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歌词很激烈,用在郑成功身上十分合适,毕竟郑成功奋斗一生又英年早逝。用在康熙则有点过于激烈了。想当年我初听此歌并不怎么喜欢,就因为以为是唱康熙,觉得歌词有点矫情加莫名其妙。待听说可能是郑成功,重品之下顷刻爱上。。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主角对江山的热爱。康熙郑成功都说得过去。
“珍惜上天赐予我金色的华年”-》似乎意味歌词主角建功立业的时间不长。郑成功活到38岁,很合适。康熙就不是那么搭。他老人家在位时间就好几十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体现歌词主角身处逆境且不屈服。这话说康熙就有点矫情了。说郑成功则无问题。
“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这句颇妙。如果是说郑成功的话,一方当为满清,一方为郑成功。前一句虽言善恶,后一句却又模糊了善恶,很有意味的一句。说康熙似乎也通。像是说满朝文武有善有恶,为帝者不能简单一刀切,当善恶皆用。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这可能是最明显的一句。如果是说郑成功,前句“铁蹄”显然形容清军骑兵。而后句如果不看“日月”二字,只看“站”,“风口浪尖”,“紧握“,”旋转”等词,分明是刻画古代舵手暴风雨中直立操舵行船的姿势。与郑家水师非常贴合。而日月合为明,“风口浪尖”也可见局势险恶,“站”,“紧握”还展现出主角的坚持。两句连在一起即是郑成功眼见清兵入关山河沦陷,率领水师苦守明朝正统。说康熙的话,前句勉强只能理解成是说康熙的军事成功。可是句首的一个“看”字却会给人一种不搭感。何况踏遍河山说康熙也有点过了。说成吉思汗或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没问题。康熙一辈子也就在边境打过几仗,远远谈不上踏遍。更何况前一句铁蹄还是骑兵,怎么后一句就跑出浪了?
愿烟火人间\血淹没人间,安得太平美满-》若按血淹没人间,当是郑成功悲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问世间何时能得太平美满。要是按愿烟火人间,康熙就更恰当些。郑成功还没混到这个份上。
真想再活五百年-》主题,叹郑成功英年早逝,或是想康熙长命百岁更久地守护江山。说起来五百年就到今天了,要是康熙郑成功活到八国联军甲午战争的时候不知是不是也会丧权辱国?我个人觉得也很悬啊。。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主角对江山的热爱。康熙郑成功都说得过去。
“珍惜上天赐予我金色的华年”-》似乎意味歌词主角建功立业的时间不长。郑成功活到38岁,很合适。康熙就不是那么搭。他老人家在位时间就好几十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体现歌词主角身处逆境且不屈服。这话说康熙就有点矫情了。说郑成功则无问题。
“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这句颇妙。如果是说郑成功的话,一方当为满清,一方为郑成功。前一句虽言善恶,后一句却又模糊了善恶,很有意味的一句。说康熙似乎也通。像是说满朝文武有善有恶,为帝者不能简单一刀切,当善恶皆用。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这可能是最明显的一句。如果是说郑成功,前句“铁蹄”显然形容清军骑兵。而后句如果不看“日月”二字,只看“站”,“风口浪尖”,“紧握“,”旋转”等词,分明是刻画古代舵手暴风雨中直立操舵行船的姿势。与郑家水师非常贴合。而日月合为明,“风口浪尖”也可见局势险恶,“站”,“紧握”还展现出主角的坚持。两句连在一起即是郑成功眼见清兵入关山河沦陷,率领水师苦守明朝正统。说康熙的话,前句勉强只能理解成是说康熙的军事成功。可是句首的一个“看”字却会给人一种不搭感。何况踏遍河山说康熙也有点过了。说成吉思汗或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没问题。康熙一辈子也就在边境打过几仗,远远谈不上踏遍。更何况前一句铁蹄还是骑兵,怎么后一句就跑出浪了?
愿烟火人间\血淹没人间,安得太平美满-》若按血淹没人间,当是郑成功悲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问世间何时能得太平美满。要是按愿烟火人间,康熙就更恰当些。郑成功还没混到这个份上。
真想再活五百年-》主题,叹郑成功英年早逝,或是想康熙长命百岁更久地守护江山。说起来五百年就到今天了,要是康熙郑成功活到八国联军甲午战争的时候不知是不是也会丧权辱国?我个人觉得也很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