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艺考经验大棒终于传到了我手上,所谓“经验”,我能提供的干货实在是少。先和大家侃一侃我的简历吧。大概是去年的四五月份,我才开始决定走编导这条路,来影路之前,我恶补了一堆电影和基础文常。就这样,一个一无所知又有些自满的我,在七月下旬来到了影路,而且不走寻常路的我一来就上了高手班,随即迎来了人生之中的第一个“梦魇”。由于没上过技巧班和素质班,我感受到了和其他“正规”学生的差距,第一天便在痛苦中度过……上午故事写作测试,下午是杜叔的面试,我的故事在几天后被杜叔打了一个D(没有更差的评分了),而我的面试更是一团糟,当时杜叔就对于我某些问题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年少轻狂的我还不服,最后杜叔给我得出了幼稚和无个人审美的结论。在高手班十天的学习过程让我知道了自己真实的差距,诸多影路老师对于我未来的课程及专业选择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结课时那张评价表日后成了我鞭策自己的动力)1.自我定位很重要。这里所谈的自我定位是一门学问,可以说是自主性、家长的不干涉性以及老师对你的引导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你的选择应该是你热爱的,并能坚持下去作为长期甚至是一生的事业的,这是自主性;而在自我定位的时候,不要过度受到家长的干涉,应该和他们建立起伙伴的关系(在后面我会谈到我是如何受益的),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了解艺考,这种不干涉性更加有助于你的成功;引导性是专业教师对你的引导,就像影路站台就是一个很棒的平台,在这之前,因我妈妈的影响,我一直立志于考中国传媒大学,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杜叔的建议,最后精准地定位了自己。在影路课上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是课下自学时间是漫长的。在课余时间,我不断吸收养分,完善自我。我先是按照影路教辅文件上所给的片单,大量的观影。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思考,同时确定你自己喜欢的电影风格,不断充实自己。2.在文常下做苦功众所周知,做过摄影系原题或者模拟题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它的难度和广度,学会举一反三十分重要,并且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要学会发现。对于市面上的文常书,不能说没用,只是没多大用。现在电影学院很多院系的文常都不再是直截了当,而是拐着弯最好是弯了十八弯来考你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我在考动漫策划初试的时候,便有一道题是电影《定军山》与谭鑫培的经典搭配,而同时也需要知道某部系列电影第一集上映时间这类知识,相信这是文常书不曾涉及的。3.切断自己的后路对于我来说,最好的一段体验要数12月到艺考结束。因为我文化课基础的优势,对于文化课我并不是很担心,但是专业上,总让我很惆怅。我的家庭是不会让我复读的,对于我来说,这是唯一一次机会。单凭这点,我会付出比一般人更大的努力。我遇见过很多艺考生,不少抱着“一年不行,再来一年”的心态,并以此怠慢自己,不思进取。不管最终是否能成功,都全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