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读完《忧乐为天下》这本书,心里感觉很舒畅,内心好似有微许的感触。同为同龄之人,不得不敬佩作者的才华,也对自己的平庸与堕落而感到羞愧。
范仲淹,最初熟悉这个历史人物时是在初中课本《岳阳楼记》中,当时感触最深的两句,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另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我铭记住的只是这两个句子,而且初中学习主要考验默写等事项,所以根本没有深刻体会范仲淹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情景,更别说能亲身体会这句子中的含义与情感了。
时过境迁,楼主作为一个准高三狗,经历了高一的辉煌,到高二的没落;经历了小儿的狂傲,到失意者的谨慎自卑。站至高峰,才知道滚下山坡的无奈。曲折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人生的无限性,认识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与丰富多彩性。从历经失意到怀疑这个世界,从怀疑世界到怀疑自我,时光的流逝才让我正确的认识了自我。
在失败挫折的那段时间,我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者,看到世界的色彩也有了些许偏颇,我总是意气用事,自己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当看到别人在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情时,我总是言辞激措地批判他人,当看到众人都在违反社会规则甚至社会潜规则横生时,我总是嫉恶如仇,深恶痛绝,一直在不断反问自己,反问这些人为什么会做出超越我个人理解的行为。
然而,我逐渐明白了,出现这些原因不是偶然的。之所以出现违背个人准则的行为,那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我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常常不愿主动迎合他人,但经历过一些事情才明白有的东西不能随心所欲,有的东西是不得不迎合的,这或许是人生存的本性,亦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以前总是大加批判这个时代,甚至常常悲叹自己“始终是历史车轮下的折痕”,但转念一想,何人不是这样呢?与其悲观地展望这个世界,还不如乐观地仰头长笑,乐在逍遥,虽身不由己,但志已达矣。
说了这么多自己自身经历的感受 好像跟标题略又偏离,不得不敬佩、惋惜这本书的作者——能按照自己兴趣意志行事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范仲淹其人我也不多说了,大家多有了解,人无完人,范仲淹也有自己的人格缺陷,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这就是一个我所喜爱的士大夫。
“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我自己的人格缺陷也让我收到不小的成长困境,但这句话,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样,激励着我,不要对未来丧失信心,时代总是在变化,在变革。我也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丧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志愿,丢掉自己追求的梦想。现实虽“等闲平地起波澜”,但我亦“仰天大笑出门去”
范仲淹,最初熟悉这个历史人物时是在初中课本《岳阳楼记》中,当时感触最深的两句,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另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我铭记住的只是这两个句子,而且初中学习主要考验默写等事项,所以根本没有深刻体会范仲淹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情景,更别说能亲身体会这句子中的含义与情感了。
时过境迁,楼主作为一个准高三狗,经历了高一的辉煌,到高二的没落;经历了小儿的狂傲,到失意者的谨慎自卑。站至高峰,才知道滚下山坡的无奈。曲折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人生的无限性,认识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与丰富多彩性。从历经失意到怀疑这个世界,从怀疑世界到怀疑自我,时光的流逝才让我正确的认识了自我。
在失败挫折的那段时间,我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者,看到世界的色彩也有了些许偏颇,我总是意气用事,自己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当看到别人在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情时,我总是言辞激措地批判他人,当看到众人都在违反社会规则甚至社会潜规则横生时,我总是嫉恶如仇,深恶痛绝,一直在不断反问自己,反问这些人为什么会做出超越我个人理解的行为。
然而,我逐渐明白了,出现这些原因不是偶然的。之所以出现违背个人准则的行为,那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我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常常不愿主动迎合他人,但经历过一些事情才明白有的东西不能随心所欲,有的东西是不得不迎合的,这或许是人生存的本性,亦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以前总是大加批判这个时代,甚至常常悲叹自己“始终是历史车轮下的折痕”,但转念一想,何人不是这样呢?与其悲观地展望这个世界,还不如乐观地仰头长笑,乐在逍遥,虽身不由己,但志已达矣。
说了这么多自己自身经历的感受 好像跟标题略又偏离,不得不敬佩、惋惜这本书的作者——能按照自己兴趣意志行事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范仲淹其人我也不多说了,大家多有了解,人无完人,范仲淹也有自己的人格缺陷,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这就是一个我所喜爱的士大夫。
“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我自己的人格缺陷也让我收到不小的成长困境,但这句话,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样,激励着我,不要对未来丧失信心,时代总是在变化,在变革。我也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丧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志愿,丢掉自己追求的梦想。现实虽“等闲平地起波澜”,但我亦“仰天大笑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