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來了,駙馬再找不到藉口盯著我。
時隔三年,終於又有機會回國看戲了。之前一直因為工作時間無法配合,或者來不及辦簽證而屢次錯過柳毅,這一次真是哇呀呀呀天賜的良機,有時間又有簽證在手,所以看見海報立即就請假了(感謝小玉發微博)。唯一的遺憾就是小朋友正好回德國度假,娘親大人即將去美國,忙得不亦樂乎,都沒辦法與我同行。
前幾次回國看戲都沒有回家,被罵是大禹,所以這次特地請假提前回家去待了幾天,誰知到達第二天陪朋友等公交車等了快一小時,尾氣吸太多,立即就開始咳嗽,一路咳到上海。13年去天津也是一下飛機就開始咳,簡直可以給柳永及申大爺臨終配音。看來下次還是要考慮隨身帶個口罩。
回國前幾天就開始瘋了,好容易等到了25號,恨不得飛機飛快些。 結果晚點,等行李等了快半小時,排隊打車排了半小時,塞車塞了半小時(此過程中駙馬沒心沒肺地跑去美餐一頓還不忘發照片來刺激我微薄的外地流量),折騰到酒店已經6點了。稀里糊塗地和大家會合,雲裡霧裡地去了劇院。進了門駙馬就被圍住了(這人看戲到底有沒有哪次是準點進場安安靜靜等開場的呢?),認識的幾個朋友也各自忙碌著。 我一個人站在鬧騰騰的大廳裡看著各種等待開場的,排隊買票的,和朋友相見熱情擁抱的人們,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以前一起去福州看戲的那幫人呢?
終於入了場。 喜悅和小玉都怕我沒吃晚飯會餓,其實那時候我的胃已經被我的心佔領了。柳毅傳書以前侃過的,依據的是10年的視頻,吐槽多多。然而看來看去也就習慣了,多媒體什麼的自動屏蔽,45度角的各種服裝也已經視而不見了,因此對於現場是無比期待。 開始的時候我笑著跟駙馬說,從來沒有這樣認真地看過開頭這段,她也笑說對她來講柳毅傳書是從“別故里奔帝京”開始的。
王老師一出場,嗓子還沒開,我安慰自己說:得怪話筒啊怪話筒。 聽到“聞此言衝冠怒”,我就開始忍不住地掉眼淚。 這樣好的演員,往台上一站就把我所有對戲曲的美好回憶都勾了起來。在她的舉手投足之間,歲月彷彿不曾流逝,好的傳統戲曲彷彿還是童年時代那樣處處得見,一切都還是過去一樣燦爛動人。 她總是對我說,你們回來一趟很不容易。 從曲折程度上來說的確是這樣。但是每一次坐在台下看著她演出,我就覺得台上和台下統統都不容易,我們彼此克服了自己的不易,才成就了此一刻的同在。 為這個同在,我是多麼感激王老師當年的回歸,感激她這些年的堅持。再想到總有一天她會不再登台,簡直是無法言喻的恐慌。 第一場基本就被我這樣哭完了。以至於後來有人說柳毅忘記問如何進得龍宮,是三娘主動提起金桔大樹等等,我這種細節控卻是毫無印象。
第二場開始我就回魂了。 龍王一出場就滿堂彩,真是令人振奮。然而夫人換了演員,聲音雖是甜美,氣場稍嫌不足。 錢塘君這天唱得好,王老師也終於開了嗓,漸入佳境。 如果不是工作人員頻頻過來敲打拍視頻的駙馬,一切堪稱完美。
拒婚這場所有的配角裡面我就等著“金錠銀錠堆滿盆“這一句,以前曾經幻想過這位去唱唱玉蜻蜓的沈兄應該是相當好聽的,然而沒有等來我想要的味道,不知這位演員之前是不是也神遊來著。 駙馬一直琢磨三娘大概這次不能從舞台中間升上來了,而我覺得款款走出來也不會很差呀。果然三娘從側幕出現真是驚艷旖旎得緊,頗有凌波仙子下玉欄的意思。 四目相對就看呆了。 錢塘君歡天喜地地琢磨著做媒的同時,那邊廂柳毅和公主還是慢動作地痴痴望著,這場面是有趣得緊。 對於10年的視頻我曾經說二人之間缺乏感情,大概演多一些會有火花吧,這一次看真的是劈裡啪啦地通電啊。
biu地一下子就湖濱惜別了。 我的眼淚又開始狂飆。 不久前髮小剛剛回國解了長達20年的心結,看到這裡我不由自主設身處地地去想那種依依惜別,處處藉機試探對方心意的場面,明知道馬上就是永訣,每一步走來都那麼不舍,那麼糾結。有多少人整顆心都已經付出去,所求所想的無非是對方能夠說一句“愛過”,只要他曾經是動過心的,一切的痛苦就都變得值得,哪怕最終的結局並不是長相廝守,至少終於可以把一顆心安葬在當年。 這樣來看,龍女畢竟很幸運,她的感情其實是有回應的。 差點就這樣又哭完一場,柳毅竟然就跟龍女小手握小手起來,驚得我直呼:這是怎麼回事啊?! 手都牽了還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事,不合道理不合規矩啊。要我說,手都牽了就得娶!
柳媽媽換了演員,大家戲說柳毅出了一趟門,媽都變胖了。 我倒挺喜歡這個演員,從外形上來看更像媽,而不是我過去調侃過的“嫂娘”,從唱腔上來說也風格明顯,比過去那樣唱個過場更有存在感。實話實說,這位演員第一天唱得很到位,我小驚喜了一下。 只是母子之間的感情還不夠,當然又是那句話,如果多演演自然也就順出感情來了。 三姑一如既往地活潑可愛,柳秀才回家來一如既往地元宰上身。 這裡我忍不住想為什麼要穿得那麼好那麼帥,母親一身布衣,兒子這樣光鮮亮麗,除了接受龍宮的饋贈之外還能有其他解釋嗎? 其實解釋還是有的,那就是:服裝師偏愛給主演最好的,你觀眾管得著嗎?
小船出來得比較緩慢,停得很穩,我悄悄對駙馬說,幸好這次沒有船速太快被晃下來的危險。 柳毅那個糾結啊,這一段我真的是很不喜歡,柳毅是個真君子,拒婚就是拒婚,不應該這樣表面正義凜然背後唉聲嘆氣。不掛念三娘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柳毅的掛念應當不是痴心妄想的相思病,而更多的是對仙人有別的悵然和盼望龍女重得幸福的心意的混合體,這種超越佔有心理的大愛更符合柳毅的形象。 但是不喜歡人家也這麼演了好幾年了,只好這麼看唄。然後王老師不負眾望地忘詞了,忘得理所當然圓得順理成章,我和駙馬瞬間笑成一團。誰知一直發揮穩定的陶公主也被帶下了水,三姑三娘都說混了,駙馬非常不厚道地大笑起來,真想立即把她消聲處理掉。 正混亂間,三娘收珠子居然第一次沒有發出biu的一聲,音效大概忙著笑去了,於是只好再收一次。 想起父母以前演樣板戲,一槍下去沒聲音,第二槍再打pia pia響了兩槍的事,這種現場糗事真是有愛極了。這一場就在擔心著珠子會不會從王老師袖子裡掉出來當中歡樂地結束了。
幾乎就忘記了擁台這件事,還沒回過神來前面已經烏泱泱站了一大堆人,坐在座位上看見的只有人頭,只好站起身。旁邊還有好幾位腿腳都不大好的老阿姨,一步一步往台前走去,我都驚訝了,擁台這種事情不是小花痴們才幹的嗎? 駙馬眼睛可尖了,一眼就看見往後台去的岳老師,走過我們身邊的時候,駙馬大聲喊:岳老師好! 岳老師向我們這邊微笑著看了一眼,大概在想不知道是誰打招呼,不過這孩子真乖。
後來的後來,就是各種六字真言各種反复謝幕啦。
先寫到這裡,太晚了。明天繼續。
時隔三年,終於又有機會回國看戲了。之前一直因為工作時間無法配合,或者來不及辦簽證而屢次錯過柳毅,這一次真是哇呀呀呀天賜的良機,有時間又有簽證在手,所以看見海報立即就請假了(感謝小玉發微博)。唯一的遺憾就是小朋友正好回德國度假,娘親大人即將去美國,忙得不亦樂乎,都沒辦法與我同行。
前幾次回國看戲都沒有回家,被罵是大禹,所以這次特地請假提前回家去待了幾天,誰知到達第二天陪朋友等公交車等了快一小時,尾氣吸太多,立即就開始咳嗽,一路咳到上海。13年去天津也是一下飛機就開始咳,簡直可以給柳永及申大爺臨終配音。看來下次還是要考慮隨身帶個口罩。
回國前幾天就開始瘋了,好容易等到了25號,恨不得飛機飛快些。 結果晚點,等行李等了快半小時,排隊打車排了半小時,塞車塞了半小時(此過程中駙馬沒心沒肺地跑去美餐一頓還不忘發照片來刺激我微薄的外地流量),折騰到酒店已經6點了。稀里糊塗地和大家會合,雲裡霧裡地去了劇院。進了門駙馬就被圍住了(這人看戲到底有沒有哪次是準點進場安安靜靜等開場的呢?),認識的幾個朋友也各自忙碌著。 我一個人站在鬧騰騰的大廳裡看著各種等待開場的,排隊買票的,和朋友相見熱情擁抱的人們,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以前一起去福州看戲的那幫人呢?
終於入了場。 喜悅和小玉都怕我沒吃晚飯會餓,其實那時候我的胃已經被我的心佔領了。柳毅傳書以前侃過的,依據的是10年的視頻,吐槽多多。然而看來看去也就習慣了,多媒體什麼的自動屏蔽,45度角的各種服裝也已經視而不見了,因此對於現場是無比期待。 開始的時候我笑著跟駙馬說,從來沒有這樣認真地看過開頭這段,她也笑說對她來講柳毅傳書是從“別故里奔帝京”開始的。
王老師一出場,嗓子還沒開,我安慰自己說:得怪話筒啊怪話筒。 聽到“聞此言衝冠怒”,我就開始忍不住地掉眼淚。 這樣好的演員,往台上一站就把我所有對戲曲的美好回憶都勾了起來。在她的舉手投足之間,歲月彷彿不曾流逝,好的傳統戲曲彷彿還是童年時代那樣處處得見,一切都還是過去一樣燦爛動人。 她總是對我說,你們回來一趟很不容易。 從曲折程度上來說的確是這樣。但是每一次坐在台下看著她演出,我就覺得台上和台下統統都不容易,我們彼此克服了自己的不易,才成就了此一刻的同在。 為這個同在,我是多麼感激王老師當年的回歸,感激她這些年的堅持。再想到總有一天她會不再登台,簡直是無法言喻的恐慌。 第一場基本就被我這樣哭完了。以至於後來有人說柳毅忘記問如何進得龍宮,是三娘主動提起金桔大樹等等,我這種細節控卻是毫無印象。
第二場開始我就回魂了。 龍王一出場就滿堂彩,真是令人振奮。然而夫人換了演員,聲音雖是甜美,氣場稍嫌不足。 錢塘君這天唱得好,王老師也終於開了嗓,漸入佳境。 如果不是工作人員頻頻過來敲打拍視頻的駙馬,一切堪稱完美。
拒婚這場所有的配角裡面我就等著“金錠銀錠堆滿盆“這一句,以前曾經幻想過這位去唱唱玉蜻蜓的沈兄應該是相當好聽的,然而沒有等來我想要的味道,不知這位演員之前是不是也神遊來著。 駙馬一直琢磨三娘大概這次不能從舞台中間升上來了,而我覺得款款走出來也不會很差呀。果然三娘從側幕出現真是驚艷旖旎得緊,頗有凌波仙子下玉欄的意思。 四目相對就看呆了。 錢塘君歡天喜地地琢磨著做媒的同時,那邊廂柳毅和公主還是慢動作地痴痴望著,這場面是有趣得緊。 對於10年的視頻我曾經說二人之間缺乏感情,大概演多一些會有火花吧,這一次看真的是劈裡啪啦地通電啊。
biu地一下子就湖濱惜別了。 我的眼淚又開始狂飆。 不久前髮小剛剛回國解了長達20年的心結,看到這裡我不由自主設身處地地去想那種依依惜別,處處藉機試探對方心意的場面,明知道馬上就是永訣,每一步走來都那麼不舍,那麼糾結。有多少人整顆心都已經付出去,所求所想的無非是對方能夠說一句“愛過”,只要他曾經是動過心的,一切的痛苦就都變得值得,哪怕最終的結局並不是長相廝守,至少終於可以把一顆心安葬在當年。 這樣來看,龍女畢竟很幸運,她的感情其實是有回應的。 差點就這樣又哭完一場,柳毅竟然就跟龍女小手握小手起來,驚得我直呼:這是怎麼回事啊?! 手都牽了還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事,不合道理不合規矩啊。要我說,手都牽了就得娶!
柳媽媽換了演員,大家戲說柳毅出了一趟門,媽都變胖了。 我倒挺喜歡這個演員,從外形上來看更像媽,而不是我過去調侃過的“嫂娘”,從唱腔上來說也風格明顯,比過去那樣唱個過場更有存在感。實話實說,這位演員第一天唱得很到位,我小驚喜了一下。 只是母子之間的感情還不夠,當然又是那句話,如果多演演自然也就順出感情來了。 三姑一如既往地活潑可愛,柳秀才回家來一如既往地元宰上身。 這裡我忍不住想為什麼要穿得那麼好那麼帥,母親一身布衣,兒子這樣光鮮亮麗,除了接受龍宮的饋贈之外還能有其他解釋嗎? 其實解釋還是有的,那就是:服裝師偏愛給主演最好的,你觀眾管得著嗎?
小船出來得比較緩慢,停得很穩,我悄悄對駙馬說,幸好這次沒有船速太快被晃下來的危險。 柳毅那個糾結啊,這一段我真的是很不喜歡,柳毅是個真君子,拒婚就是拒婚,不應該這樣表面正義凜然背後唉聲嘆氣。不掛念三娘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柳毅的掛念應當不是痴心妄想的相思病,而更多的是對仙人有別的悵然和盼望龍女重得幸福的心意的混合體,這種超越佔有心理的大愛更符合柳毅的形象。 但是不喜歡人家也這麼演了好幾年了,只好這麼看唄。然後王老師不負眾望地忘詞了,忘得理所當然圓得順理成章,我和駙馬瞬間笑成一團。誰知一直發揮穩定的陶公主也被帶下了水,三姑三娘都說混了,駙馬非常不厚道地大笑起來,真想立即把她消聲處理掉。 正混亂間,三娘收珠子居然第一次沒有發出biu的一聲,音效大概忙著笑去了,於是只好再收一次。 想起父母以前演樣板戲,一槍下去沒聲音,第二槍再打pia pia響了兩槍的事,這種現場糗事真是有愛極了。這一場就在擔心著珠子會不會從王老師袖子裡掉出來當中歡樂地結束了。
幾乎就忘記了擁台這件事,還沒回過神來前面已經烏泱泱站了一大堆人,坐在座位上看見的只有人頭,只好站起身。旁邊還有好幾位腿腳都不大好的老阿姨,一步一步往台前走去,我都驚訝了,擁台這種事情不是小花痴們才幹的嗎? 駙馬眼睛可尖了,一眼就看見往後台去的岳老師,走過我們身邊的時候,駙馬大聲喊:岳老師好! 岳老師向我們這邊微笑著看了一眼,大概在想不知道是誰打招呼,不過這孩子真乖。

後來的後來,就是各種六字真言各種反复謝幕啦。
先寫到這裡,太晚了。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