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019贴子:10,061,016

【霜晓寒姿】论李纨——一个寡妇的不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初读李纨,最感兴趣且最吸引我不是别处,恰是四十五回中凤姐所言:‘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因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份儿。你娘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是官中的,一年统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两银子。’
这样看起来,李纨竟是个大大的有钱人!当然,也有人因此而觉得李纨抠门儿,一年四五百两银子,办个小活动还不愿意出钱。
月例银子只有二两的姑娘们里头,探春也爱叫宝玉去买个‘朴而不俗,直而不作’的小玩意。而李纨呢?据她自己的丫鬟说,是连个脂粉都不用的主儿。那么,她攒下这么些钱做什么?莫急,且待老朽细细道来。
李纨出身名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大致相当于今日北大清华联合校长之类或是更高的职务,是响当当的诗书礼仪之家。当然啦,她与贾珠的婚姻更是贾府走的一步巧妙而又完美的棋子。更加便于贾府在爵位被斩完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通过科举的途径来重新稳固地位。然而这位珠大爷的运气。。。到死也没挣份功名。且让老朽叹一句,天不假年!
李纨的父亲是文职,按说也应与宝钗颦儿一般能吟会诵,甚至比他们更为出色。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文中语‘不令其十分读书,只使他认得几个字’。与林妹妹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宝姑娘深受父亲疼爱不同,李纨连名字都透出一股子浓浓的‘‘槁木死灰’’的味道。老朽不才,未曾仔细查询‘‘宫裁’’之意,但仅仅靠语感一说,已是足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7-13 19:03回复
    然而当园子里的姑娘们商议要开个诗社时,李纨并没有劝解‘‘女子无才便是德’’,反而说‘‘我原有这个意思的’’;兼之宝玉说他不善写但善看来推论,可见李纨并没有严格遵照父亲的嘱咐只认了几个字,很有可能如钗黛一般读了不少书,详见四十五回中宝钗劝诫黛玉。可见这位寡妇奶奶当年也曾有过青春少女时光。便是嫁到了贾家后,应当与贾珠也是琴瑟和鸣,套用爱玲形容胡适先生与妻子江东秀的话,‘‘是罕见的旧式婚姻里幸福的例子’’。这个可能夸张了一点。但从李纨在宝玉挨打时听到王夫人喊出贾珠名字时‘禁不住放声哭了’这段,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看,两人的感情应该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7-13 19:19
    回复
      2025-07-22 19:49: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李纨性格好又有才华,怎不明白王夫人他们为什么不让她管理荣国府,而让大字不识的凤姐来管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07-13 19:28
      收起回复
        此才非彼才。书上说,李纨尚德不尚才,她管不了家。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7-13 19:36
        收起回复
          这部红楼,与李纨交情略深的,有吗?平儿大约可以算一个。又是阿凤生辰,平儿被打后哭的哽咽,却‘‘早被李纨拉入大观园离里去了’’。如果这个不足以让人信服,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小细节。
          螃蟹宴上,李纨揽着平儿说了一番话,什么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后来又暗自垂泪,先时你珠大爷在世身边何曾没有两个人,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臂膀;对于平儿的钥匙大叫‘‘哎呦’’,你可曾见过李纨这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13 19:44
          收起回复
            不错,等下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7-13 19:54
            收起回复
              那象征着管家权力的钥匙,本就应该是她的,王熙凤的风光无限也是她的。从幼年起就学习如何处理一府家务,是名门淑女的必修功课,也是她内心中对未来的些许憧憬。少年时期的李纨,也许正如杜丽娘一般被礼教束缚了少女的心性。却又不如杜丽娘般幸运得遇见柳梦梅。贾珠或许可以将她短暂救赎,却又将她抛入黑暗深渊。本以为出嫁是新生的开始,没料到却是行尸走肉的延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7-15 12:14
              收起回复
                一个不识字的二奶奶做了管家人,自己只能清静守节。兴儿也向尤二姐道:我们家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妙守节。可她偶尔也会露出几分不该出现在寡妇身上的情绪。借着酒醉留下平儿,宝玉挨打时放声痛哭,是李纨少有的放纵时刻。内心也是不甘愿的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7-15 12:26
                回复
                  2025-07-22 19:43: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正楼主,李纨不用脂粉不是因为吝啬,是因为他是年轻寡妇,不能穿红着绿涂脂抹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7-15 13:21
                  收起回复
                    都是按照现代人观点分析,不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7-15 16:49
                    收起回复
                      脂粉、衣服都是给别人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7-16 23:22
                      收起回复
                        不让她管家,原因恰恰是她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挑拨得平儿和王熙凤各自猜疑对方。再加上只进不出的性格,以后就没宝玉什么事了,贾兰直接接班了。宫裁啊!不理解吗?当皇后的料,宫廷斗争都能轻松胜出的人物。别人都死光了,只有她封了诰命,这时贾家败了啊。想想吧,这人多厉害。


                        19楼2016-07-17 00:16
                        收起回复
                          说句公道话,王夫人让凤姐管家儿把李纨晒在一边太不仁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7-17 23:09
                          收起回复
                            李纨与王熙凤年龄相当,经历却完全不同,性子也天差地别。李纨的小心思却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又是螃蟹宴,她借着说平儿提起自己身边没个臂膀;又比如明面上说是给平儿打抱不平,实则将王熙凤说道一番。她平素最是沉默,配合长辈感慨自己身世,然后默默退出回到自己的轨道。这样情况下成长的贾兰可不可以认为是李纨内心中那个真实的自己?贾兰在闹家塾是说不与咱们相干;平时能在众人面前显露才学也不甘示弱,以作诗为证。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贾府一次集会,政老爷向李纨问起贾兰为何不在,李纨答说‘他说老爷并没有叫他’。一个固执的孩子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而守礼的母亲并没有责备儿子的言行,反而更含了一种赞许的滋味在里头。这也是李纨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她的儿子和他不同。贾兰是贾府的少爷哥儿,是个男孩,将来自然可以自立门户。而她自己是封建社会的女性,弱者中的弱者,与贾府毫无血缘,更因为丈夫的早逝失去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他只能沉默。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7-17 23:13
                            回复
                              2025-07-22 19:3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李纨的才华不难猜出荣府的未来即便由二房掌控,也不会与隔了一辈的贾兰相干。所以他才会督促儿子念书,攒下银两。他没有丈夫可以为自己和儿子谋划一个好的前程,只能凭一些微博的银两来稍做打算。后来的结局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意见,有时候旁观者眼中的团圆,当事人未必乐享。说到底,都是苦命人罢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7-17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