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吧 关注:29,283贴子:67,549
  • 7回复贴,共1

开贴记录在太原三年的奋斗史---依然在追求着诗和远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7-26 17:05回复
    没有鸡汤,只有故事。


    2楼2016-07-26 17:07
    回复
      2025-07-12 11:22:29
      广告
      大约五年前,我还是老友导报的一名普通记者兼编辑,当时他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与老年人群体有关的新闻采写报道。对于很多老人而言,他们更喜欢报纸这样的新闻媒体,在他们内心深处,对报纸也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信任它,忠诚于它。所以,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在我的办公室里,总能见到一些上门拜访的老人,咨询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倾诉表达自己的遭遇或经历。我总是耐心细致着解答着上访老人的问题。日子久了,一些老人便与我熟络起来。有人提出,想让我帮他们撰写回忆录。


      3楼2016-07-26 17:08
      回复
        说实话,自己的工作本来也挺忙,并没有什么太富余的时间,但是,人家信任咱,也不好推辞。趁着自己不忙的时间,他便开始给人写回忆录,同时也能赚些额外收入补贴家用,零零散散地,隔几个月或者大半年的时间完成稿子后,再交给老人。


        4楼2016-07-26 17:08
        回复
          但那时的我,仅仅是在业余时间再次利用了自己的特长而已,并从未想过这里面所蕴藏着的无限商机和市场。


          5楼2016-07-26 17:08
          回复
            随后的日子我依旧像往常一样上下班,但是,喜欢写作的我,心中那股自主创业的火苗却被点燃。我曾多次利用闲散时间,做过调查,研究省城老年人撰写回忆录的市场。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他积累了一些人脉。当我和周围的同事朋友谈及此想法时,大家普遍表示赞同,觉得想法有可行性。


            6楼2016-07-26 17:09
            回复
              有了大家的支持,去年3月份,我便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很快,一批以我为核心的8人写作团队形成了,除我外,其他几名都是年轻人,以情感比较细腻的女性居多,大家要么是有丰富的采写经验,要么是真心喜欢写作,文采斐然。而且,团队中的访谈员基本都有新闻学背景,由我们和老人进行一对一采访,然后由速记员整理录音,由专业的编辑校对和整理。为了让团队更正规,更专业,我们还返聘了曾在媒体工作多年的老编辑对文稿三审三校。取得客户最终认可后,才会将文稿付印。稿件完成后,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设计封面,设计版式,直到整本书装帧印刷。


              7楼2016-07-26 17:09
              回复
                在我心里,帮老人撰写回忆录不仅仅是工作,更有一些特别的意义。“很多老人念旧,喜欢倾诉,跟他们聊天、唠嗑,渐渐让我们成了‘忘年交’。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人生,每个微小的个体都是历史、文化的一种独特折射。倾听每一段生命故事,对我而言都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每次访谈,跟随着老人们的言语,我仿佛也像穿越了一般,体会了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回忆录不仅是老人记录历史的平台,对我个人价值观也是一种提升和教育,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和生命真谛。回忆录是一种特殊的家书,是老人们给后人留下的一份岁月痕迹,更是前一代人留给下一代人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个人去借鉴和学习。


                8楼2016-07-26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