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吧 关注:859贴子:3,868
  • 5回复贴,共1

大禹的伟大贡献是什么?胡适的巨大破坏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评价历史人物,应当紧密联系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思想。
中华民族的上古之书《尚书》,经过历代的传承,难免有人增减其枝叶。所以说: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的记载,不仅是历史的真实,但是总有真实在其中。例如:《尚书》记载炎黄尧舜禹共和禅让时代,大禹治水的历史事迹,和大禹在治水和知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首先提出的全称肯定复合命题“知人则哲,能官人”,就是历史的真实。那么:“知人则哲,能官人”这七个中华古典文字所传递的哲学社会科学究竟应当是什么呢?在此解读如下:
首先,把“知人则哲,能官人”直接翻译成“知人是哲学,能管人”。其中:
一、知人是哲学的前提基础、前项、前因和核心内容。
二、能管人是哲学的目的、后项、后果与表现形式。
三、哲学是“知人与能管人、前提与目的、前项与后项、前因与后果、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同一的中介名词。
以上三句话,构成了“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的定义。对大禹治水的历史事实和大禹宏观创始哲学的贡献,后人无论怎样评价大禹及其思想的伟大,都不为过。
可是在哲学教育的教材中,哲学的定义是什么?却成了被忘却的绝学,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历史性难题。
究其原因,是因为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一概抹杀了中华民族的上古之书《尚书》记载炎黄尧舜禹共和禅让时代,大禹治水的历史事实和大禹在治水和知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宏观创始的全称肯定复合命题“知人则哲,能官人”构成的哲学定义。
例如:中国哲学教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认为:在老子、孔子之前,已有《尚书》和《管子》“那样规模广大的哲学”,这与老子、孔子之后的“思想发达史”完全不符,如果认《尚书》和《管子》为真书,便把老子、孔子之后的“思想发达史”一齐推翻了。所以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胡适的立场、方向与观点,与白鸟库吉与顾颉刚是互为里表,起到了入侵的贼寇与混战的军阀起不到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有人却把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当做中国哲学的代表来维护,从而导致古、今、中、外,中、西、马哲相对峙。所以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损失,无论怎样批驳,都不为过。


1楼2016-08-26 21:31回复
    《尚书》的记载,虽然不尽是历史的真实,但是总有真实在其中。


    2楼2016-08-26 21:41
    回复
      2025-07-18 05:34:44
      广告
      大禹的伟大贡献是:
      中华民族的上古之书《尚书》记载大禹在治水和知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首先提出的“知人则哲,能官人”即“知人是哲学,能管人”构成了哲学诞生的定义:“知人与能管人”即“内容与形式”同一的中介名词——哲学存在的基础理论原理。
      不仅揭示了哲学诞生的定义,而且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三要素即三基因“知人与能管人和哲学”。
      哲学诞生的三要素“知人与能管人和哲学”必须同一,才能构成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原始名称“知人管人哲学”。
      与大禹的伟大贡献相反,胡适的最大破坏是: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在老子、孔子之前,已有《尚书》和《管子》“那样规模广大的哲学”,这与老子、孔子之后的“思想发达史”完全不合。胡适为了保住老子、孔子之后的”思想发达史“不被推翻,就一概否定并且一概抹杀了《尚书》和《管子》“那样规模广大的哲学”。
      所以说胡适的最大破坏是:一概否定并且一概抹杀了《尚书》和《管子》“那样规模广大的哲学”。
      也就是:大禹宏观创始、管子微观发展、当代宏观实现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同一辩证发展的中介名称——以人为本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文化体系。


      5楼2016-09-01 22:50
      回复
        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23 2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