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2,122贴子:476,930

说说汤和汤鼎臣,顺便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汤和字鼎臣,按元末普通人家的一般情况,他最初可应该不叫这个名字。据黄金的《明开国功臣传》记载:汤和的曾祖父名五一、祖父名六一、父亲名七一,按照此命名的顺序,汤和最初的名字可能叫八一。一家人的名字颇有“节日气氛”。汤和的名及字可能是后来屡遭挫折之后改的。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9-26 18:13回复
    后来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因为加入时间早,所以在后来的朱元璋集团里资历非常深。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动机之一是有个故人写信给他,劝他投靠,此人可能就是汤和。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9-26 18:37
    收起回复
      2025-07-13 10:14:50
      广告
      从夺取和州的过程看,郭子兴红巾军里两大集团区别明显。双方都想削弱对方的实力,让对方先与元军厮杀而自己坐收渔利,前军的统帅张天佑和扮作使者的赵继祖后来都死于非命,且都与朱元璋有关。虽然耿部战败,张部顺势拿下了和州城,但是朱元璋很快带领人马赶到。可能在权衡利弊后,朱元璋部得以入城。朱元璋被郭子兴授以“总兵”的重任。管理和州的事务。当时朱元璋羽翼虽然逐渐丰满,但是毕竟资历浅,很多老人并不服他,汤和这时第一个表示拥护朱的领导。这件事也成为明代史家在写汤和的事迹时候,经常提到的一笔。汤和这一行为虽然并不收效于目前,但是对以后的发展无疑大有益处。以汤和的军功而论,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加成”。并不可能成为开国侯爵第一的中山侯。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9-26 21:10
      收起回复
        信国公备海应该是最出名的吧,毕竟跟海禁有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26 21:11
        回复
          好呀。大家多讨论


          IP属地:天津11楼2016-09-26 21:24
          回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和逐渐从核心集体中一员逐渐被边缘化,从作用上来说已经和镇守长兴的耿炳文、镇守江阴的吴桢兄弟差不多了,从1357—1367年这十年间汤和履历平平,于是他难免怨望。在某次喝醉酒后他说自己身处常州,这里如同屋脊可东可西,这番言论传到了朱元璋,汤和受到严厉训斥。这件事朱一直耿耿于怀,以致多年后还将此事刻在给汤和的铁券上。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9-27 10:36
            收起回复
              随着浙东和福建的平定,汤和也结束了自己第一次主帅的历程。按照原计划,在平定浙东和福建后,明军会以水路进取广州、并最终会合由湖广进攻广西的杨璟黄彬部,底定两广。同时,因为北伐已经展开,需要有人督造船只,负责北征部队的后勤工作。所以,明廷内部做出人事调整,以汤和负责北征的后勤工作,原本身为征南副将军的廖永忠取代汤和成为征南将军,负责对两广的战事。从这调整看,身为最高主帅的朱元璋似乎对汤和征南将军的工作表现不太满意。下面我们从公私两方面分析这一阶段的南征战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10-01 00:50
              回复
                从时间上看,南征比北伐开始的时间要早,但是受重视程度有明显差别。北伐的主帅是任征虏大将军,武将之首的徐达,副将是与徐达长期搭档的常遇春。由徐达统一指挥北征各部。征南方面,征南将军不只一个。如上述进攻福建的两路大军,陆路的胡廷瑞、水路的汤和都是平南将军,整个南征并无一个统一的主帅。另外,从南征北伐各自的部队构成看,北伐投入了虎贲天策在内的大多数亲军卫。而南征则都是就近征调的卫所,如朱亮祖进攻浙东方国珍,所带的部队为“衢州金华等卫马步舟师”。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10-01 01:14
                回复
                  2025-07-13 10:08:50
                  广告
                  征南的作战虽然在重要性,人选的选择、军队的组成上弱于北伐。但也体现出朱元璋的一些考虑和明勋贵集团的分野。南征作战在将领的选择上对当地的熟悉程度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如胡廷瑞为征南将军率陆师进取福建,就是因为他之前在陈友谅手下时在闽地作过战。后来李文忠入闽平乱。也是因为闽人服其威信。从南征高级将领的构成看。明官方区别新旧勋贵的“从军”和“归附”这两类人几乎旗鼓相当。如从军勋贵里的汤和吴桢周德兴何文辉、归附勋贵的胡廷瑞杨璟朱亮祖廖永忠。从重要性上看归附的勋贵作用更大。以我个人感觉,南征是归附的勋贵在征战地位上的巅峰。胡廷瑞廖永忠都任征南将军。四年后的平蜀战役,虽然功劳傅一廖次,归附群体再次大放异彩,但主帅是征西将军汤和。廖永忠为右副将军,地位尚不及左副将军的陈德。自南征以后,对归附的勋贵打击成为了明初血洗功臣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最终形成了从军勋旧独大的局面。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6-10-01 01:50
                  回复
                    汤和以及徐达算是功臣下场最好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10-01 01:52
                    回复
                      所以这和五代十国有什么关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10-01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