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吧 关注:20,257贴子:355,481

扭曲的思维及无安全感引发的控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心灵阅读:你假定自己可以不需要足够的证据就了解人们的想法。 如“他一定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
2、 命运预测:你悲观的预测未来,事情变的越来越糟,将会有危险发生。如“我考试会不及格”“我不能得到那个职位”
3、 雪崩思维:你相信,已经发生或是将要发生的事情会是很痛苦而且难以接受,自己将无法承担其后果。如“如果我失败,那将是多可怕的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9-05 13:18回复
    4、 贴标签:你为自己或他人安上全面而消极的特质。如“我是不受欢迎的人”“他是个堕落的人”。
    5、 无关紧要立场:你认为自己和他人做的积极事情微不足道。如“那些事情是做妻子的应该做的,并不能抵消他对我的好处”“那些成功很容易,所以不算什么”
    6、 负性过滤:你只关注消极的方面,而无视积极方面。如“看看所有人似乎都不喜欢我”
    7、 过度推论:你只根据一件事就得出广泛的消极结论。如“我总是失败。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8、 两极思维:你以全或无的方式看待人或事情。如“每个人都在拒绝我”“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9-05 13:21
    回复
      9、 应当如此思维:你总是用“应当如何”的方式解释事物。而不去看事物本身的特点。如“我应当做好这件事。如果我做不好的话,我就是失败者。”
      10、个人化思维:对于发生的消极事情,你总是不适当地过分自责,看不到其他人在其中的责任。如“婚姻破裂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
      11、责备他人:你将自己的消极感受推给他人,拒绝承担责任和改变自己。如“她应该为我的感受负责”“是我的父母造成了我的问题”
      12、不公平比较:以不现实的标准来解释事物,如你只看到别人比你做的好的地方,因此比较结果总是对自己不利。如“她比我更成功”“别人比我的考试成绩更好”
      13、后悔倾向:你总在想我过去应当做得更好,而不是关注自己一现在做的更好。如“如果我尝试的话,我一定比现在做的更好”“我真的不该说那句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9-05 13:22
      回复
        14、假设性思维:你不断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某事发生,那么… …而你却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如“呀,如果我感到焦虑后怎么办?”“如果我无法呼吸又怎么办?”
        15、情绪化推理:你让自己的情绪主导对现实的解释。如“我感到很郁闷,我的婚姻问题没有办法了”
        16、不能推翻自己的想法:你拒绝任何与自己消极想法违背的证据和论点。假如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不可爱”,那么你就认为任何别人喜欢你的证据都是瞎扯,这样你的想法就不会被推翻。如“那不是问题的根本,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肯定有其他的因素”
        17、判断性思维:你总是以黑白分明、高低优劣的评价标准来看待自己、他人和事物,而不是简单地描述、接受和理解事物。你不断地依照人为的标准去审视自己和他人,总觉得自己和他人存在缺点。你老是判断他人,同时也判断自己。如“我在大学里的学习不怎么样”“即使我学习网球课,我也不会打得很好”或者“看看她多么成功。我却不成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9-05 13:24
        回复
          18、绝对化的思想。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泾渭分明,好象一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偶尔得了一次“良”,于是便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这种思想“会使你无休止地怀疑自己,认为不论做什么总不会及格。”
          19、自我轻视。看到周围的佼佼者的许多长处,可自己的一些愿望却无力实现,因而产生自卑心理,遇事总想着自己不行。
          20、武断地乱下结论。你设想别人瞧不起你,但不去检验设想正确与否,你展望未来,尽是灾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9-05 13:55
          回复
            小到个人,大至世界,无时不刻似乎都 有失序的事情发生。 于是,控制欲望生出。 个人控制自己,是为了压制一些令自己 暂时不能忍受的体验进行。 譬如,失去了亲人,这时产生的痛苦太 大,我们以前的心理结构会被彻底打破, 这是极大的失序,我们惧怕,于是极力控 制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05 14:03
            回复
              然而,越控制,越失序。
              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无论自己怎么控 制,怎么压制,怎么否认,它都不会消 失。相反,它会沉入到潜意识深处,成为 我们的意识无法碰触的黑,这个黑与我们 的意识处于分裂状态,并常导致一些可怕 的、彻底失去控制的事情发生。 就对个人而言,其实我们太多的事情控 制不了——很可能,我们什么都控制不 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05 14:06
              回复
                一个女孩脸红,她觉得很不好,于是想 控制自己不脸红。但这样努力的结果是, 她的脸红越来越重,她的控制欲望也越来 越重,最终成为所谓的“脸红恐怖症”。 一个美军飞行员,二战时晓勇善战,击 落无数敌机,他也极像一个钢铁一般不知 疼痛不懂畏惧的男子汉。二战后,他去意 大利旅行,在街头被偷了钱包,这一件小 事居然令这个似乎钢铁般造就的男人惊恐 发作。 原来,他以前的那种不知畏惧只是一种 控制,他其实很胆怯,但他惧怕这种胆 怯,他想压制住这个胆怯,于是表现得无 比勇敢。他越胆怯,就表现得越不知畏 惧。但被偷钱包这件事打破了他的控制 感,他随即陷入瘫痪状态,瘫痪就是彻底 的失序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9-05 14:10
                回复
                  克里希那穆提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是 什么关系?我悲伤,我控制悲伤,那么, 悲伤和你是什么关系? 悲伤就是我,悲伤本来就是我自身的一 部分。 所以,一旦我试图控制悲伤时,就是制 造了分裂,悲伤和我不再是一体,悲伤被 我当成了异己。 这就是失序的根源,我把本来属于我自 己的一部分排挤成异己,于是它开始对抗 我。这是更大的失序,于是我更想控制, 而这个异己由此成长得更厉害,最终它成 为我极大的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9-05 14:14
                  回复
                    再如抑郁,你遇到悲剧,自然会抑郁。 这抑郁不是外物,不是异己,而是你自 身,和你是一回事。在抑郁产生的那一 刻,你不是别的,你就是忧郁,忧郁就是 你。 然而,你试图消灭忧郁,并为此付出巨 大的努力,于是忧郁成了异己。你对抗得 越厉害,这个忧郁就成为越重要的异己, 并最终体现在你的人格上,甚至身体上。 愤怒、恐惧、嫉妒等一切情绪都是同样 的含义。美国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妻子 患了乳腺癌而去世,她说,她意识到,她 的癌症的根源之一就是她的被压制的愤怒 等负性情绪。本来,她试图消灭它们,但 最终,她与它们一同被消灭。 体验就是我们自身。罗杰斯说,所谓 的“自我”就是一切体验的总和。克里希那 穆提更重当下,他说,当你悲伤时,你最 值得做的就是和悲伤融为一体。其实,本 来就是一体,这一刻,我就是悲伤,悲伤 就是我,但我们总以为,除了悲伤外,还 有一个“我”,这就制造了分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9-05 14:20
                    回复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当很少有人知 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 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 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 出了一个“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是没有 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其实就是过去的 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你执着于这 个“我”,你说“我悲伤”,这时你就和悲伤 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 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 破坏性的力量。 但是,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 是“我”破坏了悲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9-05 14:22
                      回复
                        所以说,忧伤、愤怒、焦虑、恐惧、强迫等等 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 我们视它们为失序,我们由此想控制,以 为控制的局面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 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又似乎很难懂的道 理,因为我们太多时候是抱着“我”以 及“我”所产生的控制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9-05 14:24
                        回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9-05 14:50
                          回复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9-05 14:53
                            回复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9-05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