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辆公路车,第一辆是初中时代,20多年前了,回不去的记忆......那时没有什么车架、什么角度数值的概念,此车之前就一直是折叠。前拨技师当时调整了半天未调好,也未装垫片,回来自己捯饬了一天,期间还回了趟车店,网上查阅资料无数,本指望技师帮忙调校好,但他们说大盘和大飞本就不允许一起使用......要来支撑螺丝垫片才自己捯饬好,终于22速完美了。在这分享给大家,希望共同探讨,少走弯路。
垫片↓

前拨有4个档位,包括所谓半档。对应着向内推刹把时的顺序,小盘(放到底)为第一个档位间距较小,第二个间距较大,第三个大,第四个小(这是我调试后的实际间距)。暂且把档分为1、2、3、4。链条位于小盘时用1、2档。链条位于大盘时用3、4档。当使用小盘小飞时,链条可能会摩擦前拨外导板,这时可以由1挡进2挡,反之小盘大飞时,摩擦内导板,由2档退至1档。当使用大盘小飞时,链条可能会摩擦前拨外导板,由3挡升到4挡,大盘大飞,摩擦内导板,由4档降至3档。
注:这里的安装很重要,建议仔细阅读!
首先安装前拨及链条,先不用安装前拨变速线,这里应先安装调整好后拨(官方前拨安装手册地址:http://si.shimano.com/php/download.php?file=pdf/dm/DM-FD0002-05-CHI.pdf)。安装时注意,一个是注意前拨的安装角度(拨片与大盘的角度),尽可能契合,即外拨片与每个大盘齿片间距相等。(下图)

上图红圈内,大盘各齿与前拨外拨片间距调整至间距相同,使前拨与大盘弧度契合(这是借的安装手册中的图)。车架的前拨固定鼻可能会有角度不佳,我是用易拉罐皮做的垫片修正角度的,前拨角度修正垫片某宝有软妹币60,不值、要等,咱性子急。此时将外拨片与大盘每个齿间距调整为1~3mm之间。
某宝出售的前拨角度修正垫片,追求完美的可以去找,
但要注意它是有角度的,需要相应角度↓

下图红圈处为自制易拉罐垫片↓

再是上面提到的支撑螺丝垫片,最好是安装上,保护坐管哦。支撑螺丝的作用是调节前拨片后方的收进去的位置与大盘的夹角,调节外拨片与大盘的角度,与低位限位螺丝配合,使外拨片与大盘齿片同一平面,及固定前拨(不宜受点外力就歪了),本车坐管是内弧型,将弧形垫片反过来用即可,但不要用双面胶在背面全部固定,不然会打滑(教训,清理起来很麻烦)。调整支撑螺丝及低位限位螺丝使外拨片与大盘齿同一水平面,检查外拨片与大盘齿间距(1~3mm)


按照下面步骤调整↓




调整好后穿线(不要放松低位限位螺丝),将前变速线上的微调螺丝(一般位于车把处)放至最松,然后上紧2至3圈,将前手变完全放松,多按几下,按下图提示以2公斤拉力固定变速线(锁紧力矩7Nm),有拉线钳最好,用钳子也可以,别夹太用力(也没必要不敢用力,线没那么较贵)。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五通处的前拨变速线固定穿线鼻位置有问题,与前拨拉杆的角度不对,造成半档2档位拉不动(仅拉紧了变速线而已),前拨2档根本没有实际行程(调整转换器也无法解决),我是改变前拨压线方式,从而改变角度,但这样也有坏处,因为没有使用垫圈找平,会毁坏变速线(教训,将来再换线了),建议此处底部垫弹簧垫圈(先将垫圈掰平)找平,或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大家指教。
前拨变速线固定穿线鼻 ↓

改变角度后的前拨压线位置↓

转换器↓

压紧变速线时按下面方法锁紧


将链条变到最大飞轮,链条挂在小盘上。调整低位限位螺丝,调整至前拨内导板尽量接近链条而基本不摩擦(0至0.5mm)。变到最小飞,此时链条会摩擦外拨片,拨动左手变,上2档(半档),此时多数是不摩擦链条,若摩擦外拨片,调整变速线微调旋钮(车把变速管线处)。↓

前拨手变拨至4档(最外挡),挂大盘。后拨位于最小飞。调整高位限位螺钉,使外导板与链条尽量接近(0.5~1mm),高低限位螺丝调好后一般不再动(此处调节要注意前拨外侧导板与曲柄间隙,如出现摩擦,说明前面安装未安装合规)。

将后拨变为最大飞轮,链条挂大盘,前拨降一档,即变为3挡,观察、调整变速线微调旋钮(车把变速管线处),使前拨内导板与链条间距为0~0.5mm

测试各档位,是否配合正常,有异常重复相关步骤、动作。至22速各档位完美。
注意事项,小盘+小飞有时多少会摩擦,但内导板有塑料防滑护板,只要几乎没有改变链条与小飞的夹角,摩擦不严重就不必在意。重点在于初期的安装(安装的越标准规范,后面的调整越简单),及大盘+大飞、大盘+小飞的变速线调整,这里要注意间距的协调。
垫片↓

前拨有4个档位,包括所谓半档。对应着向内推刹把时的顺序,小盘(放到底)为第一个档位间距较小,第二个间距较大,第三个大,第四个小(这是我调试后的实际间距)。暂且把档分为1、2、3、4。链条位于小盘时用1、2档。链条位于大盘时用3、4档。当使用小盘小飞时,链条可能会摩擦前拨外导板,这时可以由1挡进2挡,反之小盘大飞时,摩擦内导板,由2档退至1档。当使用大盘小飞时,链条可能会摩擦前拨外导板,由3挡升到4挡,大盘大飞,摩擦内导板,由4档降至3档。
注:这里的安装很重要,建议仔细阅读!
首先安装前拨及链条,先不用安装前拨变速线,这里应先安装调整好后拨(官方前拨安装手册地址:http://si.shimano.com/php/download.php?file=pdf/dm/DM-FD0002-05-CHI.pdf)。安装时注意,一个是注意前拨的安装角度(拨片与大盘的角度),尽可能契合,即外拨片与每个大盘齿片间距相等。(下图)

上图红圈内,大盘各齿与前拨外拨片间距调整至间距相同,使前拨与大盘弧度契合(这是借的安装手册中的图)。车架的前拨固定鼻可能会有角度不佳,我是用易拉罐皮做的垫片修正角度的,前拨角度修正垫片某宝有软妹币60,不值、要等,咱性子急。此时将外拨片与大盘每个齿间距调整为1~3mm之间。
某宝出售的前拨角度修正垫片,追求完美的可以去找,
但要注意它是有角度的,需要相应角度↓

下图红圈处为自制易拉罐垫片↓

再是上面提到的支撑螺丝垫片,最好是安装上,保护坐管哦。支撑螺丝的作用是调节前拨片后方的收进去的位置与大盘的夹角,调节外拨片与大盘的角度,与低位限位螺丝配合,使外拨片与大盘齿片同一平面,及固定前拨(不宜受点外力就歪了),本车坐管是内弧型,将弧形垫片反过来用即可,但不要用双面胶在背面全部固定,不然会打滑(教训,清理起来很麻烦)。调整支撑螺丝及低位限位螺丝使外拨片与大盘齿同一水平面,检查外拨片与大盘齿间距(1~3mm)


按照下面步骤调整↓




调整好后穿线(不要放松低位限位螺丝),将前变速线上的微调螺丝(一般位于车把处)放至最松,然后上紧2至3圈,将前手变完全放松,多按几下,按下图提示以2公斤拉力固定变速线(锁紧力矩7Nm),有拉线钳最好,用钳子也可以,别夹太用力(也没必要不敢用力,线没那么较贵)。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五通处的前拨变速线固定穿线鼻位置有问题,与前拨拉杆的角度不对,造成半档2档位拉不动(仅拉紧了变速线而已),前拨2档根本没有实际行程(调整转换器也无法解决),我是改变前拨压线方式,从而改变角度,但这样也有坏处,因为没有使用垫圈找平,会毁坏变速线(教训,将来再换线了),建议此处底部垫弹簧垫圈(先将垫圈掰平)找平,或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大家指教。
前拨变速线固定穿线鼻 ↓

改变角度后的前拨压线位置↓

转换器↓

压紧变速线时按下面方法锁紧


将链条变到最大飞轮,链条挂在小盘上。调整低位限位螺丝,调整至前拨内导板尽量接近链条而基本不摩擦(0至0.5mm)。变到最小飞,此时链条会摩擦外拨片,拨动左手变,上2档(半档),此时多数是不摩擦链条,若摩擦外拨片,调整变速线微调旋钮(车把变速管线处)。↓

前拨手变拨至4档(最外挡),挂大盘。后拨位于最小飞。调整高位限位螺钉,使外导板与链条尽量接近(0.5~1mm),高低限位螺丝调好后一般不再动(此处调节要注意前拨外侧导板与曲柄间隙,如出现摩擦,说明前面安装未安装合规)。

将后拨变为最大飞轮,链条挂大盘,前拨降一档,即变为3挡,观察、调整变速线微调旋钮(车把变速管线处),使前拨内导板与链条间距为0~0.5mm

测试各档位,是否配合正常,有异常重复相关步骤、动作。至22速各档位完美。
注意事项,小盘+小飞有时多少会摩擦,但内导板有塑料防滑护板,只要几乎没有改变链条与小飞的夹角,摩擦不严重就不必在意。重点在于初期的安装(安装的越标准规范,后面的调整越简单),及大盘+大飞、大盘+小飞的变速线调整,这里要注意间距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