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环保车,“伏兵”纷纷上阵
2016/07/06 00:00评论 0
【日经BP社报道】日产打算暂时搁置传统型FCV(燃料电池车)的产品化计划。原因是FCV及EV(电动汽车)的课题仍未解决,包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成本高等等。而关于当前的过渡性环保车,各汽车厂商纷纷公布新型车计划。
“氢太贵了。量产时的价格必须降到目前制备方式的三分之一。(传统型燃料电池车的)产品化还是先观望一下。”
日产汽车副社长坂本秀行6月14日如此宣布,将推迟以氢为燃料的FCV(燃料电池车)的产品化时间。虽然该公司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德国戴姆勒和美国福特汽车开展共同开发和研究,但原定2017年的FCV投放时间已改成“未定”。
突破续航与成本的极限
关于传统型FCV,虽然丰田和本田已经开始销售,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迟迟未能完善,距离全面普及的目标仍然很远。
于是,日产开发出了以甘蔗等来源于植物的生物乙醇为燃料的新技术。预定以2020年为目标,投放采用这种新技术的环保车,该技术能将EV(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延长至目前的3倍,达到约800km。日产打算与以FCV为核心的丰田实现战略上的差异化。
日产的新技术将家用固定式燃料电池采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全球首次应用到了汽车上。利用由乙醇或者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体制备的氢气来发电,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乙醇大量存在于巴西、泰国、美国等市场上,优势是“不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副社长坂本) 。由于不需要为汽车配备氢罐,因此成本可低于传统型FCV。
也有观点认为,“日产之所以要依靠新技术,是因为认识到了EV的极限”(某汽车部件厂商的高管)。EV的极限是指续航里程和成本。日产的EV“Leaf”(聆风)的续航里程为280km,低于汽油车。尽管安装大容量电池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会导致成本提高。开发新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
与日产合作开发FCV的戴姆勒也于2016年6月宣布,计划2017年推出可从外部充电的“插电式FCV”。氢气余量较少时,仅依靠电池最多可以行驶50km。
除了在小型车品牌“精灵”(Smart)的所有车型中投放EV款之外,戴姆勒还预定2017年推出配备低电压马达的弱混合动力车。该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为环保技术投资70亿欧元,用以扩充电动车产品线。
丰田和本田投放PHV
采用新技术的环保车今后将陆续问世。目前很多厂商都在大力开发的“过渡性”车型是P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丰田2016年秋季推出的“普锐斯PHV”将配备大容量锂电池,只依靠电池最多可行驶60km,远远大于上代车型的26.4km。丰田将PHV定位于“仅次于HV的标准车型”。
本田当前也把PHV视为支柱车型。该公司计划2018年之前推出以2016年上市的FCV“CLARITY FUEL CELL”为原型、EV模式续航里程大幅延长的PHV。本田执行董事兼日本本部长寺谷公良表示,“PHV将会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暗示该公司将在日本销售这种车型。
PHV即将成为新主流车型之一的蓝图已经显现出来。2018年,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强化规定,HV将被排除在ZEV(零排放汽车)定义之外。到2021年,欧洲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将会更加严格。
在各公司纷纷强化“过渡性”技术的形势下,德国大众(VW)把前途押在了EV上。2016年6月16日,该公司在尾气造假问题曝光后首次发布的经营战略中,宣布了2025年之前将EV年销量提高至最高300万辆的计划。该公司CEO(首席执行官)提亚斯·穆勒(Matthias Muller)还提到了大众自己拥有电池工厂的可能性。在美国特斯拉汽车建设大规模电池工厂的形势下,大众将采取通过自产来解决成本问题的战略。
新一代环保车争夺战的结果将对各汽车厂商未来的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在无法看清什么才是“终极环保车”的形势下,用什么来应对当前的竞争会对将来的胜负起到重要作用。(记者:岛津 翔,《日经商务周刊》)
■日文原文
次世代エコカー、「伏兵」が続々
2016/07/06 00:00评论 0
【日经BP社报道】日产打算暂时搁置传统型FCV(燃料电池车)的产品化计划。原因是FCV及EV(电动汽车)的课题仍未解决,包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成本高等等。而关于当前的过渡性环保车,各汽车厂商纷纷公布新型车计划。
“氢太贵了。量产时的价格必须降到目前制备方式的三分之一。(传统型燃料电池车的)产品化还是先观望一下。”
日产汽车副社长坂本秀行6月14日如此宣布,将推迟以氢为燃料的FCV(燃料电池车)的产品化时间。虽然该公司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德国戴姆勒和美国福特汽车开展共同开发和研究,但原定2017年的FCV投放时间已改成“未定”。
突破续航与成本的极限
关于传统型FCV,虽然丰田和本田已经开始销售,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迟迟未能完善,距离全面普及的目标仍然很远。
于是,日产开发出了以甘蔗等来源于植物的生物乙醇为燃料的新技术。预定以2020年为目标,投放采用这种新技术的环保车,该技术能将EV(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延长至目前的3倍,达到约800km。日产打算与以FCV为核心的丰田实现战略上的差异化。
日产的新技术将家用固定式燃料电池采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全球首次应用到了汽车上。利用由乙醇或者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体制备的氢气来发电,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乙醇大量存在于巴西、泰国、美国等市场上,优势是“不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副社长坂本) 。由于不需要为汽车配备氢罐,因此成本可低于传统型FCV。
也有观点认为,“日产之所以要依靠新技术,是因为认识到了EV的极限”(某汽车部件厂商的高管)。EV的极限是指续航里程和成本。日产的EV“Leaf”(聆风)的续航里程为280km,低于汽油车。尽管安装大容量电池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会导致成本提高。开发新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
与日产合作开发FCV的戴姆勒也于2016年6月宣布,计划2017年推出可从外部充电的“插电式FCV”。氢气余量较少时,仅依靠电池最多可以行驶50km。
除了在小型车品牌“精灵”(Smart)的所有车型中投放EV款之外,戴姆勒还预定2017年推出配备低电压马达的弱混合动力车。该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为环保技术投资70亿欧元,用以扩充电动车产品线。
丰田和本田投放PHV
采用新技术的环保车今后将陆续问世。目前很多厂商都在大力开发的“过渡性”车型是P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丰田2016年秋季推出的“普锐斯PHV”将配备大容量锂电池,只依靠电池最多可行驶60km,远远大于上代车型的26.4km。丰田将PHV定位于“仅次于HV的标准车型”。
本田当前也把PHV视为支柱车型。该公司计划2018年之前推出以2016年上市的FCV“CLARITY FUEL CELL”为原型、EV模式续航里程大幅延长的PHV。本田执行董事兼日本本部长寺谷公良表示,“PHV将会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暗示该公司将在日本销售这种车型。
PHV即将成为新主流车型之一的蓝图已经显现出来。2018年,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强化规定,HV将被排除在ZEV(零排放汽车)定义之外。到2021年,欧洲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将会更加严格。
在各公司纷纷强化“过渡性”技术的形势下,德国大众(VW)把前途押在了EV上。2016年6月16日,该公司在尾气造假问题曝光后首次发布的经营战略中,宣布了2025年之前将EV年销量提高至最高300万辆的计划。该公司CEO(首席执行官)提亚斯·穆勒(Matthias Muller)还提到了大众自己拥有电池工厂的可能性。在美国特斯拉汽车建设大规模电池工厂的形势下,大众将采取通过自产来解决成本问题的战略。
新一代环保车争夺战的结果将对各汽车厂商未来的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在无法看清什么才是“终极环保车”的形势下,用什么来应对当前的竞争会对将来的胜负起到重要作用。(记者:岛津 翔,《日经商务周刊》)
■日文原文
次世代エコカー、「伏兵」が続々