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依旧附属吧 关注:403贴子:20,988
  • 11回复贴,共1

(约个老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打翰林院开始着手修撰成嘉爷实录起就没消停过,里里外外都搬书运册的,有点儿官职都在筛选应当计入的文书,如何缩减又不失本真,何处该择段如实载入。毕竟要作为先帝一生记录流传后世,若是全数记入怕是不适宜,兴许有些该省的就应在这儿销毁,连翰林院的人都要当做没有这么份儿文书一般。可到底这儿是翰林院,每当如此不宜上报圣上却又吵得不可开交,各执一词时候自个儿才最没主意。)
(倒是院士体贴自己性子让自个儿那儿方便就搭把手,这才能不至于糟心至此。衍晟比自己来的还晚些,都是赫舍里氏所出,从跟阿哥说过话儿之后就难免对赫舍里氏多加留意,站在人身侧瞧了半天,看人儿好像顿了顿笔,只得道了句)
字,不错。
@赫舍里衍晟


1楼2016-10-09 23:08回复
    (翰林院上下如今都有差事忙,自己也多跟着看文书和当年留下的笔录一道筛选。都是精细的活儿誊抄不需要更多人,反倒是细枝末节都要人力一盯一反复斟酌。稍后不出错还得更多人在一起对照着。看他写的仔细确实也是上心的,新人暂时也不敢分得其他差事,除去南书房当值还是翻经阅典弥缺漏。)
    (听他谦辞跟着一笑)可衍晟的馆阁体是很正的,若是愿意,倒也可一同修撰。反倒是我写字道不出门路,只能瞧着同僚们忙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10 09:43
    回复
      2025-07-23 22:44: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熟能生巧的东西,都有同僚佐助也不会误事。毕竟彼此修撰的是成嘉爷实录,可以后要触及的典册也少不得,差办在学,早些接触也没得坏处不是?
      (其实也是觉得他字确实能拿的出给赵学士审阅,字写多了难免疏漏失手,多些人分摊反而能提起进度来,平日懒散这种事也万不能赶晚懈怠了。听他自称云回还愣了一下,满人里有兴致给小辈起字的不多,想也算缘分)
      云回,是你的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10 16:53
      回复
        (确是不同汉人依名取字,但也能看得出长辈对他的心意,或者说,倾注在他们这一代上哥几个的心思。自己虽不在吏部不能通晓到底赫舍里氏于朝廷贡献了多少心血,可单自个儿听过的名头的就好几位。或者说,状元郎,不就是他家同族兄弟,兴许还是同胞。不由唏嘘人丁兴旺族学有方。)
        相教不敢,毕竟也不如精修于此的同僚,若是有疑探讨倒是可以。再不济还可以不耻下问寻个明白人,这种差事到底还是人手多方便些。
        (能在翰林院当差的都口风严密得很,不怕又传出去的,越是分工明确才越好逐级掂量。)


        7楼2016-10-10 17:48
        回复
          (翰林院自己叫不出来由的太多,只是入了这个衙门也就都当着同样出身了,心里那些计较也不会挂在嘴上,一如先前儿世大人来翰林不就是过个水的事儿,到底有没有同样在这儿的谁都说不准。不过就是自己瞧见了就当着自己人对待,在翰林院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也不麻烦,瓜尔佳大人前儿聊起还说人手尚缺,我带你去同他说一声?


          9楼2016-10-10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