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吧 关注:690贴子:3,199
  • 12回复贴,共1

【史记】秦本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明】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潏(jué,决)在西戎为殷保西部边境,造父(fǔ,甫)为周缪(mù,穆)王架车,日驱千里以救周乱,其族由此为赵氏,周宣王时秦仲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难,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秦国本为西方一个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相当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不让它参与盟会。但秦国一方面在戎族地区扩充土地,一方面与中原各国来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强国。
这篇本纪主要取材于《左传》、《国语》和《战国策》,通篇以秦为中心,同时把周王室和其他各诸侯国的情况穿插进去,条分缕析,勾勒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社会概貌。秦国的发展与强盛,起关键作用的是有几代励精图治、开明能干的君王,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人的事迹刻意叙写,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而且抓住了他们广招贤才、知人善任的特点,泼墨重写,这一历史时期许多著名的谋臣武将都在这篇里出现过,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为后面有关的各篇列传提供了总的背景。在这些叙写中尤以缪公写得生动真切,如他以五张羊皮赎来百里傒(奚),百里傒又向他推荐蹇(jiǎn,简)叔;与晋惠公战于韩地,在关键时刻乡民报食马之德;秦晋殽(崤)之战后,缪公的自责、为战死的将士筑坟发丧,作誓“今后世以记余过”,以及对孟明等将领的宽容与信用;诱降由余,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等等,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感情。其他如商鞅、张仪、司马错、樗(chū,初)里疾、甘茂、白起、王翦、范睢等人也都为秦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只是由于全书的体例和安排,在本篇中虽屡提及,而没有详述。
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如此详细得当地叙写与描绘,着意揭示秦之由弱变强,“文势如阶级”,一层紧一层,可以说为始皇帝最后一统天下,做了令人信服的、合理的铺垫。正如李景星在《史记评议》中所说:此篇特别出色处,“中间叙缪公之霸,曲折顿挫,采用《左》、《国》,而能脱《左》、《国》之间架也。后路叙孝公之强,并列山东诸国形势,为春秋变为战国一大关键,且为秦人蚕食并吞伏根。用笔如张强弩,一丝不懈也。”
《索隐》以为秦在始皇称帝以前只是诸侯国,不当立为本纪,而应降为世家。归有光等则以为《秦本纪》与《秦始皇本纪》本应为一篇,正如《周本纪》记事是从后稷开始一样,只是由于篇幅过长才分为两篇的。(均见《会注考证》引)我们认为后一种看法较为合理,看来司马公如此安排还是颇费了一番匠心的。


1楼2016-07-20 01:44回复
    惠公元年(前500),孔子代理鲁国国相的职务。五年(前496),晋卿中行氏、范氏反叛晋国,晋君派智氏和赵简子讨伐他们,范氏、中行氏逃到齐国。惠公在位十年去世,儿子悼公继位。
    悼公二年(前489),齐国大臣田乞杀了他的国君孺子,立孺子的哥哥阳生为君,这就是齐悼公。六年(前485),吴军打败齐军。齐国人杀了悼公,立他的儿子简公为君。九年(前482),晋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争做盟主,最终是让吴王占了先。吴国强盛,欺凌中原各国。十二年(前479),齐国田常杀了齐简公,立他的弟弟平公为君,田常当了国相。十三年(前478),楚国灭掉陈国。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去世,儿子厉共公继位。孔子在悼公十二年去世。
    厉共公二年(前475),蜀人前来进献财物。十六年(前461),在黄河旁挖掘壕沟。派兵两万去攻打大荔国,攻占了大荔王城邑。二十一年(前456),开始设置频阳县。晋国攻占了武城。二十四年(前453),晋国发生内乱,智伯被杀,把智伯的领地分给赵氏、韩氏、魏氏。二十五年(前452),智开带领邑人来投奔秦国。三十三年(前444),攻打义渠戎族,俘虏了戎王。三十四年(前443),发生日食。厉共公去世,他的儿子躁公继位。
    躁公二年(前441),南郑邑反叛。十三年(前430),义渠来攻打秦国,到了渭南。十四年(前429),躁公去世,他的弟弟怀公继位。
    怀公四年(前425),庶长晁和大臣围攻怀公,怀公自杀。怀公太子名叫昭子,死得早,大臣们就拥立太子昭子的儿子为君,这就是灵公。灵公,是怀公的孙子。


    10楼2016-07-20 01:54
    回复
      2025-05-15 23:44:36
      广告
      灵公六年(前419),晋国在少梁筑城,秦军攻打晋国。十三年(前412),秦国在籍姑筑城。灵公去世,儿子献公没能继位,立子灵公的叔父悼子,这就是简公。简公是昭子的弟弟,怀公的儿子。
      简公六年(前409),开始让官吏带剑。在洛水边挖了壕沟。在重泉筑城。十六年(前399),简公去世,儿子惠公继位。
      惠公十二年(前388),儿子出子出生。十三年,攻打蜀国,攻占了南郑。惠公去世,出子继位。
      出子二年(前385),庶长改从河西迎接灵公的儿子献公回国,立他为君。杀了出子和他的母亲,把他们的尸体沉入深渊。秦国在这以前频繁更换君主,君臣之间关系不协调,所以晋国的力量又强起来,夺去了秦国河西的土地。
      献公元年(前384),废止了殉葬的制度。二年(前383),在栎阳筑城。四年正月庚寅日,孝公出生。十一年(前374),周朝太史檐(dān,担),拜见献公说:“周与秦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分了出去,分开五百年后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将会有称霸统一天下的人出现。”十六年(前369),桃树冬天开了花。十八年(前367),栎阳上空下了黄金雨。二十一年(前364),与魏国在石门交战,杀了魏兵六万人,天子送来绣有花纹的礼服祝贺。二十三年(前362),与魏国在少梁交战,俘虏了魏将公孙痤。二十四年(前361),献公去世,儿子孝公继位,这时孝公已经二十一岁了。


      11楼2016-07-20 01:54
      回复
        二十一年(前341),齐国在马陵打败魏国。
        二十二年(前340),卫鞅攻打魏国,俘虏了魏公子卬(áng,昂)。秦孝公封卫鞅为列侯,号为商君。
        二十四年(前338),秦国与魏军在岸门作战,俘虏了魏国将军魏错。
        秦孝公去世,儿子惠文君继位。这一年,杀了卫鞅。卫鞅刚在秦国施行新法时,法令行不通,太子触犯了禁令。卫鞅说:“法令行不通,根源起自国君的亲族。国君果真要实行新法,就要从太子做起。太子不能受刺面的墨刑,就让他的师傅代受墨刑。”从此,法令顺利施行,秦国治理得很好。等到孝公去世,太子登位,秦国的宗室大多怨恨卫鞅,卫鞅逃跑,于是定他有反叛之罪,最后处以五马分尸之刑,在都城示众。
        惠文君元年(前337),楚国、韩国、赵国、蜀国派人来朝见。二年(前336),周天子前来祝贺。三年(前335),惠文君年满二十,举行冠礼。四年(前334),天子送来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齐国、魏国称王。


        13楼2016-07-20 01:56
        回复
          五十一年(前256),将军摎(jiū,纠)进攻韩国,攻占了阳城、负黍,杀了四万人。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多个县,斩获首级九万。西周君武公背叛秦国,和各诸侯订约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进攻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的交通被阻断。秦国于是派将军摎进攻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国来自首,叩头认罪,愿意接受惩处,并全部献出他的三十六个城邑和三万人口。秦王接受了这些城邑和人口,让西周君回西周去了。五十二年(前255),周地的民众向东方逃亡,周朝的传国宝器九鼎运进了秦国。周朝从这时候起就灭亡了。
          五十三年(前254),天下都来归服。魏国落在最后,秦国就派将军摎去讨伐魏国,攻占了吴城。韩王来朝见;魏王也把国家托付给秦国听从命令了。五十四年(前253),秦王在雍城南郊祭祀上帝。五十六年(前251)秋天,昭襄王去世,儿子孝文王登位。追尊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与昭襄王合葬一处。韩王穿着孝服前来祭吊,其他诸侯也都派他们的将相前来祭吊,料理丧事。
          孝文王元年(前250),大赦罪人,论列表彰先王的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毁掉王家的园囿。孝文王服丧期满,十月己亥日登位,第三天辛丑日去世,儿子庄襄王继位。
          庄襄王元年(前249),大赦罪人,论列表彰先王的功臣,广施德惠,厚待宗亲族属,对民众施以恩泽。东周君与诸侯图谋反秦,秦襄王派相国吕不韦前去讨伐,全部兼并了东周的土地。秦国没有断绝周朝的祭祀,把阳人聚这块地盘赐给周君,让他来祭祀周朝的祖先。秦王派蒙骜进攻韩国,韩国献出成皋、巩县。秦国国界伸展到大梁,开始设置三川郡。二年(前248),秦王又派蒙骜攻打赵国,平定了太原。三年(前247),蒙骜进攻魏国的高都、汲县,攻了下来。蒙骜又进攻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攻占了三十七座城。四月间发生日食。王龁攻打上党,开始设置太原郡。魏将无忌率五国的军队反击秦军,秦军退到黄河以南。蒙骜打了败仗,解脱围困撤离了。五月丙午日,庄襄王去世,儿子嬴政登位,这就是秦始皇帝。
          秦王政登位二十六年才并吞了天下,设立三十六郡,号称始皇帝。始皇五十一岁去世,儿子胡亥登位,就是二世皇帝。三年(前207),诸侯纷纷起来反叛秦朝,赵高杀死二世,拥立子婴为皇帝。子婴即位一个多月,诸侯杀了他,于是灭掉了秦朝。这些都记载在《始皇本记》中。


          16楼2016-07-20 01:57
          回复
            太史公说:“秦国的祖先姓嬴。他的后代分封各地,各自以所封国名作为姓氏,有徐氏、郯(tán,谈)氏、莒(jǔ,举)氏、终黎氏、运奄氏、菟(tú,途)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而秦国因为它的祖先造父封在赵城,所以是赵氏。


            17楼2016-07-20 01:57
            回复
              楼猪的文章是宣言书。。。楼猪的文章是宣传队。。。楼猪的文章是播种机。。。楼猪的文章带来的是读者的欣喜和系词的繁荣。。 ?


              19楼2016-09-02 19:30
              收起回复
                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20楼2017-07-02 23:14
                回复
                  2025-05-15 23:38:36
                  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7-09 15:0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9-24 07:54
                    回复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一扫六合,唯始皇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10-05 19:56
                      回复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一扫六合,唯始皇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7-04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