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的名字,仅仅是源于一周前在微信里看到的一个7分钟的短视频,那是《大鱼海棠》12年前的一个雏形,动画非常唯美,是作者梁旋根据自己的一个梦而制作的。据说《大鱼海棠》就是在这个视频的基础上,花了12年功夫打造的。在如今的商业化社会,还有人能花这么长时间沉下心来打造一部动画,很令人感慨。12年前的创意和质量已经够打动人了,12年后的积累和提升后会是什么样子?带着这种期待我观看了这部电影。
一、关于画面
对于动画我是外行,完全是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上谈感受。3D电影带给视觉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海面上壮阔的风起云涌、巨大的圆形土楼里一层一层精致的布局、海底世界群鲸遨游的壮观场面,当它们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非常令人惊喜的。
整体画面充满浓郁的中国元素:客家土楼、红灯笼、油伞、莲花灯、海棠花、凤凰……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制作者为此所倾注的心血可见一斑。男女主角的形象设计也很完美。椿,是一个勇敢、执着的女孩,亮晶晶的大眼睛配上一对浓黑的眉毛,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她的性格;短发搭配短袖唐装,既不失古典韵味,又显得很干练。湫是一个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这个形象设计也与他率真的性格很吻合,且有动感的美;鲲作为人类男孩出现的镜头并不多,但他一身正气,具有挺拔的俊美。
画面仅是第一层的。剧中所体现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一个奇幻故事,人物的一些对话以及背景的画外音,很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关于梦想
女孩和“鲲”之间的故事,很多人把它解读为爱情故事,但是我更愿意解读为知恩报恩。尽管“鲲”是人类男孩的灵魂所变的,它毕竟是一条鱼,鱼和椿非同类,何谈爱情?男孩把椿从渔网中解救出来,自己却不幸卷入旋涡死时,椿为此感到深深的内疚和不安。当知道有办法可以找到死男孩的灵魂时,她是不顾一切的:在雷电交加的雨夜子时,孤身一人奔赴一个神秘的地方,与掌管灵魂的灵婆作交易——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半寿命,换回男孩的生命。她花了整整6个小时,在无数的灵魂中逐一找过,终于找到了男孩灵魂所变的那条小鱼,将它带回家抚养。
椿精心地照料这条小鱼,欣喜地看着它一天天长大。但是有一天被母亲发现,母亲不能容忍小鱼的存在,把它扔了。椿急得四处寻找,后来在湫的帮助下,在污秽的臭水潭中找到它,继续偷偷地抚养它。鲲慢慢地长大,族人视鲲为不祥之物,椿竭尽全力排除困难,帮助鲲重回人间,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救命之恩,更应全力以报,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子为我们示范了世间的道义。
“鲲”,取材于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椿说:“我要让你长得像桌子一样大,像床一样大,像房子一样大,像天空一样大……” 鲲于椿,也可以视作一个不能被常人理解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椿经历重重阻难,冲破常规的约束,不惜一切代价实现。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人们日复一日地工作,日复一日地笑、抱怨、买东西……”,老年的椿的画外音徐徐地响起,让人不得不思考:我们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活着而已吗?日复一日机械地生活的意义何在?人们习惯于这种千遍一律的生活,成长、工作、结婚、生孩子、老死。一旦有人不合这个“规则”,譬如放弃令人艳羡的工作追求梦想,譬如到了一定年龄还未结婚,结婚了又不生孩子……都会被视为异类,被种种口水淹没。如果你想跳出“老死”这一关,更不会被人理解,很多人甚至想都没有想过(佛教认为,人有生老病死,都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但是通过佛陀所说的法,按照戒定慧修行,可以脱离轮回之苦,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被动地接受已有的“规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是做什么?……很多事情我都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让我们创造奇迹的”,老年椿的画外音再度响起,也正说明了椿是以自己的生命坚持不懈地实现心中的奇迹——她终于让大鱼“鲲”回到人间,重获自由。而我们,是否有椿的勇气和坚韧,突破一切实现心中的梦想、追寻究竟意义上的自由?当然,勇气和力量,最主要的是源自于对梦想和自由的认识和向往的程度。当所看到的价值远远大于“规则”内的价值时,所有的束缚都将不能成为阻拦的理由。就像爷爷对椿说的:“我知道你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有人都会反对你,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照着自己的心意走吧。”爷爷和椿的价值观,都是善良为上, 别人的阻拦都不足以动摇它。
三、关于生死轮回、宇宙规律
偶然在网上一篇报道中看到导演梁旋说,他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的一些思考都做进了电影之中。相信导演一定认真思索过生死,却没有完全找到答案,所以,在片中呈现出来的生死轮回是自己思维中的一种奇幻解读。
椿的爷爷说:“我已经活了很久很久了,但是不管活多久,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死亡是永生之门。”奶奶死了,变成凤凰;爷爷死了,变成大树;人类男孩死了,变成大鱼“鲲”。人们死后的灵魂由灵婆掌管。
轮回在导演心中是被认可的,但是真正的六道轮回要被一般人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很多人愿意相信人和人之间的轮回,却不相信有地狱的存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我们五官有限的观察,令我们的所知也十分局限;再加上从小被灌输的一些理念,令我们从没想过要大胆地质疑和考证。
老年椿的画外音说:“我们会重聚的,无论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互相都会认得出来。我们要经历无数的磨难,才能在这个世界再次重逢。”这句话的涵义,如果用轮回的真相解读,那就是:人身难得,我们历经多劫在恶道里受苦,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人身;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乃至怨家仇人,都是过世和我们有着很深的因缘的,在历经时空的变易之后,不管我们变成什么模样,今生他们还是以各种方式和我们相遇。因缘甚是奇特,所以今生我们应该广结善缘。
导演努力寻找宇宙的规律和善恶的规律,比如椿的母亲是掌管海棠花生长的,春的爷爷是掌管百草的,椿的奶奶是掌管百鸟的。恶的灵魂都变成了老鼠由鼠婆掌管。从佛教的观点看,器世间的万物生长,是由有情造业所感得的。造过某种共业的人们,会感得同样的外界环境(增上果)。善恶行为也并没有一个权力集中的神灵在主宰,行善感得好的果报,作恶感得不好的果报,这些都是“法尔如此”——规律是这样,这个规律不是人定的,是天然如此的,不管是谁,信或不信宗教,都逃不脱这个规律。
四、关于爱
这场动画影片中,唯一和爱情搭得上边的,可能就是湫对椿的感情了。湫无条件地对椿好,她所做的一切,他都全力以赴帮助。其实这也可以解读为小伙伴之间纯洁无私的友谊,因为片中椿和湫之间并没有超越一般的朋友关系。而且湫为了成全椿和鲲一起回到人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早已超越爱情的狭隘了。爱情是自私、排他的,湫对椿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椿快乐,她和谁在一起都没有关系。“如果活着不快乐,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湫对生命的意义是这样定义的,所以为了让所爱的人快乐,他宁愿牺牲自己。无私、不求回报,这和父母对孩子的爱倒有点类似。湫说:“这个世界上我最害怕的就是让你受苦。”大乘菩萨对众生就是这样的心,不过菩萨的所针对的是一切众生,而不只是一个人。
总之,无论从专业技术角度,还是从剧情内涵角度,这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十二年磨一剑并非虚言。尽管导演的有些想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对于认真思考人生并努力探索的人们,我们应该致以敬意。

一、关于画面
对于动画我是外行,完全是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上谈感受。3D电影带给视觉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海面上壮阔的风起云涌、巨大的圆形土楼里一层一层精致的布局、海底世界群鲸遨游的壮观场面,当它们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非常令人惊喜的。
整体画面充满浓郁的中国元素:客家土楼、红灯笼、油伞、莲花灯、海棠花、凤凰……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制作者为此所倾注的心血可见一斑。男女主角的形象设计也很完美。椿,是一个勇敢、执着的女孩,亮晶晶的大眼睛配上一对浓黑的眉毛,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她的性格;短发搭配短袖唐装,既不失古典韵味,又显得很干练。湫是一个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这个形象设计也与他率真的性格很吻合,且有动感的美;鲲作为人类男孩出现的镜头并不多,但他一身正气,具有挺拔的俊美。
画面仅是第一层的。剧中所体现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一个奇幻故事,人物的一些对话以及背景的画外音,很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关于梦想
女孩和“鲲”之间的故事,很多人把它解读为爱情故事,但是我更愿意解读为知恩报恩。尽管“鲲”是人类男孩的灵魂所变的,它毕竟是一条鱼,鱼和椿非同类,何谈爱情?男孩把椿从渔网中解救出来,自己却不幸卷入旋涡死时,椿为此感到深深的内疚和不安。当知道有办法可以找到死男孩的灵魂时,她是不顾一切的:在雷电交加的雨夜子时,孤身一人奔赴一个神秘的地方,与掌管灵魂的灵婆作交易——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半寿命,换回男孩的生命。她花了整整6个小时,在无数的灵魂中逐一找过,终于找到了男孩灵魂所变的那条小鱼,将它带回家抚养。
椿精心地照料这条小鱼,欣喜地看着它一天天长大。但是有一天被母亲发现,母亲不能容忍小鱼的存在,把它扔了。椿急得四处寻找,后来在湫的帮助下,在污秽的臭水潭中找到它,继续偷偷地抚养它。鲲慢慢地长大,族人视鲲为不祥之物,椿竭尽全力排除困难,帮助鲲重回人间,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救命之恩,更应全力以报,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子为我们示范了世间的道义。
“鲲”,取材于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椿说:“我要让你长得像桌子一样大,像床一样大,像房子一样大,像天空一样大……” 鲲于椿,也可以视作一个不能被常人理解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椿经历重重阻难,冲破常规的约束,不惜一切代价实现。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人们日复一日地工作,日复一日地笑、抱怨、买东西……”,老年的椿的画外音徐徐地响起,让人不得不思考:我们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活着而已吗?日复一日机械地生活的意义何在?人们习惯于这种千遍一律的生活,成长、工作、结婚、生孩子、老死。一旦有人不合这个“规则”,譬如放弃令人艳羡的工作追求梦想,譬如到了一定年龄还未结婚,结婚了又不生孩子……都会被视为异类,被种种口水淹没。如果你想跳出“老死”这一关,更不会被人理解,很多人甚至想都没有想过(佛教认为,人有生老病死,都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但是通过佛陀所说的法,按照戒定慧修行,可以脱离轮回之苦,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被动地接受已有的“规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是做什么?……很多事情我都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让我们创造奇迹的”,老年椿的画外音再度响起,也正说明了椿是以自己的生命坚持不懈地实现心中的奇迹——她终于让大鱼“鲲”回到人间,重获自由。而我们,是否有椿的勇气和坚韧,突破一切实现心中的梦想、追寻究竟意义上的自由?当然,勇气和力量,最主要的是源自于对梦想和自由的认识和向往的程度。当所看到的价值远远大于“规则”内的价值时,所有的束缚都将不能成为阻拦的理由。就像爷爷对椿说的:“我知道你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有人都会反对你,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照着自己的心意走吧。”爷爷和椿的价值观,都是善良为上, 别人的阻拦都不足以动摇它。
三、关于生死轮回、宇宙规律
偶然在网上一篇报道中看到导演梁旋说,他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的一些思考都做进了电影之中。相信导演一定认真思索过生死,却没有完全找到答案,所以,在片中呈现出来的生死轮回是自己思维中的一种奇幻解读。
椿的爷爷说:“我已经活了很久很久了,但是不管活多久,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死亡是永生之门。”奶奶死了,变成凤凰;爷爷死了,变成大树;人类男孩死了,变成大鱼“鲲”。人们死后的灵魂由灵婆掌管。
轮回在导演心中是被认可的,但是真正的六道轮回要被一般人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很多人愿意相信人和人之间的轮回,却不相信有地狱的存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我们五官有限的观察,令我们的所知也十分局限;再加上从小被灌输的一些理念,令我们从没想过要大胆地质疑和考证。
老年椿的画外音说:“我们会重聚的,无论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互相都会认得出来。我们要经历无数的磨难,才能在这个世界再次重逢。”这句话的涵义,如果用轮回的真相解读,那就是:人身难得,我们历经多劫在恶道里受苦,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人身;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乃至怨家仇人,都是过世和我们有着很深的因缘的,在历经时空的变易之后,不管我们变成什么模样,今生他们还是以各种方式和我们相遇。因缘甚是奇特,所以今生我们应该广结善缘。
导演努力寻找宇宙的规律和善恶的规律,比如椿的母亲是掌管海棠花生长的,春的爷爷是掌管百草的,椿的奶奶是掌管百鸟的。恶的灵魂都变成了老鼠由鼠婆掌管。从佛教的观点看,器世间的万物生长,是由有情造业所感得的。造过某种共业的人们,会感得同样的外界环境(增上果)。善恶行为也并没有一个权力集中的神灵在主宰,行善感得好的果报,作恶感得不好的果报,这些都是“法尔如此”——规律是这样,这个规律不是人定的,是天然如此的,不管是谁,信或不信宗教,都逃不脱这个规律。
四、关于爱
这场动画影片中,唯一和爱情搭得上边的,可能就是湫对椿的感情了。湫无条件地对椿好,她所做的一切,他都全力以赴帮助。其实这也可以解读为小伙伴之间纯洁无私的友谊,因为片中椿和湫之间并没有超越一般的朋友关系。而且湫为了成全椿和鲲一起回到人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早已超越爱情的狭隘了。爱情是自私、排他的,湫对椿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椿快乐,她和谁在一起都没有关系。“如果活着不快乐,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湫对生命的意义是这样定义的,所以为了让所爱的人快乐,他宁愿牺牲自己。无私、不求回报,这和父母对孩子的爱倒有点类似。湫说:“这个世界上我最害怕的就是让你受苦。”大乘菩萨对众生就是这样的心,不过菩萨的所针对的是一切众生,而不只是一个人。
总之,无论从专业技术角度,还是从剧情内涵角度,这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十二年磨一剑并非虚言。尽管导演的有些想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对于认真思考人生并努力探索的人们,我们应该致以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