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四方山林场全景图

照片转载 - (原网址无法访问)

衡阳晚报 报道 :衡东四方山 2013年05月02日 星期四
与“仙人”对弈于峰顶巨石俯瞰洣水如带群山叠嶂
■文/本报记者 李松儒 图/黄沫
“四方山”名号的由来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艳阳峰,是这片崇山丘陵中的最高峰。因四周无高大屏障可挡,艳阳可恣意铺洒而得名。艳阳峰身旁环绕着三座山峰,四峰耸立故被冠名为“四峰山”。大跃进年代,四峰山一带兴办了国营林场,印鉴上,工匠误将“四峰山”镌刻成“四方山”。以讹传讹,“四方山”的称呼被沿袭至今。
4月18日,我与四方山的相遇,似乎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清晨突发而至的春雷阵雨,让山路变得湿滑泥泞,十分难行。但也因这春雨,让我们撞见了一路雾笼烟散的小清新。
沿崎岖山路环山向前,于山脚处最先觅得一方古泉。
这古泉名为龙王泉,形似不规则的哑铃状,上下各有一方状泉池,两方池间以一条细浅的小渠衔接。泉眼位于较大的方池中,幽寂无声地偶然冒出一串水泡。清凉的泉水源源不断地经由小渠从大池流向小池。
当地村民说,这大池中的水刚从泉眼中冒出,清凉澄净用于饮用,大池满溢后流向小池的水,则用来浣洗、清扫。
相传,这龙王泉曾是四海龙王的聚会饮用之泉,不仅滋味甘冽,更有养生保健之说,而后龙王们因争执而四散不归,这神奇的泉水便为庶民所享有。
在龙王泉上侧,一株枝干粗壮的古楠木斜依而生。高约12米的树冠从中分为两枝,枝叶层叠倒影池水中,而随风飘落的枯黄楠叶浮于池面,更自成一幅相得益彰的美卷。
当地人流传,这株分生两枝的古木原是两棵古楠树,相依相守千年,树干环抱渐渐长成一株,而龙王泉正是这份不渝爱恋的见证者。
沿山间羊肠小径向上,漫步于竹海、杉林中,干枯的竹叶铺满小道,脚步踩踏之处,留下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常青藤蔓沿着笔直的杉树环绕攀援,给粗糙而严肃的树干平添了几分调皮的灵动。
经过近半小时的步行,我们于视野敞阔的山腰凸出部,发现了一片巨石,石顶平若镜面,如同被武将抽刀斩断而成。
这块高约五丈的巨石便是村民口中的棋盘石——“仙人”对坐于石上,持黑白棋子对弈。
说来甚巧,立于棋盘石之上,向后侧仰望。满目翠木掩映中,一根怪石突兀耸立。细瞧之下,这怪石下端细圆,如同成人脖颈,而上端宽厚,且边缘轮廓凹凸有序,颇像是一名头戴铠甲,面向山外瞭望的将军。
因形得名,棋盘石后侧方的这根怪石,名为将军岩。两者联系起来,不知这平如镜的棋盘石,是否就是守护群山的“将军”横斩而成呢?
攀爬至岩下,我们惊奇地发现将军岩底部隐藏着一方漆黑幽深的岩洞。当地流传甚广的一则传说——“法师恶斗石头精”的故事发生地点正是在这岩洞中。洞口被岩洞中的石头精封闭,法师困于其中难以脱身,灵机一动变身鸭子,顺着洞中暗河竟游到了 水中。
受到传说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村民认为,将军石下的岩洞最远可通往 水。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暂时无人知晓!
国营林场的老职工丁老,年轻时曾和好友结伴入洞探险,可才向内探寻不足30米,便被眼前七八支岔路口给拦了回来。
离开将军岩,继续向上,我们在近山顶处的一片巨石平台上落脚。
登高远望,目极辽阔。
眼下,竹海、密林覆盖下的群山丘陵,如臣子般敬畏的匐于脚下, 水似润青色色带,蜿蜒环绕于山间。群山围抱着的小块平原中,红瓦青砖的民宅远远望去,如同微状模型立于山涧。
尚未散去的水气凝结成雾,萦绕于山间,恍如仙境。时至中午,阳光凌冽地播撒,晨雾随之悄悄散去,眼前的群山、河流更加立体而鲜活。
惊叹于眼前“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我忘了隐隐作痛的双腿,以及一路攀爬时双手、双脚并用的狼狈。这一刻才真正地读懂了王安石笔下的名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怎么去:沿外环路进入衡邵高速,再由衡邵高速转入泉南高速,于泉南高速“石岗”处下匝道后往杨林镇方向行驶,即可到达四方山。
玩什么:神奇龙泉映古楠,万夫莫开将军石,天地对弈棋盘石……一路攀爬,每一处景点有蕴含着惟妙惟肖的传说。就算“嫌远”不去这些景点,单是在成片竹海、密林构成的天然氧吧中漫步一阵,也感心旷神怡。
吃什么:地道农家菜——山间自己挖掘的嫩笋,随手采撷的蕨菜,配上衡东以辣著称的烹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