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为吧 关注:95贴子:3,711
  • 1回复贴,共1

《神雕》印象(六)人间事,怎堪说--公孙止VS裘千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跟随着杨过的脚步,终于来到了这世外幽谷,曲径通幽处,恍惚又是一个桃源。然而却忘了,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桃源存在,人性丑陋,只要有人的存在,便难得半分清净,看似清净的幽谷又怎会例外。至丑与至美只是咫尺之隔,又怎么分的清?同是这幽谷之中,有公孙绿萼这等至美之人,自然就会有公孙止裘千尺这等至丑之人,美丑善恶相辅相生,愚了的,是世人。

且看公孙止甫一出场,“那人四十五六岁年纪,面目英俊,举止潇洒,只这麽出厅来一揖一坐,便有轩轩高举之概”,长相举止气度俨然人中之杰,而待情节一步步展开,此人真正面目方被揭开,“逼婚”一节若说还能让读者对他心存一点幻想之外,那么,到了“地底老妇”一章,已是让人极度鄙视,而到“情是何物”一章,随着公孙绿萼的倒下,心中除了憎恶,却也再容不下半点其他情感,公孙止之恶,自是不用人言,裘千尺之恶,金老书中也自有交代,此文到此,也只能说是前序。

有道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主旨写情的《神雕》突然塑造出公孙止和裘千尺这对怨偶,着实让人感伤,若一味指责他们俩的恶处,却也无多大意义了,若不思考他们的爱情悲剧,恐怕很多人的内心都会对婚姻存在阴影,如果这样,公孙止和裘千尺这两个角色对于神雕主题不但没有帮助,反倒起到了反作用,那么,这两个角色不要也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个人成为一对怨偶呢?

细细想来,“地底老妇”一章,裘千尺回想往事,心中满是怨恨,所说之事虽是事实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带了有色眼镜看问题的,在她看来,是公孙止负了她,但却在言语之间遮遮掩掩,对相识一节略过不提,想来也是两情相悦,否则,在她比公孙止“大了几岁”,武功又“高了许多”的情况下,二人不可能结为夫妻的,况且,裘千尺背后站的还是当时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铁掌帮帮主裘千仞。二人结为夫妻之后,“我(裘千尺)不但把全身武艺倾囊以授,连他(公孙止)的饮食寒暖,那一样不是照料得周周到到,不用他(公孙止)自己操半点儿心”,按理来说,这样体贴又身世显赫的妻子,是没有理由成为弃妇的,公孙止的负心这个结论是铁板上钉钉,逃不了了。

然而一切悲剧总有它的起源,裘千尺是何等人也?铁掌帮帮主的妹妹,这个身份给了她显赫的身世之外,也给她带来了一些坏的影响,在未遇到公孙止之前,她与裘千仞“兄妹俩吵了一场大架”“一怒之下离了铁掌峰,从此没再回去”,这样的娇纵也是存在在这个“大小姐”的身上,她悉心照料公孙止并传授其武功的同时难免会存在着“我对你这么好,你也不能对我不好”这样的想法,;而公孙止,在受人恩惠的同时,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仰人鼻息这样的情况。公孙止又是何许人?绝情谷谷主,自有他自己的威严,福兮,祸之所伏,在裘千尺自以为自己已经做的足够好的时候,恰恰是他们之间出现矛盾的最佳时机。




1楼2008-09-02 18:19回复
    中国传统男人将男人的地位看的很高,在这种背景下,男人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爱情,更需要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需要的是一个女人看强者的目光,“(柔儿)肯听话,公孙止说什么她答应什么,又是满嘴的甜言蜜语,说这杀胚(公孙止)是当世最好的好人,本领最大的大英雄,就这么着,让这贼杀才迷上了”若非如此,公孙止断然不会在婚后不久(其时公孙绿萼尚未出生)便和柔儿偷情,他对柔儿所说的“只有和(柔儿)在一起才有做人的乐趣”并非全是虚情假意,起码有一半是裘千尺对公孙止太过严格而直接导致的公孙止的“苦水”,这些话,他当然是不敢对裘千尺说的。若说没有裘千尺对公孙止的压迫,公孙止又何必抛家弃祖,舍弃祖宗的基业和一个女子私奔呢? 

    现代人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婚姻后的生活和恋爱中是完全不同,平等是第一原则,彼此的包容,彼此的尊重体贴也必不可少,若有一方居高临下,另一方单是忍受的话,这样的婚姻很难长久,忍的了一时,却忍不了一世,“七年之痒”足以为戒,可惜,裘千尺不知。相反,《神雕》中杨过和小龙女因为彼此的苦难而相互怜惜,无意之中应和了此点,是以一对是神仙伴侣,一对却是一世怨偶! 



    公孙止和裘千尺的结局每每想来心中都满是悲哀,不是为他们的恶,而是为他们的痴,他们的嗔,他们的贪。身中三毒而不自知,只能让人悲哀。若他们只是寻常夫妻,若他们心中彼此多点包容,柔儿的死,固然是因为公孙止负心薄幸,却又何尝不是裘千尺百般逼死。裘千尺逼死了柔儿不但没能挽回自己的感情,反倒落得手筋脚筋被挑,十数年生活在寒潭生不如死。公孙止亲手杀死柔儿,换得十多年生命,却又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夜半之时,恐怕也常梦中惊醒,此种煎熬,比之裘千尺所受又差得了多少?柔儿又何辜,她只是看错了一个人,却落得个命丧黄泉。最无辜的要算公孙绿萼,在爱情失败之后还要忍受父母权利相争,还要亲眼看着父母的种种丑陋,连人世间最后一块她心灵可以栖息的地方都全部失去,最终,死在亲身父亲的剑下。 

    绝情谷中最后一幕,公孙止裘千尺双双落入洞穴,金老旁白道“想不到两人生时切齿为仇,到头来却同刻而死,同穴而葬。这一跌百余丈,一对生死冤家化成一团肉泥,你身中有我,我身中有你,再也分拆不开”,所有善恶是非,从此再也不必争,这世间事,原本也是不堪说的。


    IP属地:甘肃2楼2008-09-06 1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