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吧 关注:50,923贴子:656,800
藻井,即建筑天花上的陷入式覆斗结构,其最早的形制资料出大约自东汉时期(文字资料似乎同期?),即我们常说的“斗四藻井”/“套方藻井”,一般施用在建筑结顶部位下方。这一做法的典型代表见于打虎亭汉墓彩画及郪江崖墓石刻。
打虎亭汉墓彩画

细节

郪江崖墓石刻中套方藻井的使用



而这一母题同时也广泛出现在中亚地区及临近的西北印度/巴基斯坦和西藏等地,在印度相关的建筑史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起源于中亚小开间柱网平顶建筑封顶方式的结构。
Lakshana Devi Temple at Bharmaur 7th-8th century. 克什米尔地区,木结构

Vaidyanatha Templ, Baijnath, 13th century. 克什米尔地区,石仿木结构

现代中亚(新疆)民居

由于东亚地区最早资料出现也是在丝绸之路打通之后,所以确实无法否认该结构起源于中亚的可能性,就像我们也无法否认最早的“殿阁建筑”就是模拟这种中亚平顶建筑并上加坡顶的产物的可能性一样。
东汉晚期-隋唐随着佛教的传入及跨中亚交流的深入,这一结构持续兴盛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石窟寺建筑中,其中相当部分依然可能体现了延续自东汉末的现实建筑结构。




IP属地:江苏1楼2016-09-24 15:04回复
    说一下个人看法:
    先唐时期的所谓套枋藻井,实际上在天花装饰中呈现泛滥状,偶有集中式构图不过是建筑空间自身限制所致(禄顶狭小只能摆开一件),而且后来它也断代了。从类型学角度分析恐怕和辽宋以来的藻井不是同一个东西。从南北朝石窟建筑看,越往后期,此物用法越倾向于井口天花/平闇。最终断代,也可以用“过于累赘而被平闇替代”解释。
    至于所谓阳马帐杆式,则可以清晰的看出其帷幄意味。帷幄、帐台、堂陛、金台系列产品作为中国朝仪陈设的特殊空间分划工具,具有重要文化意义。而家具陈设如果对于仪典具有重要意义,很自然的会倾向于常设化,甚至脱离家具与建筑装修融合。这恐怕才是功能和类型上藻井的正源。同时,藻井作为与天花一体化的帷幄顶棚,一出来就是阳马帐杆式,正合乎文化背景(日本高御座使用的帐台,是八边形平面的,正与斗八藻井平面形式对应,偶然乎?)。这个过程恐怕就发生在隋唐之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24 16:12
    收起回复
      我拍的窦大夫献殿藻井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25 14:01
      收起回复
        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9-26 10:58
        回复
          学生党到这里学习学习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2-08 22:28
          回复
            可惜了智化寺的藻井,现在智化殿里是个三合板挡住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09 15:51
            回复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看着很激动呢。


              IP属地:陕西13楼2017-07-31 10:59
              回复
                感动!谢谢楼主!


                IP属地:四川14楼2017-09-27 23:28
                回复
                  很有意思,有更多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3-17 19:58
                  回复
                    可以认识下吗


                    IP属地:湖北17楼2018-04-08 15:09
                    回复
                      打虎亭壁画太牛叉了,画工和色彩太穿越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4-10 16:59
                      回复

                        金代(1190年)石构无梁殿中的八角藻井,藻井上绘有一千尊小佛像。


                        IP属地:广东19楼2018-04-10 22:52
                        回复
                          大佬你的文章可以转载吗?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8-05-27 15:08
                          收起回复
                            妙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5-27 23:24
                            回复
                              藻井早期在中式厅堂建筑上完全没有任何机构必要,崖墓和画像石墓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西亚到印度那种累石叠压结构的需要,宋以前 藻井还是比较突兀的在大殿里,像一顶帷帐。很多人去印度都看到了类似斗拱、曲线斗拱的石刻斗拱,但问题是印度的斗拱是自己发明的还是中亚传播过去的


                              IP属地:上海22楼2019-03-21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