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女儿出嫁之后讲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自己的父母就没有了赡养义务,一辈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甚至回娘家次数多了都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女人不仅三从四德,勤心养公母,想离婚,对不起,你没权利,只有等你老公休妻,而那样你就烂家里了,除非你是闭月羞花的刘兰芝。在这种情况下才通过彩礼的方式对女方父母补偿;而嫁妆则是女方父母对女儿的资助,说白了就是怕女儿在婆家被瞧不起,给婆家看看我这女儿在家也是宝,到了你家你们也得好好对待。说起来其实真的挺心酸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女儿都是父母心头肉,但那时中国封建社会就是男尊女卑,彩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女方父母,但多少钱能买个女儿回来,所以我国封建社会才有了重男轻女这个很现实的认知。所以说彩礼嫁妆都是封建重男轻女的代名词。而现在社会男女平等早已普及(当然有些偏远山区可能除外),两口子都有平等的权利,能过到一起就过,过不到一起散伙,没有人会干涉。女人生育期间,男人在外打拼养家糊口,谁的担子都不轻。双方父母的赡养义务由两人共同完成,这也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当然父母对子女的扶养责任也是天经地义,也是法律所强制的责任。所以说,当今社会,再谈什么彩礼补偿父母,用彩礼提高女性权利,已经很难自圆其说,说到底就是一种通过婚姻嫁娶敛财的行为。你想补偿回报父母可以婚后通过两人的努力去回报,男方父母可没这个责任;你想提高女性家庭地位,那得看你自己了,好吃懒做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