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碧草吧 关注:38贴子:3,401
  • 3回复贴,共1

【脑洞】滚嫂不知道的神州·珊蛮小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度


IP属地:江苏1楼2016-07-15 16:47回复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传承方式的落后,萨满法术也面临了后继无人的困境。
    自古以来,萨满法师习惯于各自修行,即使是同门之间也很少抱团。民间的萨满传承方式除了家族传承,就是师傅找徒弟。
    但碍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萨满虽然有意收徒传法,却往往长年找不到合适的弟子;
    另一方面,不少拥有萨满资质(比如“邪骨头”?)的人则投师无门,尤其是那些出身麻瓜家庭的,由于得不到专业人士的指点和保护、又缺乏应对异类侵扰的知识,往往早早沦为灵异事故的牺牲品。
    改开后,随着法术的复兴,上述两种现象渐渐引起了法术界和麻瓜界的共同重视,最终通过萨满特别班的创办得到了初步解决。
    如今,在华夏北部边疆地区,许多具备丰富经验与专业学识的萨满被萨满特别班聘请为老师,从来自全国各地的资质者中选拔学生进行教导。原本显得杂乱无章的萨满传承也通过学院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完善与整合。


    IP属地:江苏4楼2016-07-15 16:51
    回复
      萨满能沟通天地精灵,而其最常见的沟通对象,便是“仙家”。
      东北地区的“仙家”,大部分是妖(胡黄白柳灰,狼虫虎豹鸟),也有些是阴魂(清风,烟魂)。
      对它们的起源,一些萨满鼓词中引用明代成书的小说《封神演义》,说是昔年通天教主为了与老君、天尊争势,遂在山野遍撒金丹、让动物服用后快速得道,从而收为门徒壮大己方。
      据法术史研究者考证,《封神演义》取材于法术界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门派战争。不过,就像匈奴刘渊自称汉室后人一样,东北地区的“仙家们”虽然确实是山野精灵,跟历史上的碧游宫却没多大关系。
      关外地广人稀,长期以来人类势弱,与异类的矛盾也不像关内那样尖锐。因此,作为人类的代表,萨满法师对这些异类往往以妥协、合作为主,最常见的便是立堂口或者开仙堂,通过行医行卜,让人类与异类得以友好共处,保持互惠互利的关系。
      就像人类一样,“仙家”也有不同的情况。
      有的“仙家”专注于通过修行进行自我提升,有的“仙家”则倾向于走集体路线,也就是带兵马,来增加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当然,也有两手抓两手都硬的。
      如果把带兵马的“仙家”比作公司老板,它们的兵马就相当于公司员工,这些兵马有的是它们自己的子侄亲族(毕竟很多动物总是一窝一窝地生),有的则是投靠前辈、希望在修炼中得到指点的准妖精,甚至还有伥鬼,可谓五花八门。


      IP属地:江苏5楼2016-07-15 16:57
      回复
        “仙家”与萨满的签约,本身就像招聘会一样,是一个互相挑选的过程。
        在现代,每年到了法术学校的毕业季,学校都会像麻瓜高校一样,举办各种双选会,而各大仙堂和符合条件的“仙家”们也会持票进场,在萨满特别班的毕业生中挑选自己将来的合作对象。
        同样道理,在法术学校开办之前,对于拥有正式师承的堂口来说,不但萨满的法术品质远比野路子法师来得更有保障,堂口所供“仙家”在道行和品性方面也往往是异类中的佼佼者。
        然而,就像人类中有诈骗公司一样,异类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修行不足却渴望成为“仙家”受人供奉的半吊子。
        这些异类得无法得到正式萨满的认可,便专挑那些拥有萨满资质、却缺乏专业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人(这种人比起正式萨满当然更好拿捏)下手,通过种种手段诱骗甚至逼迫他们担任自己的代理人。
        在这样的案例中,有些拒绝屈服的资质者因此被折磨致死,沦为伥鬼;
        另一些情况下,双方的家族则结下血仇,最终两败俱伤;
        即使资质者妥协,与“仙家”合作,由于“仙家”自己也是半吊子,堂口开到后来大家一起走岔路的情况可以说屡见不鲜;
        此外,半吊子“仙家”急功近利,在品行上也往往存在缺陷,许多资质者不但经常被欺压和使唤,在渐渐失去利用价值后更是被“仙家”弃如敝屣,半生辛苦,只落得伤病缠身。
        萨满特别班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萨满系法师这种鱼龙混杂、青黄不接的情况,也令广大资质者摆脱了单打独斗的困境,帮助他们在人生的早期学会正确地开发和使用自己的天赋。
        更重要的是,把分散在各地的资质者集合起来,让他们在接纳自己的集体中彼此接触,最不济,也能明白万一遇到事该去找谁。


        IP属地:江苏6楼2016-07-15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