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吧 关注:144,238贴子:444,217

回复:秒懂! 97 个书法专业术语(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8.执使
书法术语。执笔和用笔的通称,唐代孙过庭《书谱》载:“今撰执使转用之由,执谓浅深长短之类;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明代张绅称,“执谓执笔,使谓运用。”参见“运笔”。
29.运笔
书法术语。指字的点画书写之过程。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10-29 09:35
回复
    30.磔(zhé)
    书法术语。点画用笔的一种技法。“永字八法”称捺笔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笔亳尽力铺散而急发。又,斜捺叫磔,卧捺称波。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称:“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
    31.戈法
    永字八法以外的又一笔法。相传:“(唐)太宗工隶(楷书),以(虞)世南为师,常患难于戈法,一日书‘戬’字,乃空其落,世南取笔填之,以示魏徵,徵称:仰观目圣作,惟戬字戈法颇逼真,上深叹魏为藻识。”戈法较长,写时如不从容行笔,必然头尾重,中间轻薄。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32.中锋
    书法术语。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用中锋写出的钱条圆浑而有质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10-29 09:36
    回复
      33.聚墨痕
      书法术语。中锋运笔,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迸,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力,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故名。明代董其昌《画禅宝随笔》评苏轼《赤壁赋》墨迹称:“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10-29 09:38
      回复
        37.逆锋
        书法术语。运笔的一种技法。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清代刘熙载称:“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38.蹲锋
        书法术语。蹲,有停留的意思。与“蹲”本为一字。在书法中,蹲锋、蹲锋,字虽同,却为两法。一个指笔缓行中的蹲势,另一个指欲趯先蹲,退而复进。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称:“蹲锋,缓亳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蹲之。”
        39.金错刀
        (1)对书法用笔颤掣波发笔道的美称。《谈荟》载:“南唐李后主善书,作颤笔摎曲之伏,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2)字体名。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有金错刀书一体。具体形式与风貌今已不可稽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10-29 09:41
        回复
          40.筋书
          书法术语。劲键遒丽的点画谓之“筋书”。书法言筋、骨,均寓褒奖之义,如历来称颜真卿、柳公权书为“颜筋柳骨。”
          41.一笔书
          书法术语。指草书文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直下而成,故名。汉代张芝首创。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6-10-29 09:43
          回复
            42.颤笔
            亦称“战笔”,书法术语。用笔的一种技法,因笔画呈颤动状,故名。《宣和面谱·花鸟三》载:“唐希雅初学李氏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之状。”
            43.悬针
            书法术语。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但锋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后人遂以为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10-29 09:44
            回复
              44.垂露
              书法术语。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45.护尾
              书法术语。用笔的一种技法。指行笔至笔画尾部而反收其笔锋。护尾与藏头的用笔方法,笔势逆入而反收,逆则强健得势,收则显示笔有余力。北宋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论点,即从“护尾”扩展而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10-29 09:45
              回复
                46.逆入平出
                书法术语。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逆入,指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
                47.疾涩
                书法术语。用以对笔势的评述。笔势由用笔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笔锋顺逆诸因素产生。疾笔求其劲挺流畅,涩笔求其凝注浑重。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称:“古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10-29 09:46
                回复
                  48.方圆
                  指字的用笔和形体上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既有矛盾,又能统一,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若“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故方圆也可用来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
                  49.燕尾
                  指章草中的一种波法。如神龙本《兰亭序》“欣”字右下半的“人”,其状似燕之尾,故名。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10-29 09:47
                  回复
                    50.柳穿鱼
                    书法术语。比喻应用啄法的短撇。如形、影、彤、彬诸字,其右侧的竖三撇,须有仰、平、覆三种有变化的笔势,似三条小鱼,用柳枝穿连起来,故名。
                    今天就先了解这50个书法术语
                    明天,书画君(shuhua5000)和你继续学习(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6-10-29 09:4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6-10-29 09:49
                      回复
                        学习了,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话非虚也!精品知识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11-02 13:32
                        收起回复
                          向闫老师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11-08 09: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