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赴新疆参加中科院新疆分院筹建工作,1957年因身患胸部纵膈恶性肿瘤回到上海修养,并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8年返回中科院新疆分院,组装第一台400倍率显微镜,1960年底查出网状细胞淋巴恶性肿瘤再次返回上海治疗,1961年起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1963年回到新疆分院工作,1964年3月进行公开的第一次罗布泊科考,同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十年文革开始,到1969年一直在新疆分院组建生物化学研究室,生物病毒研究室1970年罗布泊湖水基本已干涸,组建新疆分院生物病毒小组,任组长。1972年回到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该所重新组建病毒组,他任组长。这些都是网络上十几年来查不到的。
从56年第一次到新疆参加建设工作,基本上是隔一年回上海工作修养病体,后来是间隔两年,然后是三年。再看看期间的身份转变,1972年起到1976年期间重组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组建生物病毒组,他自己任组长。1956年赴疆前彭的身份是生物化学专家,北京某大学的副研究助理。1957年到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9年开始任新疆分院生物化学实验室负责人,1961年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担任第一次科考小组组长,当年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起任新疆分院生物化学研究室主任,1969年组建生物病毒小组,后任组长。1972年返回上海重组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任所长,组建生物病毒小组,并担任组长。1977年受国务院委派赴新疆参与重新接管新疆分院工作。1979年担任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担任第二次公开科考小组组长,协助日本摄制组拍摄丝绸之路纪录片。1980年组建罗布泊科考小组,任第三次科考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