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居士的一篇文章,觉得很不错。大家看看。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灵感奇迹,都和观音有关。因为观世音菩萨和这世界上的人类,有这样深厚密切的缘份,所以效仿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最易得到感应和成就。
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极重要的经文,是记载观世音菩萨自己讲述他修行的方法及经过。这是在一次法会上,二十五位大菩萨遵照释迦牟尼佛的咐嘱,讲述每个人的修行经验。二十五位讲完之后,释迦佛叫文殊师利菩萨作一个总结。在文殊师利的结论中,他指出:对这个世界上的人而言,观世音菩萨以耳根修禅定的法门为最契机。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选了这个题目,希望各位都能获益。
在讨论观音菩萨的修法之前,将若干有关联的佛陀教示温习一下,也许可以帮助各位的了解。
佛法的目的是解除众生的苦痛。佛说:人生的一切苦痛,都是因妄想执著而来,而妄想执著则是从我们的攀缘心所产生。
什么是攀缘心呢?
攀缘心这个「缘」字是指人的一切感觉的对象,诸如五官所接触、领会到的外界的山河大地形形色色,及脑筋里面所生起的一切思想、意见及知识都包括在内。「攀」的意思即是执著,抓住不放。所以,攀缘心者,是我们人类「见物即执著」的心理状态。不但执著,而且相信这种现象是真实的。
这种执著,即是妄想执著。因为这种妄想执著,妄生分别,认妄作真,所以生出贪嗔痴种种行为,造成种种痛苦。简单的讲,我们是生活在颠倒之中。
佛陀传下了很多法门,叫我们如何可以认清颠倒。这许多法门的中心教法,是叫我们不要攀缘(止),集中心力来观照宇宙人生的真相(观),这即是禅那,也译作静虑。所以,习禅并不叫人像顽石枯木一样地呆坐,而是叫人全心全意将心力专注一处(一点或一事都可以),使生理心理逐渐起变化,以达到三昧的境界。这种专注浸沉,往往是层层深入,所谓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要到那么一天,妄想执著犹如捕风捉影,连名相都不存在时,方才有个消息。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灵感奇迹,都和观音有关。因为观世音菩萨和这世界上的人类,有这样深厚密切的缘份,所以效仿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最易得到感应和成就。
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极重要的经文,是记载观世音菩萨自己讲述他修行的方法及经过。这是在一次法会上,二十五位大菩萨遵照释迦牟尼佛的咐嘱,讲述每个人的修行经验。二十五位讲完之后,释迦佛叫文殊师利菩萨作一个总结。在文殊师利的结论中,他指出:对这个世界上的人而言,观世音菩萨以耳根修禅定的法门为最契机。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选了这个题目,希望各位都能获益。
在讨论观音菩萨的修法之前,将若干有关联的佛陀教示温习一下,也许可以帮助各位的了解。
佛法的目的是解除众生的苦痛。佛说:人生的一切苦痛,都是因妄想执著而来,而妄想执著则是从我们的攀缘心所产生。
什么是攀缘心呢?
攀缘心这个「缘」字是指人的一切感觉的对象,诸如五官所接触、领会到的外界的山河大地形形色色,及脑筋里面所生起的一切思想、意见及知识都包括在内。「攀」的意思即是执著,抓住不放。所以,攀缘心者,是我们人类「见物即执著」的心理状态。不但执著,而且相信这种现象是真实的。
这种执著,即是妄想执著。因为这种妄想执著,妄生分别,认妄作真,所以生出贪嗔痴种种行为,造成种种痛苦。简单的讲,我们是生活在颠倒之中。
佛陀传下了很多法门,叫我们如何可以认清颠倒。这许多法门的中心教法,是叫我们不要攀缘(止),集中心力来观照宇宙人生的真相(观),这即是禅那,也译作静虑。所以,习禅并不叫人像顽石枯木一样地呆坐,而是叫人全心全意将心力专注一处(一点或一事都可以),使生理心理逐渐起变化,以达到三昧的境界。这种专注浸沉,往往是层层深入,所谓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要到那么一天,妄想执著犹如捕风捉影,连名相都不存在时,方才有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