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当千年一代不如婚姻殿堂,他们的家庭结构超乎想象……
看到这张图,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不是很温馨,一个繁荣的大家庭。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张图片代表的含义是,十年后,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10个老人,你是会觉得恐惧,还是温馨呢?
十年之后,养老负担怎么可能这么重?不过十年时间而已。
那么我们来仔细算一算,这样的一张图到底是怎么了来的。
这对年轻夫妇是谁?
十年之后,也就是2026年,按照我国目前标准,男子满22周岁,女子满20周岁就可以结婚,这也就意味着2004年以前出生的男孩,2006年以前出生的女孩,到2026都可以结婚了。
虽然现代人晚婚晚育比较多,这样的数据依然意味着千禧年前后出生的孩子们,在十年后将逐渐步入结婚生育的高峰。
而他们构成了上图中的年轻夫妇,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成为十年后家庭结构中的2+1。
10个老人来源哪里?
当然,千禧一代的爸爸妈妈,大多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在十年后,他们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甚至年纪会更大,对于小两口而言,父母辈的老人是四个。
而千禧一代的爷爷奶奶,大多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在十年后,他们基本上都在70岁以上,而当前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77.7岁,因此对于小两口而言,祖父母辈的老人极有可能是8个,减少的可能比较少,毕竟人是越来越健康长寿的。
于是,十年后新的家庭结构诞生了,这个结构就是8421家庭结构,而这种家庭结构所折射的却是当前中国社会急需面对的养老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十年之后,中国将会替代日本,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咱们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会超过总人数的30%,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的人开始正式步入老年。
毋庸置疑,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让我们彼此心知肚明,我们是没办法完全寄希望于通过政府福利来解决养老问题的,而当我们谈到养老问题时,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又是什么呢?
养老问题,最终还是落在了钱字上,因此对于养老金规划,我们必须提早准备。
那么养老资金到底该如何规划呢?
养老资金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年轻时的资金积累,第二、养老保险的发放。
第二项要跟随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具体的社保情况而来,因此我们能够提前准备的就是第一个方面——年轻时积累的养老资金。
除了传统的储蓄方式外,当前已经有很多新颖的养老金融产品可以供我们选择,尤其是具有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很适合用作养老资金的积累。
那么还有那些方式值得考虑呢?
一、 适当的商业保险养老: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养老险产品主要有传统型、分红型和万能型三种,不同类型利率各不相同,投资风险不同,这种养老模式在香港较多。购买养老保险,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资金安全,其次是保值、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最后考虑的才是增值收益。
二、 合理政策下以房养老:
虽然我国以房养老政策推行两年,参加人数不足100人,但是该政策在国外普及率却较高,例如美国通过以房养老,结合抵押贷款等金融工具推动私人资本进入到养老社区领域。而目前我国有些城市已经退出专门的养老楼盘,只要国家政策设置合理,以房养老也不失为很好的养老方式。
在养老资金准备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未来的老年生活将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来渡过,比如养老社区、养老护理等,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而如何优雅地老去,拥有更好的老年生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看到这张图,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不是很温馨,一个繁荣的大家庭。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张图片代表的含义是,十年后,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10个老人,你是会觉得恐惧,还是温馨呢?
十年之后,养老负担怎么可能这么重?不过十年时间而已。
那么我们来仔细算一算,这样的一张图到底是怎么了来的。
这对年轻夫妇是谁?
十年之后,也就是2026年,按照我国目前标准,男子满22周岁,女子满20周岁就可以结婚,这也就意味着2004年以前出生的男孩,2006年以前出生的女孩,到2026都可以结婚了。
虽然现代人晚婚晚育比较多,这样的数据依然意味着千禧年前后出生的孩子们,在十年后将逐渐步入结婚生育的高峰。
而他们构成了上图中的年轻夫妇,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成为十年后家庭结构中的2+1。
10个老人来源哪里?
当然,千禧一代的爸爸妈妈,大多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在十年后,他们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甚至年纪会更大,对于小两口而言,父母辈的老人是四个。
而千禧一代的爷爷奶奶,大多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在十年后,他们基本上都在70岁以上,而当前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77.7岁,因此对于小两口而言,祖父母辈的老人极有可能是8个,减少的可能比较少,毕竟人是越来越健康长寿的。
于是,十年后新的家庭结构诞生了,这个结构就是8421家庭结构,而这种家庭结构所折射的却是当前中国社会急需面对的养老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十年之后,中国将会替代日本,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咱们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会超过总人数的30%,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的人开始正式步入老年。
毋庸置疑,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让我们彼此心知肚明,我们是没办法完全寄希望于通过政府福利来解决养老问题的,而当我们谈到养老问题时,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又是什么呢?
养老问题,最终还是落在了钱字上,因此对于养老金规划,我们必须提早准备。
那么养老资金到底该如何规划呢?
养老资金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年轻时的资金积累,第二、养老保险的发放。
第二项要跟随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具体的社保情况而来,因此我们能够提前准备的就是第一个方面——年轻时积累的养老资金。
除了传统的储蓄方式外,当前已经有很多新颖的养老金融产品可以供我们选择,尤其是具有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很适合用作养老资金的积累。
那么还有那些方式值得考虑呢?
一、 适当的商业保险养老: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养老险产品主要有传统型、分红型和万能型三种,不同类型利率各不相同,投资风险不同,这种养老模式在香港较多。购买养老保险,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资金安全,其次是保值、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最后考虑的才是增值收益。
二、 合理政策下以房养老:
虽然我国以房养老政策推行两年,参加人数不足100人,但是该政策在国外普及率却较高,例如美国通过以房养老,结合抵押贷款等金融工具推动私人资本进入到养老社区领域。而目前我国有些城市已经退出专门的养老楼盘,只要国家政策设置合理,以房养老也不失为很好的养老方式。
在养老资金准备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未来的老年生活将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来渡过,比如养老社区、养老护理等,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而如何优雅地老去,拥有更好的老年生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