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吧 关注:199,155贴子:5,902,495

回复:盘点2016年下半年关于华侨大学值得期待的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帖子有内涵


1472楼2020-12-04 11:36
回复
    省学位办审核HQU5个博士点应该是都通过往上推了。福建工程学院申博被毙了


    IP属地:福建1473楼2020-12-04 23:47
    收起回复
      福州大学2020年“国际青年学者云论坛”
      申请条件
      以下四条满足其一:
      1.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并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的优秀青年学者。
      2.国家“四青人才”或申报“四青人才”项目进入会评者。
      3.符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
      4.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各类人才待遇
       1.国家“四青人才”人才项目
        (1)国家配套: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2)省级配套: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者(海外项目),给予100万元生活补贴(免税)和100万元工作经费。认定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者可获得安家补助25-200万元。
        (3)学校配套:
       ■ 岗位:聘任到正高岗位,并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
       ■ 薪酬:年薪不少于60万元。
       ■ 过渡房(或租房补助)、安家补贴:150万元。
       ■ 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300-500万元、人文社科50万元(含国家、福建省配套)。
       ■ 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就学。
       ■ 若进入国家级高层次青年引进人才项目答辩但未入选者,可聘任为福州大学特聘研究员(正高级职称),年薪不少于45万元、过渡房(或租房补助)、安家补贴120万元。
       2.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
        (1)省级配套:按福建省相关政策执行。
        (2)学校配套:
       ■ 岗位:直聘正高岗位。
       ■ 薪酬:岗位奖金18万元/年,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 过渡房(或租房补助)、安家补贴:100万元。
       ■ 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80~100万元、人文社科30万元。
       ■ 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就学。
       3.福州大学“旗山学者”海外项目
        (1)学校配套:
       ■ 薪酬:岗位奖金10万元/年,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 过渡房(或租房补助)、安家补贴:40万元。
       ■ 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3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
        符合《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引进到我省工作的人才,同时享受福建省提供:①生活津贴:2000元/人月,连续发放5年;②住房补助:博士每人共14万元;正高职称人员每人18万元,每年发放一次,分五年发放。


      IP属地:福建1474楼2020-12-05 13:41
      收起回复
        福建共有8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分别为厦门大学(26名)、福州大学(52名)、福建医科大学(131名)、福建农林大学(141名)、福建师范大学(148名)、华侨大学(152名)、福建中医药大学(274名)、闽江学院(312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6楼2020-12-09 23:15
        收起回复


          IP属地:内蒙古1479楼2020-12-22 20:07
          回复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2020-12-22 08:17:38 来源:泉州网21日,北京大学与泉州探索共建的两大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创新平台——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分别在泉州师范学院和安溪正式成立,并进行共建签约。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北大与泉州共建文化遗产研究平台
            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同日成立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21日,北京大学与泉州探索共建的两大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创新平台——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分别在泉州师范学院和安溪正式成立,并进行共建签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表示,两个机构的重点任务都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这将有助于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
            □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林伟荦 苏志明/文 林劲峰 刘伯怡/图
            共同推动文化遗产学研究
            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合作共建。
            研究院成立后,将以继续深化“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研究为主线,以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为视角,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推进协同攻关,打造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考古发掘、文物展示、智库服务”五位一体的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创新平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泉州历史文化及区域优势,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科及人才优势,助力“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发掘、保护、诠释及传播泉州优秀文化遗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担任研究院院长。他表示,中国是文明古国,通过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经由丝绸之路的沟通联系,宋元泉州已经是外向型城市。认真梳理我国古代国际交往的历史,寻找与文化交流有关的遗产作为古代各国交流的物证,也是为“一带一路”倡议奠定学术基础。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以研究院成立为契机,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遗产科研工作,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泉州的文化遗产,弘扬遗产价值,推动传承传播,是研究院今后的任务,也表明研究院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为冶铁遗址考古提供支撑
            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泉州文化遗产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考古团队驻扎安溪,开展相关冶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成立后,将结合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保护展示和安溪文化遗产研究,搭建起考古发掘、田野调查、暑期课堂、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助力地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播。接下来,研究中心还将在下草埔冶铁遗址建立考古工作站,持续开展考古发掘,丰富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文物价值。
            雷兴山说,与丝绸、茶叶等货物一样,钢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物。泉州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贸易的中心,安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前期考古发现证实,安溪是当时国际贸易货物钢铁的重要生产基地,在这里设置研究中心,也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重地。“此次成立的研究院、研究中心,重点都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这必将有助于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
            本月12日,泉州晚报报道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对于该遗址现阶段考古情况,安溪博物馆馆长易署峰介绍,遗址考古成果丰富,是我国第一个进行考古发掘的块炼铁遗址,考古成果表明,当时的下草埔遗址能炼生铁、熟铁,也能炼钢,有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见证了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的先进性。
            责任编辑:赖闽荣


            IP属地:福建1480楼2020-12-22 22:45
            回复
              看华大首页新闻才知道国内有四大侨校啊,暨南老大哥双一流,宁波走后门双一流,汕头大学211,合着正统传人HQU反而是光头…汕头和上头关系那么烂都有211,别人的人脉活动能力不一般还是我校干部活动能力不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82楼2020-12-23 15:16
              收起回复
                整合校地资源 引领创新发展 泉州市政府与湖南大学共建研究院2020-12-25 08:28:13 来源:泉州网24日,泉州市政府与湖南大学共建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签约暨授牌活动举行。泉州市政府与湖南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为泉州产业转型升级再添新动能。
                泉州网12月25日讯 (记者郭雅莹)24日,泉州市政府与湖南大学共建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签约暨授牌活动举行。泉州市政府与湖南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为泉州产业转型升级再添新动能。
                市领导康涛、王永礼、陈灿辉、肖汉辉,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及签约代表团成员参加签约活动。
                受市委书记康涛委托,市长王永礼在致辞中指出,湖南大学治学严谨,学风勤勉奋进,是国内知名的“双一流”大学,此次能与湖南大学达成共建合作,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泉州是一座产业基础扎实、民营经济活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千亿产业集群,与湖南大学学科匹配度高,产学研融合空间大。希望双方以研究院为起点,携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合作,为湖南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助力,为泉州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赋能。泉州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障,为研究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段献忠表示,湖南大学将以共建研究院为契机,全盘整合学校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创新资源要素,立足泉州产业实际,服务企业转型发展;统筹学校专家智库和研发团队,结合人才“港湾计划”,为泉州引进更多高级人才,稳定创新力量;充分发挥研究院孵化器作用,力争尽快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泉州创新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作贡献。
                根据协议,研究院将面向传统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生态环保、数字文化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项目合作研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集政产学研金等创新要素和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创业高地和产业发展基地,搭建服务泉州、辐射闽粤浙、面向国内外的高水平国际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23日,王永礼会见段献忠一行。在泉期间,段献忠一行还前往匹克集团、泉州开发区智能产业园等地考察调研。


                IP属地:福建1485楼2020-12-25 19:31
                收起回复
                  【海峡都市报】丰泽: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服务新高地1个实验室、2个研究院创新平台、11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7亿元
                  作者: 单位:《海峡都市报》2020年12月22日 第A04版 发布时间:2020-12-22

                  项目签约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通讯员 郑玲玲 王志超文/图
                  18日,泉州知创产业园专题招商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华创园举行,1个实验室、2个研究院创新平台、11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7亿元,开启园区发展新篇章。这意味着,丰泽区正式启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建设,这也是泉州市今年开展的13个新经济新基地建设项目之一。
                  据了解,丰泽区将布局建设“一平台、多中心、全链条”的服务载体,集聚资源、完善政策、健全生态,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着力打造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的核心承载区。至2022年,基本形成立足泉州、辐射全省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知识产权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涵盖智能科技、知识产权运营和服务等领域
                  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中,泉州知创园实验室项目以及福建省知识产权大数据研究院和泉州柏年中科科学技术研究院2个研究院创新平台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2亿元;芯创知识产权运营与技术转移创新综合体项目、鑫润航达供应链项目、中知永慧国际知识产权运营平台项目、铂珏传感科技项目、泉州中知立德知识产权运营平台项目、工业互联网产业大数据项目,知识产权挖掘、运营与技术转移转化项目,上海尖晶金融投资项目、知识产权保险服务平台项目、艾孚智能科技项目和华佳时代智能科技项目等11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涵盖了智能科技、知识产权运营和服务等领域,总投资5.9亿元。
                  据悉,泉州知创园实验室项目是泉州市科技局、丰泽区政府与北京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在信息化检测服务开展深层次合作的重要成果。“我们依托知创园现有的设备、场地以及本地产业化平台的优势,结合硬创空间在全国,尤其是北京、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区域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资源,助力泉州本地企业在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新的提升。”北京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铁生说道。
                  打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统筹谋划环华侨大学知识产权经济圈建设
                  据介绍,泉州知创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为4.8平方公里,区域覆盖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浔美工业区、华创园、海归E谷、侨泽园等园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辐射带动形成环华侨大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力争3到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该产业园将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手段,以推动泉州智能制造、半导体产业发展为主线,通过加快集聚一批高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旨在打造成为服务泉州、辐射全省的新经济基地和全国知识产权与创新的融合示范基地,让园区成为催生、哺育、成就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成功企业家的沃土。
                  “当前,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正统筹谋划环华侨大学知识产权经济圈建设,大力优化园区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同时打造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主动对接企业转型需求,积极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增值等全链条服务。”泉州知创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还获得市直部门的协同协作,市财政落实筹建经费1700万元,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确保人员、专项经费、办公设备落实到位;落实补助资金2000万元,支持在知创产业基地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IP属地:福建1486楼2020-12-25 19:31
                  回复
                    【闽南日报】今年第三期工业设计讲座举行 加快设计创新
                    作者: 单位:《闽南日报》2020年12月27日 第2版 发布时间:2020-12-27
                    本报讯(记者 廖瑜婷)近日,由市工信局主办,市工业设计协会、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2020年第三期工业设计讲座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到华侨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宋武作《导入人因科学的创新设计》专题讲座。他以新时代设计发展趋势为背景,介绍了导入人因科学的创新设计模式,以及这种设计创新方法给商业设计和产品升级带来的活力,深刻阐述了人因科学研究方法的跨领域特征对未来人机交互设计、智慧家居、智能产品设计的支撑作用。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对与会同志提升工业设计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我市工业设计创新发展良好氛围,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zzxww.com/pc/content/202012/27/content_36592.html
                    新福建: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01417.html
                    东南网:http://zz.fjsen.com/2020-12/27/content_30591364.htm


                    IP属地:福建1489楼2020-12-30 19:19
                    回复
                      【福建省委书记调研华侨大学 为其在闽调研首个高校】希望华侨大学在新发展阶段,切实担负起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新使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侨立校,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服务广大华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华侨大学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490楼2020-12-30 19:39
                      收起回复
                        管理世界2021年第1期刊发HQU经济与金融学院余玲铮副教授与魏下海教授合作论文


                        IP属地:福建1492楼2021-01-04 20:55
                        收起回复
                          HQU与福州三校、福医集大高层次人才不完全统计对比(截止2020)


                          IP属地:福建1497楼2021-01-08 14:25
                          收起回复
                            泉州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2021-01-11 08:52:25 来源:泉州网
                            日前,省发改委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致力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等领域研究
                            泉州网1月11日讯(记者陈林森)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日前,省发改委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进行验收。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中心获批以来取得的建设成效,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于2019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致力于高效节能电机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高端数控装备伺服技术、新能源功率电子等领域研究,重点突破电机驱动、功率电子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该中心获批以来,累计申请专利206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承担各类技术攻关项目150项,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7项,开发新技术15项,获得各类科技奖项3项,培养研究生132人;累计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300多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需求80余项。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靠前指导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继续深化项目建设,着力提高研发、试验能力,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蔡奇凡


                            IP属地:福建1498楼2021-01-11 23:53
                            回复
                              福建省教育厅拟提名202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汇总表
                              序号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项目名称 提名奖种
                              1 厦门大学 童峰 复杂场景下的语音增强与声纹识别技术 技术发明奖
                              2 厦门大学 李庆阁 均相多靶核酸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发明奖
                              3 厦门大学 曹刘娟 紧致化视觉计算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4 厦门大学 柯才焕 鲍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 厦门大学 陈朝 多晶硅冶金法提纯及其太阳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6 厦门大学 周伟 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客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7 厦门大学 赵庆亮 光学相干显微成像系统研发及其在病毒检测中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奖
                              8 厦门大学 戴李宗 海工装备关键涂层及功能材料研发与技术创新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9 厦门大学 叶勇 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研究及示范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10 厦门大学 周红 基于BIM的厦门地铁三号线过海通道施工风险集成控制与系统研发 科学技术进步奖
                              11 厦门大学 肖亮 基于机器学习的物联网攻击轻量级检测技术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12 厦门大学 肖望强 面向航天工程基于亚流态力链的粒子阻尼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13 厦门大学 杨律青 融合区块链的智能化市民通平台研发与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14 厦门大学 郭东辉 视觉神经网络光电集成系统及其条码识别技术产业化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15 厦门大学 洪万树 中华乌塘鳢健康养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 科学技术进步奖
                              16 厦门大学 许旺土 多层次客运交通系统与城乡空间发展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 自然科学奖
                              17 厦门大学 何良宗 分布式新能源全链多维高效优化利用基础 自然科学奖
                              18 厦门大学 陈飞 复杂动态系统非线性调节与跟踪的理论与方法 自然科学奖
                              19 厦门大学 屈小波 快速磁共振波谱成像方法及应用 自然科学奖
                              20 厦门大学 丁兴号 领域知识驱动的图像复原及增强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自然科学奖
                              21 厦门大学 邱建贤 流体力学的高精度数值方法 自然科学奖
                              22 厦门大学 曹娟 面向CAD的复杂几何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 自然科学奖
                              23 厦门大学 刘庆林 燃料电池阴离子膜的设计与合成 自然科学奖
                              24 厦门大学 曾湘祥 受细胞启发的计算模型及计算复杂性 自然科学奖
                              25 厦门大学 张文舟 台风及气候事件影响下台湾海峡海洋动力学研究 自然科学奖
                              26 厦门大学 曾锦章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核受体药物靶点:新机制和新型抗癌化合物的发现 自然科学奖
                              27 华侨大学 徐西鹏 磨粒切厚分布特征约束的单层金刚石工具设计制备与应用 技术发明奖
                              28 华侨大学 姜峰 高档数控刀具用抗粘结涂层的设计、制备、检测及其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奖
                              29 华侨大学 缑锦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交通大数据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奖
                              30 华侨大学 方瑞明 输变电主设备带电检测与智能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31 华侨大学 涂兵雄 特殊条件下深基坑工程支护新技术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32 华侨大学 陈其怀 分布式高效电液驱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33 华侨大学 杨建红 集料形态参数测量、破碎加工及装备产业化应用开发 科学技术进步奖
                              34 华侨大学 钱浩 功能化大型塑胶柜式产品的系统性开发及其多场景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35 华侨大学 苑宝玲 铁基/锰基功能材料开发关键技术及环境治理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36 华侨大学 洪俊明 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37 华侨大学 荆国华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煤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奖
                              38 华侨大学 宋秋玲 有机硼化合物新型转化及应用的研究 自然科学奖
                              39 华侨大学 田晖 面向云-边-端协同计算的APT防御与数据监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40 华侨大学 陈星欣 复杂条件下地铁盾构始发与接收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41 华侨大学 蔡奇鹏 隐伏断层地震危害综合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42 华侨大学 易立涛 天然抗抑郁药物实验方法的优化与实施 科学技术进步奖
                              43 华侨大学 欧达毅 建筑隔声降噪与室内外声环境测评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奖
                              44 福州大学 贾力 干预循环肿瘤细胞诱发肿瘤转移的关键技术和原创产品 技术发明奖
                              45 福州大学 江莉龙 新一代高性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发明奖
                              46 福州大学 刘明华 木质素高质利用制备分散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奖
                              47 福州大学 齐国敏 环境水质安全在线光谱监测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48 福州大学 向红亮 高品质含氮不锈钢板材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49 福州大学 祁皑 镍铁渣环保矿物掺合料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0 福州大学 吴升 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与位置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1 福州大学 金涛 跨尺度复杂电磁系统耦合分析与同步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2 福州大学 邱彬 鳗鱼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53 福州大学 于元隆 基于认知机制的视觉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4 福州大学 吴庆雄 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提升设计理论及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55 福州大学 付凤富 食品中有害元素不同形态化合物和非法添加剂精准检测及快检新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奖
                              56 福州大学 童同 超高清视频智能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科学技术进步奖
                              57 福州大学 陈誉 极端作用下大型复杂钢管结构体系性能评估和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8 福州大学 杜恒 重型车辆高性能多轴转向与油气悬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59 福州大学 何炳蔚 神经外科手术协同训练系统开发及云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60 福州大学 陈志波 筑坝土石料工程性能测试技术与本构理论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61 福州大学 许志红 电弧故障检测机理及关键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奖
                              62 福州大学 于岩 新型吸附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废水净化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奖
                              63 福州大学 黄明 富水复合地层盾构法隧道施工及其装备优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64 福州大学 吴文达 机械力化学制备单组份地聚物水泥关键技术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65 福州大学 曾玲玲 流态疏浚泥资源化处理成套技术与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66 福州大学 池毓务 碳基量子点的合成及化学与生物传感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奖
                              67 福州大学 李登峰 数据驱动的多粒度异质信息变权多目标决策理论模型与方法 自然科学奖
                              68 福州大学 陈丽娟 几类传播-生态动力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自然科学奖
                              69 福州大学 侯建锋 基于概率方法和Ramsey理论的图与超图划分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奖
                              70 福州大学 方圣恩 结合metamodel的不确定性模型修正理论 自然科学奖
                              71 福州大学 杨黄浩 新型纳米探针的功能设计与生物医学影像应用 自然科学奖


                              IP属地:福建1499楼2021-01-12 22: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