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话吧 关注:56贴子:1,122
  • 14回复贴,共1

(原创)兴化话:各种鱼的叫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兴化话:各种鱼的叫法
西门石桥 2008-09-13 星期六 晴天

明天中秋节——兴化习惯叫“八月半”,说说各种鱼的叫法。

昂刺鱼————黄皮、虎纹,背上及两鳍有硬刺。湖南叫“黄骨鱼”,广东叫“昂钉”。无鳞,杂食。
鳊鱼—————银白色,小头,大肚子,扁体。有鳞,草食。
长鱼—————黄鳝。黄色,无鳞,体型似水蛇,稍短、稍胖。杂食。
柴格丁子———小杂鱼,仅一两寸长,圆柱体形状,灰色。无鳞,杂食。
鲹子鱼————银白色,狭长身体。一般一二两重。有鳞。草食。
刺鳅—————带刺的泥鳅,凶猛。杂食。
刀子鱼————鲫鱼。泰州、南京等地所称“刀鱼”却是长江产的另一种鱼。有鳞,草食。
鲲子—————读如“混子”,体型近圆柱状。有鳞,草食。
逅鱼—————又叫“乌鱼”、“黑鱼”,墨黑色,或青黑色,性凶猛,善于跃起,所以称“逅”(借字,找不到本字)。有鳞,杂食。
虎头鲨————灰色,扁嘴,圆锥体型,生活在浅水石缝中。无鳞,杂食。
河豚—————常误读为“河灯”,血、内脏、鱼子均有剧毒。常鼓起白色肚子如气泡。无鳞,杂食。
季花鱼————鳜鱼。鳜,普通话读 guì ,不读“厥”,常写作“桂鱼”或“桂花鱼”(其实是白字)。鳜,指鱼身有深色花纹,与桂花无关。所以,兴化话叫“季花鱼”是有依据的。“季”即“鳜”的转音,犹如“解”从gai 到 jie 。有鳞,草食。
脚鱼—————甲鱼,带盔甲的鱼。其实不属于鱼类,而是爬行动物,比鱼类要高级得多。兴化话的“甲”与“脚”是不同音的。甲鱼读如“脚鱼”大概受吴方言影响。杂食。
罗汉鱼————小杂鱼,仅指头长短,形状似鲲子。有鳞,杂食。
鲢子鱼————又叫“大头鱼”,低挡草食鱼。又有草鲢与血鲢之分。血鲢,腮边有红色,如血,肉味高于草鲢。两种都是有鳞,草食。
鲶鱼—————无鳞,身体有粘滑的液体,嘴边有须。杂食。
毛鱼—————鳗鱼。鳗,讹音为“毛”。可能受吴方言影响。吴方言读“鱼”为n ,“鳗鱼”则读为“mao-n”,近于“猫鱼”。无鳞,杂食。
鰟鮍鱼————小杂鱼,身体似鳊鱼,较小,一两寸长,有鳞。草食。
鲭鱼—————体型稍大,一般有一二斤重,似鲲子,稍宽大,身体白色带青,有鳞。草食。
鳅鱼—————泥鳅。灰色。喜欢淤泥。一般三四寸长。杂食。



IP属地:广东1楼2008-09-13 16:18回复
    白料—————银白色,长条型,细鳞,肉质细腻。草


    IP属地:广东2楼2008-09-15 09:14
    回复
      2025-05-12 11:51:27
      广告
      鱼秧子——鱼苗。
      鱼拐子——鱼卵


      IP属地:广东3楼2008-09-30 23:48
      收起回复
        有趣,今天在超市看到逅鱼上面写的是黑


        IP属地:江苏4楼2008-11-29 21:14
        回复
          昂刺鱼,学名叫“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5楼2011-11-30 15:40
          回复
            广东省汕尾市有鲘门镇。
            问当地人,也不知“鲘”鱼是什么鱼!


            IP属地:广东6楼2011-12-14 10:55
            回复
              “季花鱼————鳜鱼。……‘季’即‘鳜’的转音,犹如‘解’从gai 到 jie 。”
              汪曾祺先生考证过这个名称。根据他援引的资料,“季”就不是“鳜”的转音。


              7楼2011-12-24 02:46
              回复
                请少平网友将这个资料贴上来,我看看,汪先生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粤方言(广府白话)将“季度”仍然读为“贵度”。而广东西部(湛江、茂名一带)则将“贵”的圆唇音取消,读近“概”。


                IP属地:广东8楼2011-12-29 20:30
                回复
                  2025-05-12 11:45:27
                  广告



                  9楼2011-12-30 11:13
                  回复



                    10楼2011-12-30 11:14
                    回复
                      多谢上传资料。
                      文中徐渭所言,应是他的猜测,或是借题发挥,另有所指,不可作为学术凭据。汪曾祺也未采信。
                      我手头的《辞海(语词分册)》(1979年5月第一版)第2219页“鯚”条、第2225页“鳜”条:
                      鳜鱼,俗称鯚鱼。鯚,本作罽。此鱼身紫黑与淡黄杂色,如织罽纹,故得“罽花”名。
                      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与汪先生的观点也无不同。
                      至于“鳜鱼”的得名,徐渭的说法是因为背脊有硬骨。汪先生也认为这是徐渭自己琢磨出来的,他“没有听说过”这种解释,即保留了意见,未予确认。
                      实际上,“罽”的读音,本来如“计(季)”。计、季,在粤方言中至今读gei。正如“解”在40年前在江淮地区还是普遍读gai,不读jie 。
                      值得注意的是,“鳜”字,现在的正音读gui(桂),而不读jue(厥)。说明在明代的时候,厥与鳜的声母都是g 。而厥是入声字,在吴方言中,读音与“桂”相近。吴方言的“桂”是阳去声,与入声接近。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1-03 16:45
                      回复
                        我喜欢吃昂刺鱼= = 直到现在才知道学名..


                        IP属地:加拿大12楼2012-08-09 02:44
                        回复
                          昂刺鱼,现在流行湖南的叫法为黄骨鱼,大概大家已经不明白“昂刺”是什么意思了,才另起它名。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5-01 06:24
                          回复
                            请教西门,虎头鲨学名是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06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