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2贴子:112,757
  • 4回复贴,共1

杜甫惊人语言艺术的奥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页 >> 语文资讯 >> 趣味课堂 >> 正文
杜甫惊人语言艺术的奥秘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诗人杜甫震铄千古的誓言。
古今中外,大约极少有作家能够像杜甫那样执着、苦心地追求语言艺术效果的。毋庸置疑,杜甫的语言艺术追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千百年来,有多少读者在读他的诗歌作品时,曾为之慷慨激昂、唏嘘欲绝,他有多少名句,因为强烈地震撼了人心,而广泛流传,皆难以计数。
那么,杜甫诗歌语言之所以产生如此影响,其中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杜甫的语言艺术,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这里只能拣最重要的来说一说。我认为为,杜甫诗歌惊人语言艺术的奥秘至少有下述几点:
一、强烈的对照。
杜甫诗歌中,强烈对照无所不在,有一句之内不同词语之间的对照,有句与句之间的对照,有联(句群)之间的对照。下边各举两例,请看: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孔丘、盗跖
不过俭行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其三)——盗贼、王臣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因为有种种强烈的对照,杜甫的诗歌语言就充满了张力,具有了震慑心灵的力量 。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9-03 20:56回复
    三、常用“百”“千”“万”等数次修饰时间、空间词语,用“天地”“乾坤”“星辰”等词语指称空间。


    请看诗句: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君不见,简苏徯》)。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屏迹三首》其二)。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其二)
    这些词语,经过杜甫的巧妙运用,都能给人时间久远、空间寥廓、心际浩茫之感 。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6-09-03 20:58
    收起回复
      四、多用“安得”等直接表示祈使语气的句法。
      请看诗句: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光禄坂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大麦行》)。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
      “安得”句式所传达的,大多是杜甫兼济天下、体恤苍生的愿望,胸襟博大,情感深厚;他的这一类愿望,在现实里都是无法兑现的,因此更添一层悲壮色彩。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6-09-03 20:59
      回复
        五、善于使用形象鲜明的词语。杜甫那些千古流传的名句,都属于这一类,


        请看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文学创作要用形象思维,这是所有诗人作家都懂的道理,但是,有几个人是真的能够做到杜甫那样善于使用形象鲜明的语言的呢?
        杜甫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艺术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天赋和谦虚、刻苦学习前人经验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具有超越常人的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他有一颗博大的悲悯之心,他胸中有一股来自天地、源于亘古的浩然之气。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6-09-03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