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暂且不说,这玩意儿不光中国人喜欢。如果上世纪5、60年代中国大肆灭虎尚有对“害兽”的憎恨之情,那么时至今日,虎骨入药就成为中国保护老虎最难以启齿的话题。虎制品合法化支持者认为圈养老虎不但可维持中药这一古老传承,同时也还能扩大老虎数量,有利于保护老虎。而传统的保护者则认为保护老虎不单是保护这一物种本身,而且更意味着保护老虎所代表的完整生态系统;且圈养老虎对于老虎的野外种群扩大毫无作用——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圈养的老虎超过4000只②,对于中国野生老虎种群没有任何帮助。
就中国的老虎保护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既不在栖息地面积,盗猎或者人兽冲突等环节。而是在这个基本以经济价值为唯一价值观的年代,老虎对于人类而言到底重要吗?重要与否更多地体现在公众对老虎的态度上: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宽容或者接受这一物种?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死人后,就有了要处死肇事老虎的声音。
处死老虎的思想依然源自人虎之间古老的战争——虎是敌人,我们人类已经将其击败,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在这种思想背景之下,老虎保护向经济建设让路、向扶贫开发让路都将是可被接受的,甚至虎制品交易合法化也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反过来,保护老虎对我们又有什么价值呢?在大多数老虎消失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不但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比过去生活得更好了;而在有老虎的地区,似乎它们带来的麻烦要更多一些。在今天的价值观下,保护老虎这件事情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情怀。
乔治·夏勒说:“一个物种为了另一个物种的生存而奋斗,再困难也坚持不懈,这是进化史上的新事物,这一点比所有人类技术都更值得人类自豪。”对于老虎而言,似乎只有到了我们真的愿意接受与这个物种共存、并尊重其权利的时候,我们才会甘愿为它们让步,它们才会得到永久的保障。曾几何时,在人类这个物种内部也曾经出现过分出等级、将奴隶看做物品和利益的时期,然而,文明始终在前进。
乔治·夏勒,我辈的典范。拍摄:Doron Gi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