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战纪吧 关注:302贴子:922
  • 3回复贴,共1

最草根的三国名将邓艾:放牛娃出身又患有口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邓艾,是南阳郡人。家里草根。经济情况太穷。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碰上战乱,出来逃荒,逃到几百里外的襄城县。被政府收容了。因为当时襄城是曹魏的屯田区。曹魏大规模屯田,民屯中,把因战乱到处流浪的人驱去耕种。采取军事化管理,称典农部民。与自耕的农民有区别。他社会地位太低,曹魏屯田区的农民,与自耕农比,身份更低。相当于半农奴。受到的剥削程度重。用公家耕牛的,只能六四分,用自己的,就对半分。人身上,不像自耕农,基本自由。他们不能随意离开土地。想逃跑,一旦抓到就砍头。邓艾做过各种苦工,发奋读书。邓艾比吕蒙更厉害一些。吕蒙是孙权强迫读的。邓艾是自觉学习。没人督促。邓艾更难得。邓艾升为都尉学士。相当于学位证书。他就可以管理了。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的生理上的缺陷,成了阻碍。说话不利索。稻田守丛草吏,秋天稻草堆成堆。用途广,不能抛弃。


1楼2016-08-22 16:21回复
     大战之前邓艾接到烫手任务:邓艾到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并不是要在这儿长期做下属。只不过是跳板。司马懿推荐他们到各个职位上控制权力。邓艾不久就到了尚书台,这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当时尚书台是曹爽控制。曹爽有心腹在尚书台。司马懿用各种手法让邓艾去当尚书郎。邓艾一到,就做了贡献。当时准备策划对孙吴用兵。首先要做战略上的前期准备。首先是军粮。曹魏要屯田。这有战略性的挑战。邓艾适合这个。这一套他太熟悉了。一直做实地考察,一直从黄河到淮河。


    4楼2016-08-22 16:23
    回复
        工作仔细深入,写出了考察报告。史料有详细记载。急需的是将河道加宽加深加固。河流多,浇灌不是问题,不过大水来了,得防洪。如果动兵,河流还可以漕运。派五万人的军队,按每年五分之一一万人来休整,实行轮休。常年四万人在屯田区。六七年间就可以积十万兵马可以吃五年的粮食。这样去进攻孙吴,可以稳交胜券。司马懿大为赞赏。邓艾的心事:邓艾上任汝南郡,是为了报恩。汝南郡与当年屯田的襄城相邻。当初当屯田农民时,家穷,就有一伙伴,家里稍好点。


      5楼2016-08-22 16:23
      回复
          姜维取得大胜,陇西局势对曹魏不利。这时,司马昭选中邓艾去。邓艾当中央禁卫军将领。一到陇西,就扭转了局势,打断了姜维处于上风的局面。256年,姜维出兵进攻祁山。邓艾到任后,做事踏实,对姜维用兵做了预测,一交手,姜维三次进攻,邓艾都防守成功。在祁山布置重兵防守。姜维回头向西北,准备袭击南安郡,邓艾在途中的武城山设兵等待。二军接触,姜维趁夜色渡过支流,偷袭上天水,没想到邓艾也有防备。在段谷处布防。姜维被打了埋伏,大败,损失十几员将领,上千人马。陇西局面得到扭转。姜维再发两次进攻,都被邓艾击退。


        7楼2016-08-22 1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