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设置的目的之一就是方便人们出行,但是这些高铁站如此命名却失去了站名最基本的辨识作用。很多乘客上车前熟知目的地名称,下车后才发现实际到达地点如此陌生。并且有些高铁站基础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以至于乘客下车后更是不知所措。
说不清道不明的站名
被民众诟病最多的当属三明北站。三明北站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站点距离三明市区约30公里,为此,南方周末致电三明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解释坐落在沙县的高铁站之所以命名为三明北站是因为这样命名可按照国家一级站场标准设计,站房建筑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如果改成沙县站,那就只能按照县一级火车站的标准建设,站房建筑总面积不能超过6000平方米。
吊诡的是,南方周末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发现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参与起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轨道研究专家黎家戎直言,站场是依据客流量、到发线、停靠列车数量来设置,一个站点的站场设置等级和规模大小不会因为高铁站命名而更改,更不可能以较高行政区域命名就能提升站场规格。
当南方周末第二次致电三明市铁路建设办公室询问三明北站站场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显然对这一问题有些抵触,“我不清楚你采访的是什么样的专家,三明北站就是这样设置的。”
“原则上来说,一个高铁站的命名应该是铁路修建部门和当地政府协商的结果,现在几乎是上级部门直接命名。”原铁道部铁科院研究员臧其吉说。
对此,沙县政府也表示落户在沙县的高铁站命名为三明北站“让人感到憋屈”。
沙县政府一工作人员说,沙县小吃是让沙县人民引以为傲的地方特色,遍布中国大小城市。如果能以“沙县站”命名高铁站,经过沙县的外地乘客看见“沙县”二字也许会慕名下车品尝最地道的沙县小吃。再者,旧的沙县站已经停运,目前沙县境内没有能体现沙县标识的火车站,高铁站命名为“沙县站”合情合理。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下级只能服从上级的安排!”该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颇有无奈。沙县政府门户网的县长邮箱里,曾经收到很多沙县人民发来的邮件,表达了希望县政府可以争取让三明北站改为“沙县站”的愿望。
可是,邮件收到了一堆,站名仍旧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