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吧 关注:15,647贴子:224,195

闲谝!今天谝谝咱太原市长耿彦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闲谝!今天谝谝咱太原市长耿彦波!!
2016-10-02 世界晋商网
来源:胡说胡又说微信公众号
作者介绍:本人姓胡,所以取号″胡说,胡又说″。本人为退休高级警官,现在某国企任高管。曾从事工人,农民,教师,编辑记者,刑警,企业管理等多个职业,还有冤狱432天的经历。一生坷坎,但活的乐观。

注:微信中所配原图无法下载。此图为本人另外从网络下载。


IP属地:山西1楼2016-10-03 12:01回复
    笔者今天也情不自禁的也凑个热闹,闲谝一下我眼中的耿彦波。
    时间追溯到22年前,也就是1995年。我当时在晋中市灵石县看守所真的体验生活。关在大墙内基本与世隔离。了解外面的世界靠听说。一段时间,听新进来的人犯和看守警察们都议论一件事,说灵石县城乡百姓都炸锅了,本县到任了一个疯子县长。
    这个疯子县长36岁,一到灵石就干岀让县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当时灵石县财政收入一亿多元,这个耿县长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拿岀五千万去修一处又破又烂的旧大院。山里人文化底,骂耿彦波的脏话恶毒入骨,诅咒的声音灵石铺天盖地。不仅如此,老耿又大拆了灵石县城,折腾的劲头几乎傻了一县人。


    IP属地:山西3楼2016-10-03 12:05
    回复
      几年过去了。王家大院修建成了原模样,灵石县城亮了眼。读懂了老耿的人多起来。还想在灵石写下新一篇蓝图的耿彦波接了调令,换防到榆次市做了书记。恶名还在晋中一带播放,榆次人街头巷议,”耿千万耿拆拆”从灵石杀过来了。
      有些灵石仗义之士仍不放过老耿,他临离开时,灵石城繁华中心之地天石城大门口摆放了三个大花圈为老耿送行。
      据说后来,当时给老耿送花圈的几个人,看到老耿创业的劳绩后羞愧难当,主动登门致歉,还和老耿成了朋友。


      IP属地:山西5楼2016-10-03 12:07
      回复
        又是几年以后,直到现在,灵石县百姓说起老耿来,那比亲爷爷还敬重。王家大院成了海内外闻名的旅游点,灵石的独特名片,每年净收入几千万。已经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许多人留言”五岳回来不看山,王家回来不看院”。文人墨客赞美大院的溢美之词更不在话下。
        说高瞻远瞩吧,生怕捧杀了老耿。当我们今天三晋大地挖煤挖到举步维艰时,省市县乡的官们大喊文化与旅游。人与人差不多,老耿就是比常人早看了20年,早干了20年。
        世间人与畜性的区分就是有了文化属性。人类有无形文化和有形文化。有形文化是历史最切实的佐证。中国建筑文化两瑰宝,南围楼北大院,这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老耿肚子里当然有货,他吃的很准。


        IP属地:山西6楼2016-10-03 12:08
        回复

          21世纪末吧,这个“疯子”把全城闹翻了天,几乎全城的大马路都开肠破肚。俗人大都是眼前好坏说长短。路不好便气不顺,气不顺血不畅,血不畅肝火旺。老耿在那时段被唾沫星子集合的池水险淹死,祖宗八代都被骂翻了。当一条条宽阔美丽的大道成形了,榆次城换上了靓装时,人们咽下了那口气,说老耿好的男女多起来了。老耿这时还耍了几招经营城市的好棋:榆太路修路花了八千万,老耿用市场运筹的办法卖商铺搞开发,修路钱搞定,还给财政净赚了四千万。


          IP属地:山西9楼2016-10-03 12:10
          回复

            老耿就是这么个好折腾的官。多少个身边好心人劝老耿见好就收,替他捏着一把汗。世间道理,多说话会说错话,多做事会做错事,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老耿说,逃得了一时骂,逃不了千秋骂。作为一个官员,你不干事,走了以后呢?


            IP属地:山西12楼2016-10-03 12:14
            收起回复
              榆次几年,老耿做了几件事,名声大震。毁誉也参半。品牌和马云一样,天使说马云是旷世奇才,魔鬼一面是假货大王。老耿造下三晋文化牌子,一面赚了民间的官家的非议。”耿工头,耿黄牛,耿拆拆,耿指倒…”。甚至有直接管老耿的官对他的行为不感兴趣。


              IP属地:山西13楼2016-10-03 12:15
              回复
                什么是宿命呢,就是老天爷给你铺好的路由不得自己选。既然使命了”耿拆拆”,清闲官做不成。大同,太原,因为”耿拆拆”,一个人搅翻了两座城。


                IP属地:山西15楼2016-10-03 12:16
                回复


                  2006年,耿彦波调太原市任常务副市长。一岀手就整修了迎泽大街,滨河路等大道。太原人初次有了几座立交桥。他甩开膀子正想在省城施展拳脚时,省里将老耿调大同市做了市长。
                  老耿到大同后成了国内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按说写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是官媒的差事。自媒体属于草根野大夫。笔者的素材也来自于报纸网络流言或道听途说。人物的千秋功罪时间会熬出短长。褒或贬老耿无动机。市面还有流传说老耿发了大财,闷声低调潜藏的高明。这个事本文忌讳,自然有纪检委去操心。


                  IP属地:山西16楼2016-10-03 12:17
                  回复

                    大同的拆可是差点惊动了全世界。大同是举世闻名的煤城,曾经辉煌,因煤光彩。如今因煤而累,因煤而霉。大同历史文化灿烂,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工商重镇,军事要冲。
                    到了大同,老耿发誓要找回这座城市的荣光。一个法国人到大同这样评价,这里有伟大的文化,却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岗石窟,有千百年遗存的有价值的古迹280多处。


                    IP属地:山西18楼2016-10-03 12:20
                    回复
                      老耿主导下,大同市启动了关乎几十万人的城市大动迁。恢复古城,建设御河新城。这个不普通的市长,感动了一座城市。


                      IP属地:山西19楼2016-10-03 12:20
                      收起回复
                        每天早晨擦黑,天刚亮,老耿就从家里岀来,不带随从,骑自行车或独自步行。见市长最多的是清洁工,小摊主。许多记者文人描写耿彦波,都会说到他的一双蒙着灰土的皮鞋,就象赵本山的那顶破帽子道具,细节勾勒一个人的德性。大同惠民小区几十户居民心疼老耿,每人出了点儿钱,给他买了双皮鞋。呵,真以为老耿不舍得花钱买呢。

                        耿彦波大同5年,梦想变成现实。他对”老祖宗创造的文化奉若神明”,一座古城已巍然耸立,他终于能”小心翼翼的匍匐在它的脚下”。大同见了兰天白云。一度时期,大同朋友们来太原自豪的夸张,比较大同的道路与气质,太原倒象座县城。老耿说自己是三分匠人,七分主人。这种情怀,这份投入,让”耿拆拆”品牌到了炉火纯青的顶级。


                        IP属地:山西20楼2016-10-03 12:21
                        回复
                          耿彦波回到了太原。调令还没生效,有人就送出消息,有的说火车站一带,有的说河西,见到”耿拆拆”用腿测量马路,脚踢路牙子,东眼西看的饥饿样子,像把偌大的太原想吃下去。老耿做了若干年的官,办公室的椅子总是凉的。现代智能社会人家用仪器电脑红外卫星规划布局,老耿却踏着他的那双破鞋几乎把每条建的路架的桥的地头每尺每寸踩遍温热。


                          IP属地:山西23楼2016-10-03 12:23
                          回复
                            于是太原人和大同人一样,用手中的自媒体把老耿捧成了大网红。有些人着急好官没人提拔干脆直接在网上提升老耿为”建设部副部长”。颂词赞诗还有的投资拍短片捧老耿,还有的艺术先生主动要给老耿弄作品雕活人。估计老耿想多活些年做事功,他最怕的是吹捧。


                            IP属地:山西25楼2016-10-03 12:25
                            回复
                              笔者也断无夸张塑造一个伟大之躯。但知道不敢说英雄创造历史,能说英雄能描写史诗。也知道地球和城市离了谁也能转动,但离开了未必能华丽转身。
                              本身志在向熟悉的世界介绍个真正的男人。老耿是不是官他值得人尊敬。一个男人身上聚合了几样金贵品质是罕见的。他钢铁般的意志,狂风暴雨坚韧不倒的毅力,经年累月日复一日苦辛熬煎。我望尘莫及。


                              IP属地:山西26楼2016-10-03 1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