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弟学妹们,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拿的教师证是高级中学计算机教师资格证,但是由于厦门市的中学不承认教育技术学属于计算机大类,所以很坑爹的,只能报考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这也导致了我对教师招考降低了很大的兴趣。反正也没考上,我就从失败者的角度来讲讲我对教师招考的理解吧。
首先呢,福建教师招考涉及的方面很广,对自身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很全面。想在短时间内将它们都记在脑中,几乎是不可能滴。很多人存在着一种想法:只要理解了,就可以答出来题目。我当时也有这种想法,但是自从经历过2016的考试,我明白了这种想法往往是走向失败的开始。面对考试,要全力以赴,不要轻易去低估对手的实力,有时候一分也能使自己与教师岗位失之交臂,不要想着一分没关系,卷子有150分呢,但是,一张卷子就几道题,万一你丢的这题不止一分呢~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反正只有清楚它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成绩结算等,才能使自己离目标更进一步。与此同时,各位学弟学妹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掌握的知识要广。每天都要重复背诵、做题、掌握知识点,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劳逸结合,适当地通过运动、聊天和各种方式来放松心态,天天窝家里或者跑图书馆是没用的,精神状态不好,学习的效率会很低,有时候一段东西背个一上午,反而激发了自己的沮丧的心理。
前文也说了,我本身是冲着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去的,后来了解到没办法报,所以也就去找工作了,当然,钱不能白交,抱着体验的心态参加了2016的教师招考,也正是如此,我才能够抱着客观的心态对教师招考进行系统的分析。
首先是备考计划,备考计划因人而异,每个人开始复习的时间和记忆的效果都是不同的,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复习习惯和复习时间制定计划,给自己安排一个复习时间表,每天严格按照复习表进行复习。保持每天都接触考试内容,让自己的大脑活跃,时刻地吸收和巩固,等到后期冲刺阶段的时候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下面,我就以一个客观的角度来总结一下我整理出来的一些复习方法。
1.教育综合
第一阶段:泛读教材——识记
选择教材很关键,正规机构的教材严格地按照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纲进行编写,没有多余和缺漏,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对考试内容有大致了解,教材的选择是第一步,有了好的教材,要开始打基础,坚持每天花1、2个小时看教材,这个阶段,不要去背诵,要理解,要弄懂知识点的内容,特别是心理学,专业术语很多,怎么理解是很大的问题,需要你花一点功夫。这个阶段,重在“识记”,即认识和记忆。当看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己建立知识点的结构图帮助我们回忆,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最最重要的,每章节过后,自己画一个思维导图,或者在电脑上做一个思维导图,介绍一个软件:XMind,这个软件是做思维导图的,对整理思路很有帮助。
第二阶段:精读教材——保持
进入精读阶段,要开始区分重难点,根据大纲要理清内容,遗忘的曲线是“先快后慢”,因此进入记忆阶段,千万不要求快,要保质,要顺序渐进,以熟练掌握为基础。这个阶段就要保持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了。但是背诵也要讲究技巧,不要试图去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最好是找个小伙伴互相背诵,互相考察。
第三阶段:真题模拟——回忆
知识的记忆最终都要落实到运用的环节,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补缺补漏,做题时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的规定,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力求又好又快,一天之中专门定一个时间进行模拟招考,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要专门拿一本本子记录,做题的目的不是为了答对题目,而是为了让我们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并及时巩固,这时候错的多,可以让我们在正式招考的时候错的少。做题不在于做,而在于回忆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要明确这点。还有,如果等考纲出来才开始复习,那么无疑是来不及的。所以,尽早进行学习是必要的。
2.学科专业
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中教育综合占40%,学科专业占60%,这就意味着学科专业的复习必须要花重功夫。在学科专业方面,我报考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这个专业比较冷门,借鉴性不大,而且我本身专业知识就不错,所以我重点的复习方向是教材教法这块,对于复习学科专业知识,也就给不了什么太有用的建议,对于教材教法这块,我认为找个老师来进行讲解会好很多,老师对于这块的理解是非常的透彻和到位的,一些好的教师对于一些毕竟深奥晦涩的理论进行举例简直是信手拈来。这是我们自己闭门造车没办法实现的。
就这么多吧。
中子星教育--九年专注福建教师招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