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吧 关注:23贴子:422
  • 0回复贴,共1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引用的人未必明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左传》作者左丘明说,是季文子说的;季文子说是史佚说的,史佚的作品没流传下来。
左丘明也不是自己赞成这句话,只是记录了季文子的话里的话。
鲁成公到晋国,受了委屈,回到鲁国后,冒出跟出国交好的念头,以防邦国有不测。
谋臣季文子觉得不行,就劝止鲁成公,劝止时引用了一句“史佚”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接着说,楚国不是我们的“族人”。鲁成公也未必赞同史佚的这句话、季文子的这句话,只是打消了投靠楚国的念头。
季文子引用“族类”之后,只是单单抽出一个“族”字来论楚鲁关系,没有解释“族类”,更没有说“族类”就是“族”。按照古汉语的特点,一字一义,这样看来,史佚的本意:是我族、是我类,“其心”就“未必异”了。
季文子这个“族”字,也显然不是周天子的“大家族”,而只是鲁成公的“小家族”。跟现在的“民族”完全是两码事。
史佚的“族类”,按季文子的理解,好像是说“家族”;但史佚是跟周文王、武王、成王混的,他“族类”合用,更可能是“部族、周人、我们一伙儿的”这意思。
史佚擅长书法是肯定的,主要工作是用书法“纪瑞”。所以,即使史佚说过这句话,也未必很有科学性。


1楼2016-10-12 22: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