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吧 关注:17,218贴子:69,340

回复:【鲲】琳琅红灯,缁衣凉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4楼2020-06-07 16:03
收起回复
    但是lz的文笔真的好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5楼2020-06-14 10:50
    收起回复
      大家好!!我回来啦!!
      考完高考估完分了解完各志愿,第一反应就是来看看这个帖子
      说来惭愧,高考里语文好像变成我的弱势学科了并没有发挥太好,反而是理综帮我拉高总分了
      三卷理科考试估分688.5,复旦提前批应该可以上,打算报经济学或者生态学
      如果提前批次没录上就去同济学建筑
      虽然挺遗憾高中三年没有咬紧牙关冲清北,但目前在我看来也算有不错的出路了
      刚收完笔记和教辅,大后天去学校卖
      马上扫描上传这些年来我自认为还不错的作文
      谢谢你们等我那么久,祝大家前途似锦!


      166楼2020-07-10 13:48
      回复
        加油加油


        167楼2020-07-10 17:41
        回复
          楼楼好棒!加油加油


          168楼2020-07-11 16:42
          回复
            选三句名人名言写一篇作文
            开门见山
            诸葛孔明出山,成就蜀国功业;王昭君出塞,成就民族和平;郑和出洋,成就华夏佳话。只有打开通向世界的那扇门,才能见到世界,才能让世界见到你。
            开门见山,首先要有迈向未知的勇气。懦大不配拥有黎明,成为那一个推开门的人,才能拥有第一缕曙光。“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曾说”受光于庭产见一室,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倘使一个人一生只蜷缩于自己狭隘的世界里,自得于自己抉择意义内的痛快,愁也一人,喜也一人——未免太过可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国家是世界性的群落,固步自守自然是安逸的,但时间一久,免不了“夜郎自大”的错误自我认识,免不了“井底之蛙”的短见。走出舒适圈,迎接未知,看到差距,勇敢闯荡——这才有进步的可能。清朝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魏源却在厚重墙锁上凿出光孔,让西方先进文化启迪了有识之土的求知欲——这便是一种勇敢。况且——况且你若不迎接世界,世界也迟早会以强制手段摧毁那扇锁着的门。
            开门见山,还要有接受事实的心胸。困难从不会因人的视而不见消失,只会因实践而被踏成路石。鲁迅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社会的黑暗面真的仅他一人看到吗?恐怕是视而不见吧。明知残暴与无良就在自己身旁
            进行,却扭头逃避,不面对自己挣扎的灵魂,反而换上一张市井愚民的面具,僵硬笑着说些无关痛痒的俏皮话。开门见山,山在眼前,但若不愿睁眼看山,与关门自闭有何区别?
            担起责任,客观看待困难,“冲出重围”的勇敢才有存在的价值。西楚霸王项羽,英勇应战却在江畔喋血自尽,只因不愿以失败者的身份渡过乌江,从而错过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傲骨固然动人,却也将成为自伐的倒戈;放下身段,接受那些也许屈辱的事实,厚积薄发,韬光养晦,才能却来长久的胜利——越王卧薪尝胆便是一例。一战,胜或不胜;一山,越或不越,都是暂时。只有正视困难,接受事实,才能有成就未来的可能性。
            开门见山,是否就意味着必须踏上征途?恐怕因人而异。李白仕途不顺,恣意放纵,仍能美名远扬;陶渊明不愿苟同,索性归去,仍能安乐余生;大学生来职不成,四乡创业,仍能成就自己。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选择任何道路都无可厚非,然而选择的前提是有全面的认识,放纵的前提是有放纵的资本。“开门见山”的意义在于“见到世界”,在于开阔眼界所带来的心胸,在于“开门”“见山”这两个动作本身,而不在于如何继续之后前选持。“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面向外界只是为了了解他人如何奔跑,奔跑如何迅速,而不是为了超越他人,一个人的对手永远只会是他自己。若关山难越,而你是秀才,放弃也罢。只要当你在暮年回首时不会因年华虚度而悔恨,那就勇敢地把你所选择的事情做下去。出世与入世都将被你赋予独特的意义。
            开门见山,山上挂月,山下淌泉,山前有殿,山后是田。年轻的旅人,世界万千,都藏在你将开启的门后啊。


            171楼2020-07-16 15:37
            回复
              回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73楼2021-03-28 1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