、大谷吉继进入大坂游说前田玄以、增田长盛、长束正家三人,最终丰臣奉行众在反家康问题上达成共识的阶段。
                  事情发展到这一阶段,已经从石田三成对德川家康的个人挑战升格为以丰臣公仪之名对家康的宣战,反家康行动得以正当化。七月十七日,由丰臣三奉行连署、控诉家康十三项罪名的「内府ちかいの条々」正式向国内各大名发送。
                  此后,中国之雄毛利辉元的大军进驻大坂,辉元本人也被推选为家康追讨战的总大将。在这一时点,石田三成最初的战略计划可以说是完全实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0-29 18:14
                  回复
                    根据上述讨论,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小山评定的意义。
                    家康召集从军丰臣系武将,说明上方地区形势,并询问诸将的意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小山评定。那么在召开评定之际,家康及丰臣系武将们对于发生上方的一系列变故了解多少;进一步说,从军武将在何种程度认识的前提下一致宣布加入家康阵营?要注意的是,诸将是以第一阶段的认识为前提认同家康是己方,还是以第二阶段的认识为前提自愿与上方势力进行决战,这两个命题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具体而言,就是大坂三奉行发出的「内府ちかいの条々」在小山评定时有没有传到会津远征军阵中的问题。一种可能是,家康已经知道这份檄文的存在但没有张扬,假装宣称只是讨伐谋反的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继两人,以骗取丰臣系武将加入自己的阵营(注解5)。
                    还有一种可能,七月二十五日召开小山评定的时候「内府ちかいの条々」确实没有传到阵中,家康对丰臣奉行众已经靠向石田三成,甚至打着丰臣秀赖的旗号向诸国发出讨伐令的事情并不知情,因此议题局限在如何讨伐作乱的石田、大谷两人上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0-29 18:15
                    回复
                      先度御上以後、大坂奉行衆别心之由申来候間、重可令相談存候処、御上故無其儀候、委細之様子羽三左へ申渡候之間、能様可被相談候、猶山本新五左衛門·犬塚平右衛門可申候、恐々謹言
                      七月廿九日 家康 花押
                      黑田甲斐守殿
                      大意是:
                      “小山评定结束,丰臣系诸将沿东海道西进。此时传来增田长盛等大坂奉行众参与反家康起兵的消息,这种情况下理应重新召开会议,但由于诸将已经在西进途中而无法实行。详细情况已经交待给池田辉政,可以与他进行商谈。此外家康还派遣山本、犬塚两名家臣作为使者负责解释事情最新的进展。”
                      至此,家康真正了解到「内府ちかいの条々」,并认识到大坂诸奉行打着秀赖的名义弹劾自己。此后,他陆续向参加会津征讨的奥羽大名伊达、最上等人写信说明,内容中包括“上方奉行衆一同之者、鉾楯之由申来付、閣会津、先令上洛候”(注解8)、“大坂奉行中相違付”(注解9)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书状的内容和此前向各方解释自己受淀姬和奉行众之邀上洛平叛的说法,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0-29 18:15
                      回复
                        三、东军各方面部队的兵力配置
                        小山评定之后家康方面的东军暂时停止了上杉攻略,开始向京畿地区进击。随家康而来的诸丰臣系武将沿东海道顺次西上,集结于东军最前线的基地尾张清州城;与东海道方面军同行的德川系武将有先锋井伊直政、军监本多忠胜。此外,秀忠率领的部队沿中山道西进,计划同东海道部队合流于美浓、近江一带之后,再与石田三成势力进行决战。
                        会津远征军放弃了原定的计划,改为优先西上与石田三成作战;但是这样一来,对会津的防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担任防御军总大将的是家康的次子结城秀康,他和小笠原秀政、冈部长盛、皆川广照等德川系武将在宇都宫城布防。此外伊达、最上等奥羽大名也协助包围、牵制上杉势力,防止其侵入关东地区。
                        秀忠在小山评定结束后,首先回到了宇都宫城监督针对上杉的防御工事建设工作,随后于八月二十四日从该地出发。秀忠率领的军队一共三万八千人,以榊原康政为先锋,大久保忠邻、本多正信二老臣辅佐,酒井家次、本多忠政、本多康重、牧野康成、酒井重忠、高力忠房、管沼忠政等德川谱代重臣为主力,浩浩荡荡沿中山道西上。领地在信州一带的大名森忠政、仙石秀久、日根野吉明等人也率军加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0-29 18:16
                        回复
                          家康方面的兵力配置如上所述,在此笔者要指出几个问题。
                          首先是东海道方面军中配属的德川武将——井伊直政、本多忠胜二人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二者的职务和所率兵力都没有什么不同,两人同样是家康用以监视东海道丰臣系武将们的军监,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小山评定之后,丰臣系武将依次由东海道西进,此时家康决定派遣井伊直政作为德川家的先锋武将随军同行。从下面的书状中可以看出,在家康亲自出马之前,他希望由井伊直政担任东海道方面的最高指挥官(注解10):
                          急度申候、仍今度為先勢、井伊兵部少輔差遣候条、行等之儀、我々出馬以前は何様二も彼指図次第二被仰談候者、可為本望候、猶兵部少輔可申候、恐々謹言
                          八月四日 家康(花押)
                          吉田侍從殿
                          池田備中殿
                          九鬼長門守殿
                          内容类似的文书还送到了福岛正则、细川忠兴、加藤嘉明等东军将领手中,说明在这个时点随同丰臣众一起行动的家康方武将只有井伊直政一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0-29 18:17
                          回复
                            不巧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井伊直政突然卧病不起。八月八日左右,家康紧急召回了原本配属在中山道的本多忠胜,改由其担任军监从东海道西进。这也就是家康近臣本多正纯在八月八日写给黑田长政信中“井伊兵部は煩気候之条、本中務、清州迄被進置候、能々御談合可被成候”(注解11)所说的内容。
                            关于派遣本多忠胜为军监的事情,在板坂卜斋的《庆长年中卜斋记》中也有所记载,书中写道忠胜带领足轻、小姓等四百余人出阵。不过这并非本多家主力部队的阵容,本多家的本队由忠胜之子忠政率领,配属于秀忠麾下,后进军中山道。
                            有意思的是,身患重病的井伊直政竟然在短期内痊愈,而且立即带领自己的部队按原计划从小山阵所向东海道进发。这样一来,东海道方面军就有了本多忠胜、井伊直政两名德川系武将,但是两者的身份是不同的。本多是军监,井伊则是德川军在东海道一线的先锋部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0-29 18:17
                            回复
                              2025-07-25 11:0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接下来下一个问题是,自古以来有不少著作认为家康的四子松平忠吉也是配备在东海道方面的德川系武将之一。新井白石的《藩翰谱》正是执“忠吉出任东海道方面先锋大将”观点的代表之作。
                              关于这一点,笔者在拙作《关原合战》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由于当时尾张清州向江户送去的数封注进状(中世纪上申文书的一种,即地方向中央报告事宜的一种文书——译者)中只提到了井伊、本多二人,并没有忠吉的名字,因此忠吉先锋派遣说值得怀疑。笔者认为,忠吉在离开小山阵所之后随同家康回到江户,后来是与家康一起前往关原战场的。
                              讨论松平忠吉动向问题的话,就不得不提到下面这封文书(注解12):
                              至駿州被想越付、使札祝着候、誠不能面所村外候、万事無油断様肝要候、謹言
                              八月二日 秀忠(花押)
                              松平下野守殿
                              这封信年代不详,是秀忠收到身在骏河的忠吉来信后的回书,前面所述“忠吉先锋派遣
                              说”正是以此文书为依据。根据当时的整体情况来看,这封信究竟是不是写于关原合战发生的庆长五年值得回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10-29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