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明星你可以给他(她)贴上标签,比如什么偶像型的,玉女型的等等,媒体也爱用这种标签做文章,这正好符合"明星是炮制出来的"这种说法,那些类型"是按广大观众的共同信念创造出来的。" 但你无法给齐襄贴什么标签,李白玲也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归类的角色,因为她是独特的,她部分来自叶导王朔他们的经历,更多的是齐襄在剧本基础上的创造,所以她是一个生活和想象的产物,不是按照一个模子来塑造的,因此观众也产生了偏差很大的看法,"刘慧芳"是个很典型的类型化、理想化的人物,因此得到的看法也很一致。如果说那些类型化的角色是消费品的话,李白玲就是一个艺术品,也许不完美,但独一无二。齐襄还不能算作一个明星,但我觉得不是明星有个好处,就是能自由地尝试不同的角色,不会因老板的包装而类型化,也不因观众的好恶而局限自己。在李白玲之后我们看到她没有重复自己,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千钧一发》中的刘娅是个温婉执着的形象(据说更接近齐襄本人的性格),《女人的选择》里的李赛是个泼辣而又功利的京剧演员,《最后的王爷》又变成了清末民初的丫环,一个机灵、正直善良的旧社会下层妇女形象,从外形、举止到嗓音到性格气质都和李白玲没有什么交集,是一个很成功的角色;在《兄弟门》里她又尝试了杂耍小丑,还有其他几个值得期待的角色尚未面市。我希望看到,齐襄作为专业演员能一直探索新的表演领域,挑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同时我也觉得演员的才能也需要不断补充、培养,否则最终不免会走上掏空自己和重复自己的道路。我不知道演员该怎么做,但我相信,虽然角色需要创造,但创造的底蕴最终来自生活。
不知不觉说了一堆,回头一看,好像还是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喜欢齐襄的表演,说不明白就算了,谁让俺水平不高,辞不达意呢,最好还是让她自己在角色中不断证明自己吧。最后用这句我喜欢的话作为结束:
只有经久不衰的演员,没有经久不衰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