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终南吧 关注:12贴子:471
  • 7回复贴,共1

叠香令。【花镜期】心如明镜,映个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标题胡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02 22:58回复
    此时正是新朝三年,内宫皇后刘氏暴毙。正是头七,一众素白服饰的侍从扶灵归宁,灵柩才停稳,就听见哭声摇山振岳,府里上下,莫不哀恸。刘府门客,有个叫做赵裕的,才敬拜完毕,前脚就迎上了同窗。那人原是布衣出身,姓名考究不清,只因刘老爷见识他的好处,才破例优厚他。因此一众随着刘家老爷一口一个混叫,大家叫他“明白”,赵裕自主替他更字,明做敏,他也不甚在意。
    两人既已互相厮见过,酒楼坐定。先是赵裕道:“刘皇后一去,莫不见人人情深的。只是今日,老爷旁边多了一个俏生生的女孩儿,模样伶俐干净,也十分悲切。竟不知,刘府还有这样的夫人么?”敏白直摇一根手指,说话落字,生怕不砸在地上:“非也,非也!”赵裕忙问他。他十分强调:“先生不知!这就寡道!那是刘皇后的胞妹,字令的。经人说过,刘皇后长她五岁,平日吃穿读书,起坐日息,皆是刘皇后一手带领教习……”听到这里,赵裕十分叹息:“只不过,她一则,没有陛见,二则,陛下睹人伤心。刘老爷哪里还有国舅的位子?依我说,刘家要没落啦!”白敏冷笑道:“说你浅薄,你还去充角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02 23:55
    收起回复
      此番是上回续笔。
      作者云,此时正是新朝三年。内宫皇后刘氏暴毙,谥号敦孝。下批崔氏掌事操办皇后殡丧,并圣恩特发,头七归宁。只是此后一日,崔氏哀戚过分,在哭灵时奔出一大口血来,忽然病重不起。眼下情形,陛下谕着xxx的女儿,嫔x氏为夫人,接手操办,由庄嫔李氏辅佐他。期间情状,不容细表,知道大家都十分称赞,圣赐承恩二字,莫不最妙。作者批论:正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巧宗不出秀。
      此后两年,仿佛全国戴孝,重臣士子,皆不敢提他“立后”二字。只有新朝五年,刘家用一顶悠悠的小轿,将皇后胞妹,字令的女孩儿,送入侍奉。封册做嫔。因他自幼起坐学习,教养脾性类于皇后,旁人不提,只一件:崔氏渐渐好起时,也与小刘氏一日好渐一日。
      众人以为,刘氏既有后人,正室已定,都安下心辅佐朝政,各司其职。谁知,六年时,陛下又将将诏下:礼部,准备婚嫁事宜;椒房安排,宁淑妃崔氏,承恩夫人x氏操办。这回迎娶的女儿,竟是xxx的x氏。年纪只有十五大小,头上髻不应凤钗,还一团孩气。因此,只有李氏尽心帮助教导,其余人,一概是不服这样的道理。只是他年小,众人见他可怜,都不大去为难;只有崔氏,毫不留情面,平常也不把他待皇后侍奉,只是赶着小刘氏好。
      夫人妃妾,昭容才人,一一既定,平常茶米油盐,只是重复演绎,本不该多做余赘。但见一把铜镜里,美人消散,鉴察芳容,又窥秉性,这才可供文章。因此,叠香之后,去纳门下客言:此称花镜一篇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03 00:57
      回复
        此番是上回续笔。
        作者云,此时正是新朝三年。内宫皇后刘氏暴毙,谥号敦孝。遗子恭,终由李氏抚育;更下批崔氏掌事操办皇后殡丧,并圣恩特发,头七归宁。只是此后一日,崔氏哀戚过分,在哭灵时,猛地奔出一大口血来,忽然病重不起。眼下情形,陛下谕着由庄嫔李氏接手操办。期间情状,不容细表,知道大家都十分称赞,圣赐他擢升做夫人,号庄敏二字,莫不最妙。作者批论:正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巧宗不出秀。
        此后两年,仿佛全国戴孝,重臣士子,皆不敢提他“立后”二字。旧人奴籍的x氏,获得新宠,一两月间,竟坐稳九嫔之位,号称承恩,此处暂可不细表;只有新朝五年,刘家用一顶悠悠的小轿,将皇后胞妹,字令的女孩儿,送入侍奉。封册做嫔。因他自幼起坐学习,教养脾性类于皇后,旁人不提,只一件:崔氏渐渐好起时,也与小刘氏一日好渐一日。
        众人以为,刘氏既有后人,正室已定,都安下心辅佐朝政,各司其职。谁知,六年时,陛下又将将诏下:礼部,准备婚嫁事宜;椒房安排,宁淑妃崔氏,庄敏夫人李氏操办。这回迎娶的女儿,竟是xxx的x氏。年纪只有十五大小,头上髻不应凤钗,还一团孩气。因此,只有李氏尽心帮助教导,其余人,一概是不服这样的道理,多为小刘氏所不平。只是他年小,众人见他可怜,都不大去为难;只有崔氏,毫不留情面,平常也不把他待皇后侍奉,只是赶着小刘氏好。
        夫人妃妾,昭容才人,一一既定,平常茶米油盐,只是重复演绎,本不该多做余赘。但见一把铜镜里,美人消散,鉴察芳容,又窥秉性,这才可供文章。因此,叠香之后,去纳门下客言:此称花镜一篇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03 14:05
        回复
          皇后 【正宫】
          正一品 皇贵妃 【一位】
          正二品 贵妃 【两位】
          正三品 贤淑德端 妃【各一】
          正四品 夫人【三位】
          正五品 嫔【九位】
          正六品 贵人
          正七品 才人
          正八品 选侍
          正九品 秀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8-03 14:19
          回复




            6楼2016-08-03 17:41
            回复
              此是上番续笔。
              作者云,此时正是新朝三年。内宫皇后刘氏暴毙,谥号敦孝。遗子恭,终由李氏抚育;更下批崔氏掌事操办皇后殡丧,并圣恩特发,头七归宁。只是此后一日,崔氏哀戚过分,在哭灵时,猛地奔出一大口血来,忽然病重不起。眼下情形,陛下谕着由庄嫔李氏接手操办。期间情状,不容细表,知道大家都十分称赞,圣赐他擢升做夫人,号庄敏二字,莫不最妙。作者批论:正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巧宗不出秀。
              此后两年,仿佛全国戴孝,重臣士子,皆不敢提他“立后”二字。旧人奴籍的x氏,获得新宠,一两月间,竟坐稳九嫔之位,号称承恩,此处暂可不细表;只有新朝五年,刘家用一顶悠悠的小轿,将皇后胞妹,字令的女孩儿,送入侍奉。封册做嫔。因他自幼起坐学习,教养脾性类于皇后,旁人不提,只一件:崔氏渐渐好起时,也与小刘氏一日好渐一日。
              众人以为,刘氏既有后人,正室已定,都安下心辅佐朝政,各司其职。谁知,六年时,陛下又将将诏下:礼部,准备婚嫁事宜;椒房安排,宁淑妃崔氏,庄敏夫人李氏操办。这回迎娶的女儿,竟是xxx的x氏。年纪只有十五大小,头上髻不应凤钗,还一团孩气。因此,只有李氏尽心帮助教导,其余人,一概是不服这样的道理,多为小刘氏所不平。只是他年小,众人见他可怜,都不大去为难;只有崔氏,毫不留情面,平常也不把他待皇后侍奉,只是赶着小刘氏好。
              此番调墨运笔,十分惭愧。夫人妃妾,昭容才人,一一既定,平常茶米油盐,只是重复演绎,本不该多做余赘。但见一把铜镜里,美人消散,鉴察芳容,又窥秉性,这才可供文章。因此,叠香之后,去纳门下客言:此称花镜一篇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8-03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