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毛孔是怎样炼成的(下)
三、喷砂
什么是喷砂?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
跟滚料差不多,喷砂也是撞击的原理,毛孔都是撞击出来的,一般喷砂的第一遍效果可能不太好,这时候就重复一些滚料、喷砂的流程,一遍不成就多弄几遍,如此反复,直到毛孔比较像为之。

▲喷砂毛孔
喷砂出来的毛孔可以算得上比较像了,但依然缺少灵性,最大特点就是表面虽然有细微深浅的毛孔坑洞,但“太愣了”,很不自然。
四、酸蚀

▲酸蚀的假籽
喷砂出来的效果都不是很自然,怎么办?这就用到酸蚀这种方法了。经过喷砂或者凿出来的毛孔一般都很呆板生硬,经过酸咬之后,会变得自然一些。但酸蚀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留下酸蚀斑,就如下图:

上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酸蚀后留下的痕迹,但造假者总会有办法,首先是控制酸蚀的强度,其次把这种带痕迹的料子在经过喷沙或再进一次滚筒,这时就很难辨别了,甚至很多行家也会为此买单,如果再做一些过腊处理,那就在相当程度上接近真正的毛孔了。

▲如此造假,你能看得出来吗?
还一种酸蚀法,是先把滚圆好的玉料在强酸里泡一段时间,强酸会腐蚀玉料的表面,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坑,而且玉料的局部会变的脆弱,然后再重复上面所讲的第一种造假,把玉料和石英玛瑙的碎片一起滚磨,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会更容易撞出一个一个小坑来,这样玉料表面的毛孔分布也很自然。如此造假出来的毛孔,杀伤力也是极大。
最后,传说如今又使用类似3D打印机的机器--打印复制到山料上面,成品只留一点点毛孔皮,再加上成熟的抛柔光技术,无论你是新手还是高手,看毛孔,只能靠猜了。
看毛孔的诀窍

那么看完以上技术先进的造假方式,我们改如何去识别它们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真正的毛孔,籽料的毛孔就象是人类的皮肤,阡陌纵横,并不是以单独一个坑或者一个点的形式而存在的,真的毛孔甭管粗细,都有很真实的脉络感,一个毛孔与另一个毛孔之间独立却又有着关联。

此外,看毛孔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看籽料表面,一般来说凹下去的部分毛孔则粗大一下,因为凹下去的部分在河流中撞击的更加强烈一些,而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相对细腻,而且从细腻到粗大的过度是非常自然均匀的。
此外看毛孔要看侧光,从整体到局部,找准角度:

就像上图,有时候籽料的毛孔并不是那么明显,如果从侧面的角度,找到合适的光线,毛孔就比较明显了。而那些造假的毛孔,从侧面看表面会有一层光洁面,表面直观看上去毛孔都是顺着一个方向走的,没有那中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感觉,而且有的部分凸起来的地方头是平的,那是磨过的,喷沙后不经过抛光打磨的话,喷沙面太粗糙也显示不出油脂的感觉。

▲假毛孔看起来很不舒服
比如上图,假毛孔有时候看起来密密麻麻,但有一种不连续的凸起跟凹陷的感觉,显得非常不自然,没有天然毛孔那种疏朗连续的细密的感觉。

▲毛孔的局部造假
看毛孔,如果是原石的话分辨起来并不太难,难的是一些成品的造假。如今毛孔越做越好,尤其成品加工后局部留些是是而非的毛孔,仅仅留一小块,这对新手来讲很难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从毛孔、皮色、留皮位置角度、玉料本身结构、甚至工艺和物价是否与市场匹配等诸多方面来综合判断了。

现在皮孔的做假工艺非常厉害,但过于逼真反而假,天然的毛孔,其关键就在于那种在不同大小、疏密、深浅错杂不一的分布的复杂性,而这种天然的复杂性,是造假者远远不能达到的。不过因为毛孔本身就很细小,对这种细微区别的把握,也需要玩家们细细去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