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不要学竞赛
对大部分考生和家长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高考能上什么样的学校。竞赛与自主招生挂钩,作为相对来说最公平受众最广的选拔程序,自然会受到相当高度的重视。
但我在这里就先要泼一盆冷水。在弱省弱校学竞赛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江苏省曾经很强,但从08高考改革开始在大势所趋下逐渐衰落,生源质量大不如以前。用北大江苏招生组老师的话来说是“自废武功”。现在的江苏竞赛格局是南京,主要是南师附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就拿物理竞赛来说,省队13人中南师附中有5人,国一86人中南师附中有29人。全国决赛去年江苏仅3金,1人进入国集(这位同学是南师附中,连续三年物理省队,好像还有数学省队信息国一……)
我校算是很弱的学校,没有竞赛传统,学校没有教练,也不支持你搞,想学的只有靠自己,每年各科竞赛能拿到国一的最多一两人。所以如果你想凭竞赛进入理想的学校,你得慎重考虑,想好自己的定位,愿意付出多少。如果你只是怀着侥幸心理混个奖玩玩作为通向高校的捷径,我奉劝你打消这个念头,与其浪费这个精力不如好好弄高考。凭竞赛获得好一点的学校的自招资格已经很不容易了,然后还要经历竞争同样很激烈的自招考试。可以说在我们这样的学校竞赛的路子是不适合绝大多数人的。
竞赛绝对不是捷径,甚至会是比高考更加困难的道路。如果你对某一学科真爱,或者偏科极度严重,想选择纯竞赛的道路,你会需要早早地学完高中甚至大学的一些课程,要刷很多题,可以说是把高三的日子挪到高一高二就开始过。或许每个竞赛党都会梦想着拿到金牌保送北清,然后高三开开心心玩耍安度晚年,这固然美好,但背后需要的是比常人多得多的付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只能是梦了。值得庆幸的是,在现在的竞赛体系下,竞赛生会有很多次尝试的机会(包括竞赛正赛,夏令营,金秋营等),风险被大大分散了。对于真正优秀,学得很好的同学,不会说只因一次没考好就全盘皆输,总有机会步入北清。像楼主这样的虽然确实是没考好,但本质上还是没学好啊……所以就没办法了。
所以你现在问我鼓不鼓励学竞赛,我其实是不鼓励的。但你说想学竞赛,学竞赛好不好,我还是会说:好啊!
首先,竞赛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兴趣,锻炼思维,而它的功利性是次要的。虽然听说了竞赛能保送这种事情谁都会激动一下,但从一开始就想着非拿金牌非进国家队不可的我想也不会有几个人……
对学有余力,课余有些空闲时间的人,与其把时间花在打游戏谈恋爱之类的事上,学学竞赛玩玩也好啊,陶冶情操,说不定一不小心就爱上了呢。毕竟……
如果学着学着觉得好玩,兴趣来了,那自然就可以考虑继续学下去,甚至定一些目标了。然后学着学着就省一了,就省队了,就保送了什么的……(活在梦里)
很多人竞赛的初衷是为了升学,但学习竞赛赖以生存的动力是兴趣。学新知识时的好奇,做题时看到精彩的解法而惊艳,或是一个绝妙的想法strike的喜悦,这些点点滴滴的乐趣给我们带来了满足感,推动着我们愿意为了一门常人觉得枯燥得不能再枯燥的学科而长时间钻研,不是为了保送加分,这是爱啊。
其实不止是竞赛,做什么不都是依靠兴趣的吗?前些日子沈惠祥副校长讲话的时候说兴趣没那么重要,我是不服气的,因为我的学习完全就是兴趣导向型的啊。或许兴趣确实不是一切,但我认为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拼搏一定是值得的。
所以综上,我的意见是如果你本身对这一学科兴趣不大,学习能力不是特别突出,不建议跟风学竞赛;如果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走竞赛的道路未尝不可;如果你课内成绩还不错,又不想没日没夜地刷题拼命,目标没有定在省队及以上的高度,那么只把竞赛作为课余的兴趣,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也是很好的。高一的同学们可以开始学了试试,看看感觉如何再做决定;高二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态、定位也该弄清楚一点了,不要迷迷糊糊地一年又过去了再后悔……我感觉高二是过得特别快。有的同学可能会问高一没学竞赛高二才开始来得及吗,我想说如果你有想法有目标愿意好好学是完全来得及的。总之,选定了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就不要再患得患失优柔寡断,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倾注自己的热情,just enjoy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