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余残日吧 关注:5贴子:947
  • 10回复贴,共1

丨 堪成终耳°丨贵妃剧本第二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16-08-15 16:40回复
    密妃次日再次拜访太后,与太后聊天时,言及后妃女德,太妃说此朝后妃颇多,又新秀入宫不久,宫内颇有些浮躁,密妃言愿抄录《女诫》发给新入宫的后妃,太后允之,心下满意。后密妃果然手抄多本,二年入宫后妃皆得,一时小有美名。


    2楼2016-08-15 16:41
    回复
      2025-05-21 00:18:39
      广告
      (天下皆知,后宫多人,唯三人主,若宠爱不能求,但愿择一,可求庇护。昨日抒愿已成,此刻宫墙厚重,慈宁门深,我拾阶而上,思及往事昭昭,终是旧情,新篇才开。)
      (日上中天,空气燥燥,对外,我是密妃,在这,我只是白从露。)
      (毕竟,人要摆得正自己的地位。)
      臣妾求见太后娘娘。
      (姑姑通秉,我且等候。)


      3楼2016-08-16 09:57
      收起回复
        (宫人回禀太后传,压了步子往里去,走得端庄。纵然此路熟稔,亦是不敢一马当前,求稳妥是第一,博好感是第二。太后纵然年轻,然而太后,终究是太后。)
        (戾气太盛,怎敢让太后放心用自己?)
        (直至殿中,低眉顺眼,行礼合宜。)
        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8楼2016-08-16 10:25
        回复
          (闻人语,心下叹,坤宁慈宁二宫不合,帝后又本该最亲近,再加之太后与帝本无母子情分,这话听简单些,是客套,但若真要往后接,却似乎步步都是险境。)
          (心头千回百转,面上却只笑,柔语:)
          臣妾不过恪守宫规,说到底,这也是后宫诸人的本分,能讨太后喜欢,便是臣妾意外之喜。


          10楼2016-08-16 13:58
          回复
            宫中人人都能记着本分倒好了——
            【适才偕谱观棋,久无人搅扰,眼下正有几分困倦。抬手按在酸乏的额角上,眼风斜向座中人】自元年到如今,掖庭一向充裕。皇后驭下又宽仁,这私底下,是一直没断了乱处。
            内些新挑进来的丫头,能有密妃一半的悟性,【话音稍一顿,再重几分】哀家也不必操这些心。


            11楼2016-08-16 22:02
            收起回复
              【闻言春山一扬】密妃还有这样的心思?好,抄吧,待做好了,是你的功德,她们的造化。
              【素来反感椒宫里心浮气躁之风,爱逞口舌之快、计较些蝇头小利,真真是凭白丢了大清皇妃的风度仪态。反观密妃这般,人前山水不露,内里心思却细密踏实,方为可用之才】
              只是少不得,辛苦你这段日子。


              13楼2016-08-16 22:46
              回复
                (梁上莺语鹂啼,是详兆,正合此刻局势——只要对自己有利,能够得一方庇护,这点辛苦,何足言之?得此句话,于这慈宁宫,我的位子,隐隐便有浮现了。)
                (不过,在太后眼中,我自是不急不躁之人,与太后继续闲话,约莫半个时辰后,起身请辞。)


                14楼2016-08-16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