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同性恋,我害怕人们讨厌我”
奥地利电影《恐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军营中,A是一名下士,为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痛苦不堪。公共浴室中,士兵B把A揍得眩晕,因为B感到“恶心”。
而A的“梦中情人”C也参与嘲笑A的人群中,甚至一起捉弄A。在一次双人搭档的执勤中,C也承认自己和A一样。
当A问C为什么和他们一起嘲笑自己时,C抱头痛哭着回答:我也不知道。
A、B、C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恐同症”。
顾名思义,“恐同”就是恐惧、厌恶同性恋,甚至打压同性恋者。
1
“直”来“直”去
“知道舍友是Gay时,他夜夜睡觉捂着‘菊花’。”
一些直男、直女们在“恐同”这方面真的很辛苦。
看到同性画面就浑身不适,如果知道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就开始“发散思维”:
· 上帝给他一把枪,他却用做搅屎棍?
· 两个女的怎么爽?
· Ta不会瞄准我吧?
· 明明找对象都这么难了,Ta还掠夺我们的资源!
在我们的想象力方面,鲁迅先生已经给出部分描述:“一见短袖子,立即想到白臂膊,立即想到全裸体……立即想到私生子。”
而一听到“同性恋”便想到xing交、体位,这想象力也不差。
而且,同性恋者是喜欢同性,但是审美又没偏差,只要自己不是集万千风情于一身,基本上可以舍弃这种疑惑了。
再说,在爱情的世界里,资源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优胜劣汰的。
有个教授曾经做过调查:男性恐同者无论从数量还是程度上都超过女性,而男性的恐同对象通常是“男男”,因为这让他们联想到自身,而“女女”的联想更加性感撩人。
这里,往深一层来看,“厌女”的情绪得好好说说。
厌女并不是讨厌女性,而是讨厌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
两个十几岁的少女手牵手或者同睡一张床往往会被认为是最好的朋友。
而两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做同样的事情则会被立即视为“同性恋”。
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男性就要阳刚,男性就要百折不挠。
就像那位恐惧舍友的“他”,生怕自己被攻而扮演成女性角色。
以前看过国外一个视频,一位妈妈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时,她的表情很难以置信,但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攻”时,她放松地舒了一口气。
在一些同性关系中,男性对自己是“攻”还是“受”总会有争执。
所以,直男们通过“恐同”的心理可以向别人传达:我不是娘娘腔。
同时,用这种“抗拒”的方式也反映出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对于不同事物的排斥。
因为不了解,所以离得远远的:万一对方是洪水猛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